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戏曲大省不落下一个古老戏种——追踪福建传承保护三个濒危剧种的故事
www.fjsen.com 2024-11-01 20:34:37 来源:东南网

东南网11月1日讯(本网记者 李雅兰 陈楠)新时代,闽派艺术繁花盛开。10月21日至11月15日,第九届福建艺术节在福州举办。福建省作为戏曲大省,其戏曲艺术历史悠久、积淀深厚。

据了解,我国现有348个剧种,有的剧种濒临消失,有的发展面临挑战。在戏曲大省福建,大腔戏、四平戏、梅林戏属于濒危剧种。这些珍贵而独有的戏曲艺术,是中国戏曲剧种群中的“独生子”,它们在福建推出的一系列“濒危剧种、曲种抢救工程”下,逐渐焕发新的活力。

传承500多年 大腔戏破圈

福建大腔戏,属中国古南戏“四大声腔”中的弋阳腔,形成于明代中期,因是“大锣大鼓唱大戏,大嗓子唱高腔”,故称大腔戏。大腔戏是福建省现存最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有弋阳腔活化石之称,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据介绍,明景泰年间,福建省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丰田村熊氏家族年年派人到江西石城祭祖,向当地艺人学习弋阳腔,结合本地的山歌、小调及道士音乐,创立了大腔戏班。清代咸丰以后,由于小腔戏在闽西北地区流行,大腔戏开始走向衰落。到了20世纪20年代,不少大腔戏班先后解体,留存下来的戏班活动范围逐渐缩小。丰田村地处高山密林之间,交通闭塞,故大腔戏这一明代形成的古老剧种得以保存至今,500多年来,以“父教子学”的模式,在熊和邢这两个姓氏子弟中传承。邢承榜和熊德钦是大腔戏代表性传承人。  

改革开放初期,大腔戏一度出现演出高潮,但后来入不敷出,大腔戏演出陷入低谷,老一辈艺人也渐渐凋零。作为当年学戏的晚辈,邢承榜、熊德钦不知不觉站到大腔戏舞台的中央,于1997年重新拉起剧团,恢复演出并培育新人,如今这些新人成为剧团的半壁江山。

图片

邢承榜演出中 图片来源:三明日报

大腔戏唱词是传统古音,观众需要辅助才能听懂唱词内容。邢承榜和熊德钦为剧团添置了电脑和电子屏幕,增设播放字幕的演职人员,演出时同步显示唱词;剧团也在探索与当地旅游相结合,多次主动到当地景区演出;两位传承人固定时间到青水民族中心小学授课,大腔戏常态化进校园也取得一些成效…… 

在寻求突破的同时,剧团也在坚守。“唱腔不能变,大腔戏的价值就在这里。变了,大腔戏就不是大腔戏了。”邢承榜说。他们都已步入古稀之年,如今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整理改编戏目和培养新人上。他们二人多方收集手抄剧本,整理戏曲剧本,目前还完整保存着《白兔记》《双鞭记》《洪武成亲》等20多种剧目,100余个折子戏,20多个仪式戏和小戏等完整剧目。

据了解,大腔戏剧团近年来组织非遗剧种公益性巡回演出,每年演出超过60场,今年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演出已突破100场,有效稳定演出队伍,激发演员的演出热情。

古老剧种四平戏 续写新传奇

10月24日,作为第九届福建艺术节·第二十九届全省戏剧会演的系列活动,四平戏《夺图奇缘》在芳华剧院精彩上演。

四平戏又称“四平腔”,由明代中叶时期流行的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演变而成,现存于福建省屏南县和政和县。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该戏“错用乡语”,随意性、即兴式的“插科打诨”表演,保存了大量汉族民间口头文学与科诨动作,对研究古音韵发声、古声腔唱法以及武打套路等,都是极为难得的资料。

对于四平戏的由来,非遗传承人陈楠说了一个典故:相传古时,有位陈姓宰相建议皇帝派一个戏班到民间,以歌颂传扬皇帝的功德。因各地方言不同,所以就有不同的名称,有叫“庶民戏”,也有叫“去民戏”的。

戏剧界一度认为,作为一个独立的剧种,四平戏在历经岁月沧桑之后已不复存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福建省戏剧专家在屏南县龙潭村发现了保存四百多年的四平戏,国内外专家学者闻讯而来,进行调研考察。屏南四平戏被视为“中国四平腔的活文物”,这个地方戏濒临灭亡的境况也引起了当地政府高度的重视。屏南县在2002年就成立了“屏南县地方戏曲研究办公室”,对四平戏等传统戏曲进行保护与研究,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投入了大量资金,培养了一大批年轻演员。

“因为父亲是演唱四平戏的,以前常常挑着扁担到乡下演出,箩筐一边装的是演出道具,另外一边坐的就是我。”四平戏非遗传承人陈锦蜜回忆道。自从屏南县加大对四平戏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创新后,陈锦蜜和陈楠都走上了挖掘古老唱腔、剧本传承进校园之路。

“2000年时我才九岁,龙潭村有唱四平戏的,我当时很感兴趣。所以就白天上学读书,晚上学唱四平戏。初中毕业后,我就跟着上一辈老艺人挖掘四平戏。”陈楠表示,要更好地把四平戏传下去,就要做好下一代的工作,现在四平戏已经走进了屏南县多个小学。在业余时间,屏南县文化馆里常常可以听到清脆稚雅的童声传唱着古老的四平戏唱腔。

政和县杨源乡四平戏剧团原创剧目《李三娘传奇》在政和县四平戏展演中心首演。福建日报记者 许可欣 通讯员 许绍靖 叶维荣 摄

在南平政和,已近古稀之年的张孝友是杨源四平戏剧团的第十三代传承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表性传承人。面对人才凋零,传承困难的境地,张孝友和杨源戏剧团一起展开“自救”。同时,政和县、杨源乡两级政府和文化部门也给予相应支持。

2006年,四平戏小剧团在杨源中心小学组建筛选出了24名条件较好的孩子,一周两节课,由张孝友等老艺人亲自教习。乡政府在征得张孝友同意后,动员女性青年进入剧团,打破了四平戏传男不传女的“规矩”。2015年开始,发展了十多名女学员,如今已成长为剧团的骨干。

政和县还将四平戏与文旅相结合,组织四平戏传统剧目进乡镇、社区和校园演出,县里投入资金参与英节庙古戏台维修,添置新戏服等。此外,还通过将演员的表演录音、录像请市里的行家记录曲谱等方式,积极保护和发展四平戏。

至此,在大山深处默默生存四百多年的古老剧种——四平戏,焕发生机,续写传奇。

戏韵流芳 梅林戏重焕生机

梅林戏俗称土戏、土京戏,是福建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泰宁、将乐、顺昌、邵武、光泽等地。该戏发端于清代,唱腔优美、行当齐全、表演粗犷,唱念做打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地方剧种。梅林戏的唱腔优美动人,以皮簧、拨子、吹腔为主,此外还有南词北调、弦索、徽州词、浙江调、四平调、青板、小调等。2006年泰宁梅林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传统戏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泰宁县,不少人是听着梅林戏长大的,梅林戏代表人物——黎秀珍也在其中。黎秀珍今年77岁,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泰宁梅林戏代表性传承人。

据了解,解放初期,梅林戏艺人寥寥无几且均年事已高。因梅林戏《敬酒》登上省民兵业余会演引起了重视,这个濒临失传的古老地方小戏,依靠一次顺应时代的改编,赢来了一张“复活卡”。省文化部门相关负责人指出,“再不抢救,会被后代骂”。在此背景下,1960年4月,泰宁县梅林戏剧团成立;当年8月,剧团从中小学生、社会青年中挑选了一批学徒,黎秀珍便是其中之一。正是随着黎秀珍等新一代艺人的崛起,梅林戏得以暂时“脱险”。

1992年6月,黎秀珍主演的《贬官记》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中赢得满堂彩,泰宁梅林戏剧团也因此获得了“天下第一团”称号。此后,梅林戏声名大噪,从闽北大山走向全国、走向海外,梅林戏靠着市场迎来了新活力。

image.png

由福建省戏剧家协会组织选送的梅林戏《巧推》入选首届“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展演”活动。图为梅林戏《巧推》演出剧照。福建日报记者 马丹凤 通讯员 周少薇 摄

为给梅林戏发展保驾护航,梅林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被列为财政核拨事业单位,专门从事梅林戏艺术研究、传承保护、演出。该中心也肩负着完善传承机制,深入挖掘传统资源,创新传播方式,推动梅林戏保护传承发展的重任。

泰宁旅游兴起之后,该中心将梅林戏与旅游融合,推出了“古城大众茶馆”,“尚书第表演”,定时上演梅林戏,丰富文化旅游业态。同时,坚持常态化公益性惠民演出,年均深入基层和赴外地巡演300余场,并打造研学品牌基地,吸引来上万名师生前来研学,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据了解,经过数代人的努力,梅林戏重焕生机。2002年,梅林戏剧团被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泰宁梅林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年、2015年两度被评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集体”,2024年梅林戏《背子赶会》入选国家文旅部优秀传统戏曲折子戏复排计划名录,同年9月梅林戏入选第八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展演并被授予“优秀组织单位”荣誉……

(部分文字综合福建日报、三明日报、学习强国等)

责任编辑:李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