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闽水情长润天山,丝路共鸣绘山海。
2024年,福建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承载着省委、省政府和4200万福建人民的殷殷重托,从闽江之畔奔赴到天山脚下,继续书写新时代的福建援疆故事、援疆工作新篇章。
这一年,福建全体援疆干部人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对口援疆工作决策部署,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聚焦民生援疆、产业援疆、干部人才交流合作、文化润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重点工作,积极开展“项目攻坚年”行动,全面推进援疆工作。
这一年,福建援疆前方指挥部首次获评党中央、国务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表彰,持续擦亮福建援疆“金字招牌”。
这一年,福建援疆专业技术人才实现中期轮换,197名干部人才牢记嘱托,拿稳“接力棒”,跑好“接力赛”,继续当好闽昌情谊的传承者、传递者、传播者。
千里之“援”一线牵。即日起,福建省援疆微信公众号、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昌吉日报》、丝路昌吉客户端将联合推出2024年福建对口援疆工作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在祖国的西北,昌吉州的大地之上,一场跨越千山万水的援助与共建行动,如同一股温暖而强大的力量,正不断推动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铸就着民族团结的坚固桥梁。
自1999年党中央作出对口支援部署以来,福建省肩负起对口支援昌吉州的重任,25年来,一批又一批福建援疆干部人才满怀热忱与担当,奔赴这片广袤大地,用汗水与智慧书写着动人的援疆篇章,在对口支援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
2024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福建援疆前方指挥部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的取得不仅彰显了福建援疆前方指挥部在促进昌吉州经济社会发展、深化闽昌两地交流合作、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效,更是对他们无私奉献边疆、勇于担当精神的崇高赞誉。
庭州生态绿谷。资料图片
民生为基 携手迈进共同富裕新征程
昌吉市阿什里乡的“天鹅小镇”,在冬季暖阳的轻抚下,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美好画卷,这里的502户农牧民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生活变革,实现了从牧民到居民、从住毡房到住楼房、从牧区到社区的三大转变。
2017年10月,在中央及地方配套资金的基础上,福建援疆前方指挥部积极协调9200万元资金投入到牧民定居项目建设中。历经第七、八、九批福建援疆干部人才的接力奋斗,“天鹅小镇”从无到有,从初具规模到品质提升,如今已成为福建援疆的标志性示范项目,更是“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生动样板。
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二十里店村是一个多民族聚居村,福建援疆工作队在这里精心打造了“十个一”闽疆生态文化村项目:文演大楼里时常传出欢声笑语与悠扬的歌声,村民们在这里举办文艺活动,丰富着精神文化生活;援疆致富路平坦宽阔,农产品运输更加便捷,为村民们打开了致富的大门;文化墙上绘制着精美的图案与民族团结的标语,传递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文化书屋则成为村民们汲取知识的宝库。
产业援疆是推动昌吉州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福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借助丰富的展会平台,积极为昌吉州特色优质产品搭建通往疆外市场的桥梁。五年来,累计投入2.6亿元实施113个产业援疆项目,成功吸引167家知名企业入驻,带来高达488亿元的总投资。
福建援疆前方指挥部始终将改善民生福祉作为对口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5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3亿元、实施项目342个,重点推进定居兴牧、安居富民、教育医疗等一批重点民生援疆项目建设,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为昌吉州民生事业发展带来了显著变化,让各族人民切实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幸福,为民族团结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文化互鉴 增进两地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2024年8月16日,“丝路同源 山海交响”福建援疆专场文艺演出在昌吉市亚心广场首演。旋律悠扬的南词《九曲棹歌》、灵动优美的畲族舞蹈《凤之舞》、精彩纷呈的戏曲联唱《闽韵流芳》及木偶戏、莆仙戏、高甲戏等轮番上演,吸引昌吉州各族观众共同欣赏着这场文化盛宴,领略八闽大地独特的文化魅力。
5年来,在福建援疆前方指挥部的积极推动下,“闽雨润天山”“我从天山来”“丝路同源·山海交响”等一系列文化润疆活动有序开展。截至目前,累计开展闽昌文化交流活动260余场次。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两地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也推动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位于木垒县英格堡乡菜籽沟村的刘亮程文学馆数字展厅于2024年9月29日正式揭牌。这是由福建援疆漳州、南平分指挥部援建的文化润疆重点项目。在这里,观众可以通过前沿数字应用技术和虚拟现实设备,体验剧集《搬家家》,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中所描绘的乡村生活场景;与9岁的刘亮程数字人对话、探访刘亮程的童年故居……观众们仿佛置身于刘亮程笔下的文学世界,与他的作品进行深度互动。
文化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纽带。福建援疆前方指挥部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以文艺精品浸润人心。推动刘亮程文学馆与菜籽沟艺术家村落、小分子画家村等地携手共进,共同打造新疆文学体验和文化旅游新地标;支持举办文化旅游艺术节,助力打造“一县一品牌,四季有活动”特色品牌;精心策划网络文化IP“七剑下天山”,举办天山论“见”论坛,开展“网络大V闽昌行”等110项网络文化活动。同时,在文艺精品创作领域,电影《阿克达拉》、微电影《守望北庭》、纪录片《大美昌吉》、音乐剧《天山·誓言》等9部作品,为闽昌携手讲好新时代新疆故事、昌吉故事、援疆故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生动的载体,更增强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
交流交融 同心共绘民族团结新画卷
2024年8月31日,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与昌吉州第四中学合作办学正式签约和揭牌,福州第八中学将从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教师素养、开展交流研学到共享优质资源4个方面推广先进的办学模式,并通过学校内部的结构优化、资源重组、课程教学改革等,推进学校内涵建设,以此实现育人方式的转变和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助力昌吉州第四中学打造成为新疆优质高中。这一合作也为昌吉州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年8月31日,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昌吉州第四中学合作办学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昌吉州第四中学举行。图为签约仪式现场。资料图片
五年来,福建援疆前方指挥部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汇聚各方力量,深入开展各类交往交流交融活动,累计投入资金2.1亿元,吸引了超过10万人次参与其中,不断拓展闽昌两地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与深度,极大地增强了各民族团结一心谋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干部人才培育培养方面,打造“丝路同源·智惠闽昌”工作品牌,持续推进干部人才教育培训、“五个一百”工程、人力资源提升工程等重点工作。组织昌吉州党政干部、专技人员、村党组织书记等2.6万人次赴疆外省市参加培训,为昌吉州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在各领域合作共建方面,引入“数字福建”建设经验,首创开通“闽政通·吉速办”闽昌两地信息化共享平台,实现359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因地制宜引进福建医改经验,支持三明“组团式专家”助力昌吉医改,推动两地建立远程医疗、专科联盟、医联体,促成福建13所三甲医院与昌吉州13所县级以上医院结对共建。推动闽昌两地44所学校结对共建,21所职业院校与昌吉州职业院校结对,成立闽昌职业教育联盟,为昌吉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闽昌同心共绘援疆新画卷,是各民族各领域交往故事的动人篇章。随着援疆工作的日渐深入,福建元素已经深深印刻在昌吉州文化、旅游、农业、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两地群众心连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肩并着肩手挽着手,共同努力奋斗,绘就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多彩画卷。
(记者 左晓雨 陈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