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电缆检测再添“火眼金睛”
www.fjsen.com 2024-11-19 09:52:34 余龙娥 来源:东南网

image.png

渤缆科技团队进社区宣传用电知识。(图片由受访学校提供)

东南网11月19日报道(福建日报教育全媒体中心记者 余龙娥)

电缆,是重要的基础设施。但因为电缆管线敷设密集且线路复杂,一旦发生故障,电缆检测便相当费时费力。如何提高检测的精准度和整体效率?

在前不久落幕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全国总决赛中,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参赛项目“电行者——亚毫米波无损精确探伤仪”荣获“职教赛道创意组”金奖,实现了我省在该项赛事职教赛道创意组金奖零的突破。

给电缆线路做“B超”

检测人员手持发射枪,对准电缆进行扫描,随后,主机捕捉即时信号,并通过算法对破损部位进行快速成像……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渤缆科技团队的这款便携式探伤仪,首次将亚毫米波技术引入了电缆检测行业。该团队在实验中发现,亚毫米波就像激光笔的光束,相比市面上常见的红外线检测、超声波检测、脉冲检测等几种方式,它具有方向性好、能量集中、穿透力强的特点,对许多介电材料有着良好的穿透性和成像能力。

“通俗地说,用亚毫米波进行现场检测就像是给电缆线路做‘B超’,可以进行远距离无损检测,同时准确定位破损位置。”该项目第一指导教师洪小霞表示,他们研发的这款探伤仪操作方便、测试时间短、定位精度高,特别适合运维人员在配网电缆线路巡检中使用。

有了好创意,如何让其落地?一个好的团队和领导者至关重要。组建团队时,洪小霞便侧重发掘学生的不同特长:技术人员要先静下心来学习数百篇专业论文,运营人员要能了解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路演人员要能在规定时间内介绍好整个项目……当技术研发遇到瓶颈,她带领学生团队请教学院的林松柏总督学,后者给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包括具体的实施方法及预期可达成的成效,为整个团队在创新创业道路上点亮了一盏明灯,帮助师生们突破重重难关。

“项目是否为市场需要,能否在创新大赛中脱颖而出,必须经过实地调研和落地测试。”洪小霞告诉记者,备赛过程中团队赴国家电网、福建兴翼机械有限公司、百宏集团等企业进行调研,与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交流沟通,了解真正的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他们用心观察、仔细聆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创新点,力求项目不断完善。

目前,渤缆科技团队的成果已在多家企业开展了现场试点应用。同时,团队也对学校、老年活动中心、社区等公共场所进行公益检测,努力排除安全隐患。

惊心动魄的5分钟

提起前后历时两年多的备赛经历,洪小霞记忆犹新。彼时,为了方便交流,她住在了学生宿舍,只要一有想法,就马上集结学生召开会议。到了项目后期,洪小霞把“宿舍是我家”变成了“教室是我家”,整个团队在教室里熬了无数个通宵,睡地板、睡椅子成为常态。“虽然那段时间大家精神与肉体上都很疲惫,但没人想过放弃,大家都铆足了劲,用心用脑全力以赴。”洪小霞说。

决赛当天更是惊心动魄。负责路演环节的赖昕怡回忆说,比赛过程一波三折,团队以落后0.03分的微小差距进入复活赛,需要与15个团队一起竞争4个金奖名额。

从得知消息到提交复活赛所用的PPT,只有不到2小时的时间准备。他们要把演讲时间从10分钟压缩到5分钟,原本40页的PPT也要精减到23页。这并非简单删除页码,而是要用更精炼、更有效的方式呈现项目。

“那两小时很艰难,毕竟少了哪个部分,都有可能导致评委无法理解关键内容。最终,我们选择突出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部分。”赖昕怡庆幸,自己虽然负责的是路演环节,但她主动参与了项目的其他各个环节,对所有流程都比较熟悉。丰富的参赛经验,也帮助她顺利替换了演讲词,完成了复活赛的路演陈述。

营造校园内的双创生态

首次入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便一举夺金,并成为本届比赛我省唯一获奖高职院校,这对泉州轻工职业学院而言并非偶然。这所位于“智造强市”晋江的学院,在孕育“晋江经验”的热土上,营造活跃的创新创意氛围。

“参赛过程让我受益良多,深感自己的被需值不断提升,这离不开学校提出的‘群教育被需值教育理念’。”团队核心成员之一的林立根说,成为一名“专业技能过硬、特长发展好、能力素质好”的高素养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他的目标。

“我们在校生1.5万人,今年共报名创新创业项目6965个,累计参与学生8657人。”该校职业中心主任王卿潘介绍,自2009年创办起,学校在执行董事王树生博士首创的“全就业计划”指引下,依托企业办学,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为每名同学的就业、创业创造机会。

比如2015年推出的基因裂变创业计划,通过提供创业资金、搭建交流平台,全方位服务大学生创业,植入创业基因,催生“创业基因裂变”,提高创业成功率。

此外,学校不断强化就业创业工作,系统开设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举办大学生创新大赛、职业规划大赛、校友创业经验分享、企业家创业讲坛等主题活动,让师生在浓厚氛围中绽放创新创业的激情。

“推动职业教育与创新实践结合,不能只靠院校一方。”王卿潘表示,在学校创新创业实践中,当地企业、相关行业协会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协作至关重要。近年来学院充分整合这些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机会与资源,既培养了专业技能,又为职业生涯筑牢根基。

责任编辑:周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