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新福建这十年 | 同心同行,共筑融合新家园
www.fjsen.com 2024-11-19 09:33:16 来源:东南网

2018年8月5日10时02分,晋江水从金门县田埔水库受水口涌出,映射出美丽的彩虹。(资料图片)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东南网11月1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深魁)盈盈一水间,浓浓两岸情。

福建与台湾一水相连,祖同宗、文同源、俗同风、技同传,80%的台湾同胞祖籍地在福建。在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进程中,福建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努力把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2021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勉励八闽儿女“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要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勇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再度来闽考察,谆谆嘱托:“继续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建设好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十年来,按照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福建勇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坚持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加快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奠定了扎实基础。

以通促融 经济融合更实

初冬时节,马祖澳风平浪静。伴随着一声清亮的汽笛,从马祖出发的“吉顺10号”客轮缓缓靠岸,近百名台胞经“小三通”航线抵达福州。

融合发展,基础在“通”。马祖乡亲与“小三通”结缘的故事,正是两岸交流走深走实、两岸同胞走近走亲的生动写照,也是福建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一个缩影。

过去十年,福建始终牢记嘱托,努力探索更多应通尽通的路径模式,加快建设第一家园。基础设施联通率先起步,两岸“生活圈”进一步拉近。目前,台胞入闽超过1400万人次。福建率先实现与台湾地区主要港口、海上直航全覆盖,常态化开通17条海空航线,建立了由“小三通”海上航班、“大三通”客滚航线、空中直航航线组成的两岸最便捷最经济的海空立体通道。

闽台乡亲同心同行,“小四通”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通水方面,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累计供水超3700万吨,完成向马祖管道供水福州陆上侧工程。通电方面,向金门、马祖通电项目福建侧换流站已核准。通气方面,福建已基本具备LNG罐箱供气条件。通桥方面,厦金大桥厦门侧项目厦门第三东通道已开工建设。

标准通两岸,携手共发展。我省在机械制造、现代服务业、农林渔业等31个领域开展两岸标准共通试点,构建标准体系18个,累计研制发布226项两岸共通标准,不断造福两岸业者。

拧紧“合作链”,闽台经贸合作畅通稳中有进。闽台合作的三大主导产业捷报频传。电子信息产业从“填屏补芯”布局阶段转入升级攻坚阶段;石化产业上下游产业链逐步完善;机械装备业朝智能化、高端化发展,闽台产业链供应链融合进一步深化。

农业交流合作一直位居大陆前列。全省累计批办台资农业项目3000多个,合同利用台资超46亿美元,农业利用台资数和规模保持大陆首位。

截至目前,福建累计引进台资项目2.5万多个,实际利用台资330亿美元;闽台贸易额累计突破1.5万亿元,台湾地区成为福建第四大贸易伙伴。

以惠促融 社会融合更广

连日来,福州市晋安区桂溪社区台胞公寓楼下的早餐屋生意火爆。台胞、店主王淑娟忙碌地操持生意。

2021年起,福州面向就业创业台胞推出公租房,不久王淑娟选中了一套心仪的房子,安家后的生意红红火火。截至目前,福州面向台胞提供1050套公租房,已有350户568名台胞入住。

融合发展,活力在“惠”。从安居到乐业,从追梦到圆梦,越来越多台胞像王淑娟一样被福建不断释放的善意和利好吸引,正以“新居民”身份融入“新家园”。

过去十年,福建不断完善保障台湾同胞福祉和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和制度,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让台胞在共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中利益更多、福祉更实、未来更好。

在厦门,金门乡亲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健康、住房保障,基本实现与该市居民同等待遇;在福州,推出“福马同城通”卡,马祖乡亲持卡可享受住房、医疗、教育、交通等优惠……同等待遇政策不断落实落细,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驶上快车道,吸引越来越多台胞“愿意来、留得住、融得进、发展好”。

截至目前,福建各类台青就业创业基地逾80家,前来实习就业创业的台青近5万人。全省累计有152支台湾建筑师和文创团队、567名台湾专才以陪护乡村的形式参与乡建乡创,覆盖93%以上的县(市、区);一大批台胞担任教师、医生、科技特派员,有的还获“非遗传承人”“劳模”等称号。

以情促融 情感融合更深

融合发展,纽带在“情”。

过去十年,福建始终发挥宗亲、乡亲、姻亲、民间信仰及历史文化等纽带优势,常态化举办族谱对接、寻根谒祖、宗亲联谊、信俗文化等活动,增强祖地文化对台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拉近两岸同胞的心灵距离。

34万台胞线下参与,让海峡论坛成为两岸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民间交流盛会。3.6万名两岸青年登台亮相,让海峡青年节成为两岸青年交流交往交心交融的金字招牌。

有了龙头引领,福建“一市一品牌、一县一特色、一部门一精品”的两岸交流格局水到渠成。如今,每年200多场大型涉台活动在八闽大地轮番上演,两岸同胞心贴得更近、情融得更深。

叙乡谊、拉家常、拜祖庙,一直是闽台民众的共同生活习俗。280对同名同宗村散落闽台各地,湄洲妈祖、闽王王审知、临水夫人陈靖姑、保生大帝……这些风行台湾岛内的信俗文化均发端于福建。请神祇金身入岛巡安,连年成为两岸民间交流的盛事。

一个“情”字,架起“连心桥”,越来越多两岸同胞双向奔赴,共推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共建共享第一家园。

……

如今,福建已成为两岸民间交流最活跃区域、两岸同胞情感最温馨家园、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区域。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促融合、探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福建昂首阔步,未来可期。 

清清晋江水 深深同胞情

福建日报记者 刘深魁

本报刊发福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的相关报道。

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向金门供水管道的入海点。美丽的月亮湾景区内,有一座高粱酒瓶形状的雕塑,上书“两岸一家亲 共饮一江水”十个大字,为台湾同胞亲手所立。在一水之隔的金门县田埔水库,同样也有一块巨石,上刻一行醒目的红色大字“两岸共饮一江水”。

一水两岸,不同的风物景致,却诉说着相同的缘分。是闽水缘,也是血脉亲缘,更映照出两岸的同根同源。

“截至目前,我们累计向金门供水超过3700万吨,日均供水量2.1万吨,占金门日常用水量的81.9%,大大缓解了金门水资源不足的问题。”近日,福建水投集团晋金供水有限公司总经理洪佳兴告诉记者,自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通水后,金门民生用水依靠地下水占比逐年下降,从开通初期的68%降至5%,当地产业及经济发展也有了源头活水。

“金门供水”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直接领导、亲自推动,到中央工作后仍然十分牵挂和关心的两岸民生民心工程,是中央和福建各地各部门通力合作实施的两岸融合发展的创新工程,也是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生动实践。

金门与晋江隔海相望,最近处仅5.6海里。一直以来,金门民众饱受缺水之苦,深怀从福建引水的梦想。

1995年,两岸提出从福建向金门供水的构想。最后,由晋江向金门供水的方案获得各方认可。2015年7月,福建与金门签署供水合同;2015年10月,大陆段率先开工;2017年11月,海底管道全线贯通;2018年5月,双方进行联合测试,具备通水条件。

2018年8月5日,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实现正式通水。自此,晋江清澈的活水每天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金门,“两岸一家亲,共饮一江水”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两岸通水永远在路上——

为了让金门乡亲共享清洁水、安全水、生态水,作为供水工程的运营管理方,晋金供水有限公司始终坚持“科学调度、保质保量、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的原则,确保让台湾同胞喝上放心水。

“坚持日检15项、月检35项、半年检115项,做到足量供水、优质供水。”洪佳兴说。

光是水质检测还不够,水源地保护更是从源头保障水质的关键。山美水库作为向金门供水工程的水源地,如今已筑起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山、水、林、田、湖、草统筹综合治理,“清水下山,净水入库”成为常态。水库水质常年保持优质。

2020年1月1日,《泉州市晋江洛阳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向金门供水水源地自此有了立法保护。

以水为媒,同心同行。6年多来,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累计接待台胞数千人次,成为台胞来闽参访、游学的网红打卡地,闽台同胞的情谊随着交流不断融合绵延。

大事记

福建日报记者 刘深魁 整理

2015年4月21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福建自贸区将建设成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示范区”。

2016年1月,福建率先放宽台胞申办个体工商户经营范围,台湾居民在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的营业范围放宽至129项。

2018年8月5日,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实现正式通水,为金门的民生需求和建设发展解燃眉之急、免后顾之忧。截至2024年10月,福建向金门供水累计超过3700万吨。

2018年6月6日,福建省发布实施《福建省贯彻〈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实施意见》,推出更大范围、更多内涵的具体措施,为在闽台胞台企提供与大陆同胞、企业同等待遇,创造更多便利条件。

2019年5月,中共福建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实施意见》,就加快两岸应通尽通、为台胞台企提供同等待遇和加大文化交流力度等出台42条措施。

2020年10月,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2021年1月2日,福建省台港澳办向社会公布225条同等待遇清单,汇集了全省各地各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提供台胞台企同等待遇的优惠政策措施,所涉项目集中体现在经济、社会、文教、便利化等领域。

2022年1月18日,在榕就业创业台胞选领首批配租房,当天共有72名台胞选定住房45套。这是福州市面向在榕台胞推出的首批公共租赁住房,共计550套,在全省数量最多、力度最大。

2023年12月24日,中共福建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截至目前,福建已发布3批45条政策举措。

第十六届海峡论坛2024年6月中旬在福建举办,6月15日在厦门举行论坛大会,集中活动为期一周。论坛设置基层交流、青年交流、文化交流、经济交流四大板块,安排系列活动50场,共有台湾各界嘉宾约7000人参会。

2022年1月18日,福州市面向在榕台胞推出首批公共租赁住房,当天共有72名台胞选定住房45套。图为台胞在选房现场办理相关手续。(资料图片)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2024年6月15日,第十六届海峡论坛大会现场(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蔡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