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县乍洋乡宝鉴宅村美如画。
东南网12月2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辉宗 张辉 单志强)从人口看,柘荣无疑是福建最“袖珍”的县——全县人口约11万人,比不上一些乡镇的人口规模。但“小”并不是它的全部。
今年前三季度,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4项指标增幅均居闽东第一。其中,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66,远低于全省和全国的2.21和2.46。
精确的数字背后,是更具体的城乡关系:在共同富裕这条康庄大道上,城未落下乡,乡未远离城,二者协同发力、共同进退,在融合中不断缩小差距,携手走向共荣。
寻找城乡融合最大公约数
观察一个地方的城乡关系,县城是重要的切入口。作为连接城市与农村的“中转站”,它是资金、人才、信息、土地等城乡要素流动最活跃的地带,可谓城乡融合的最前沿。
小县柘荣,县城发展独具特色。
该县下辖9个乡镇119个建制村(社区),最远的乡距离城关仅20多分钟车程,最远的村也不过40多分钟。立足城乡距离近、联系紧的基础,当地早在20世纪80年代,便提出了“小县大城关”的构想。这里的“大”,不是地理空间意义上的“大”,而是人口、产业、资源等向城关及周边不断聚集。
经过30多年发展,“小县大城关”呼之欲出:逾三分之二的人口住在城关,这一比例在全市山区县中位列第一,城镇集中了全县超98%的中小学生。
“小县大城关”带来的不是城乡割裂。相反,它能够释放出强大的辐射带动效应,通过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
当我们把目光随机投向一名柘荣普通农民的生活轨迹,这种效应将更加具象化。
在柘荣农村,几乎家家户户种太子参,人均参田0.7亩。太子参冬种夏收,县里的生物医药公司统一保底价收购。光是龙头药企福建力捷迅药业有限公司独家推出的复方太子参颗粒(口服液),每年就需收购120吨道地太子参。今年,复方太子参颗粒从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市场拓面,将进一步带动原料需求。
过了农忙时节,柘荣农民也闲不下来。这里是“中国刀剪之乡”,全县刀剪生产企业92家;全国最大的僧服生产基地,国内市场占有率近七成。这些工业企业为柘荣农民提供了大量家门口灵活就业的岗位。
“我们以‘小县大城关’建设为基础,集中力量培育打造以生物医药、不锈钢、刀剪、僧服等特色工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并积极向乡村辐射,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柘荣县委书记张晓容援引了一组数据:全县户籍人口11万人,常住人口9.2万人,人口流失率在山区县中处于较低水平。“留得住人,源自大部分城乡居民在家乡有事干、有钱赚。”
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农产品有销路,农闲时有班上,这是以工促农最直接的效应。当地更深远的考量,则是通过城与乡、工与农的深度互动,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推动传统农业现代化转型。
在柘荣,一场传统农业流程再造正在发生。
基于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当地构建了“2+N”农业特色产业体系。“2”指的是太子参与高山白茶两大主导产业。作为“中国太子参之乡”,柘荣90%以上农民从事与太子参有关的产业。英山乡凤洋村农民吴国冬种了20多年太子参,但能否丰产优产,总是听天由命。尤其是近年来高发的太子参叶斑病毒病,让老吴备受打击:“这种病毒病发病时,叶片斑驳、皱缩,轻则减产,重则绝收。”
太子参链主企业福建西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村企协作,为当地太子参产业带来了一套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在种源端,推广自主选育的“柘参4号”等高产、抗病能力强的新品种;在种苗方面,推广经过脱毒技术处理的健康种苗,大大降低染病率;在生产管理环节,统一提供参种、农资和技术指导,支持参农按照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生产,推动太子参种植规范化、标准化;在销售上,实行订单农业,以高于市场行情的10%统一收购……
如果说柘荣参农接受了一场现代科技与现代农业的洗礼,当地茶农则在进行着生态农业的启蒙。
优良的生境与气候,孕育出柘荣高山白茶独特的品质。然而,和名声在外的福鼎白茶相比,柘荣高山白茶一度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何通过差异化竞争突出重围?这也是英山乡石古兰村乡贤王岩龙一直思考的问题。
几年前,在外经营了多年茶叶生意的王岩龙回到村里,成立宁德石古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流转了千亩茶山。经过反复市场调研,他将“野放茶”的概念带到村里。所谓“野放茶”,就是让茶树在最接近原生态的环境下“野蛮生长”,茶园不开荒、不挂白、不施肥、不打药、不修剪,茶树与野草、灌木、杜鹃、蓝莓等原生植物和谐共处。与此同时,王岩龙还将茶树认养、茶园观光等新模式、新业态嫁接到传统白茶产业。
茶山活了起来,村庄也火了起来。
“过去,村里闭塞落后,交通不便,茶商望而却步,茶农只能肩挑步行卖茶青。”返乡村民王岩辉说,这几年,村庄道路改善,石古兰高山白茶开始打出名气,曾经凋敝的村庄越来越热闹。几年前,他也和王岩龙一样回到村里,开办农家乐、民宿和休闲空间。如今,石古兰村已成为网红打卡村。
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当传统农业在“接二连三”中加速现代化,柘荣进一步思索:如何让农民在产业链的不同节点上,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草本汤是从柘荣走出去的餐饮品牌,在省内外已发展近600家门店。从食材生产、采购、加工,到仓储、配送,再到终端销售,餐饮产业链长节点多,如何带动更多农民参与其中?
铁场村的辣椒酱,宅中村的白鹭鸭和乌骨鸡,东源乡的土豆……如果你仔细翻阅草本汤的菜单,不难发现来自福建首个“中国长寿之乡”柘荣的食材。
“柘荣高山地形和特殊的气候,形成了农产品的独特品质。”草本汤供应链负责人林秀金说,在“柘籍人才回归”工程召唤下,草本汤回到故里,投资2.1亿元建设草本汤(全国)生产服务中心。近年来,公司已和当地多个村达成农业种养合作,建设了10多个食材基地,每年以保底价收购蔬菜超5000吨、家禽6万羽,带动3000多人发展生态农业,人均增收2.5万元。最近,草本汤又将目光锁定高山白茶资源,开设茶叶加工厂,开发出会员专属产品“毛毛针”,为当地茶叶拓展销路的同时,依托门店空间,提高柘荣高山白茶曝光度。
林秀金说,未来的村企合作,将不局限于简单的供应与采购关系。他希望,能够深度介入上游环节,利用自身市场、渠道、技术、人才等优势,帮助柘荣广大农村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柘荣农业品牌。同时,还可让农民参与到包材生产等产业链的其他环节。
村民增收,村集体也不能落下。近年来,柘荣探索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推动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由领办全覆盖到营收全覆盖。
东源乡铁场村,是远近闻名的“辣椒村”,全村半数以上人口从事辣椒种植、加工。近年来,村里与福建融盛食品有限公司开展村企合作,创新推广“支部领办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
“公司实行订单作业,与合作社签订保价收购协议。”融盛食品负责人曾岩招说,公司集中育苗,统一为合作社种植户提供健康种苗,全程提供技术指导。最近,公司还探索太子参与黄椒轮作模式,实现“一地两收”,光是黄椒就能实现过万元亩产值,推动村民与村集体双增收。
记者手记>>>
以全局思维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福建日报记者 陈辉宗 张辉 单志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强化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
城镇和乡村,在地理空间、人口结构、产业类型、生活方式、社区模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又互相支撑、相互促进,共同构成社会这一有机整体。可以说,乡村是支撑城镇发展的基础,城镇是带动乡村发展的引擎。
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而应以全局思维,通盘考量,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加快形成城乡互补、工农互促、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工农关系,不断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多年来,柘荣县因地制宜开展了独特实践。
当地以“小县大城关”为总体思路,通过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就业吸纳、基础设施升级、公共服务提升的内外兼修,构建了一个高效能、强辐射的中心城区,从而带动城乡生产、生态、生活空间优化,促进资金、人才、土地等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在城乡工农同频共振中,特色农业现代化转型蹄疾步稳,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为农民增收与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城镇与乡村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生命共同体。我们不能脱离乡村谈新型城镇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也不能只从乡村找寻答案。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具有福建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推动福建在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