街边小店兜售各种品牌的“蜡瓶糖”,名为“呸呸卡蜡瓶糖”的包装上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号。
东南网10月27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江方方 文/图)近日,一种名为“蜡瓶糖”、只能嚼不能咽的零食在福州小学生群体间走红。“蜡瓶糖”是蜡还是糖?可以放心吃吗?记者进行了调查。
校园周边销售火爆
安全存疑
“蜡瓶糖”以其颜色繁多、造型各异的外观和新奇的口感在社交媒体及短视频直播平台上颇为流行。
而这款“网红”零食也从线上火到了线下。记者走访福州市鼓楼区、台江区、晋安区多所小学附近的文具店和小卖铺,发现所出售的“蜡瓶糖”品牌各不相同,不少店家还将其摆放在店内显眼位置。这些“蜡瓶糖”售价多在1元至1.5元,包装采用鲜艳的亮色设计,印有小学生喜爱的卡通图案及吸引人的文字。配料表上,都写有“食用蜂蜡”字样。
一家文具店老板说,“蜡瓶糖”销量还不错,每天都会有学生专门来买。
采访过程中,不少小学生都表达了“蜡瓶糖”的吃法比较“新奇”。鼓楼区第二小学一名三年级同学告诉记者,虽然不能吞咽,但“嚼一嚼,吸一吸,再吐出来”很有趣。
不过,也有家长表示担心,尤其对“蜡瓶糖”是否使用“食用蜂蜡”表示怀疑。“咀嚼起来有一股蜡烛味,里面的糖浆很甜。”一位家长试吃后说。
“我们观察到,目前市场上这一类产品大多是说用蜡作为‘蜡瓶糖’的‘外衣’。”福建省儿童医院消化营养科副主任医师陈玉云介绍,食用蜡需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蜂蜡》(GB 1886.87—2015)的规定,并且过量食用蜂蜡也会导致消化道无法吸收,增加儿童肠胃负担。
目前尚无生产标准
审慎购买
走访过程中,记者在晋安第二实验小学、福州市古城小学、福州市井大小学和鼓楼第二中心小学这4所学校周边的店铺随机购买了5盒不同的“蜡瓶糖”。
其中,4款“蜡瓶糖”包装外壳上均有标明产品名称、产品类型、执行标准等,而一款由藁城区宏弘糖果厂生产的“呸呸卡蜡瓶糖”却没有标明食品生产许可证号,记者循着包装盒上的联系电话致电厂家,显示“该号码不存在,请查证后再拨”。
此外,5盒“蜡瓶糖”所标示的执行标准各不相同:有的写GB/T 31320,对应的是流质糖果类食品生产标准;有的写SB/T 10021,对应的是凝胶糖果。其中一盒写着Q/WWJS 0001S-2024,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确认,并没有此生产执行标准。还有的包装上没有注明任何执行标准。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蜡瓶糖”暂无相应的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可供执行。
为加强风险防控,避免出现可能存在的原料来源不明,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添加剂等问题,福州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当场要求商家下架“蜡瓶糖”产品,并将产品信息通报生产厂家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作进一步调查处理。
同时,执法人员提醒,“蜡瓶糖”属于新品类,目前缺乏相关质量标准和调查数据,还无法确认是否会对健康造成影响,要避免盲目跟风。
专家说法
给孩子健康安全的食品
“蜡瓶糖”为何会受到大量小学生的青睐?福建省儿童医院消化营养科副主任医师陈玉云分析道,儿童在成长阶段可能会通过咀嚼或吮吸等行为来缓解压力,这种做法类似于幼儿口欲期行为。“蜡瓶糖”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少年对于社交认同的需求,网络上不良营销也会诱导孩子去尝试“新鲜事物”。
“儿童零食怎么吃,其实也有权威指引,即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营养学会共同编制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陈玉云建议,家长应该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关注孩子饮食健康,与孩子一起挑选健康、安全的食品,而不是放任孩子单纯追求新奇。同时家长应注意经常性更换食谱,注意食物多样性,引导孩子吃好正餐,科学控制零食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