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除夕,再过几个小时,家家户户围坐吃年夜饭的仪式感即将拉满。
春节鞭炮声响起,福建各地正月里的宴席又要让吃货们大饱口福了。
快快快,跟上脚步,收下这份福建吃席攻略。
大田县梅山镇年猪宴 林熙/摄
近年来,福建宴席可谓是屡上热搜,不少游客远道而来,只为吃上一口。
能摸到流水席的年轻人都是深谙福建乡土文化的资深玩家,他们知道,最本土最正宗的福建味道,不是在网红打卡地,而是在乡亲们的舌尖上。
搞吃的,福建人讲究的是因地制宜。
沿海城市的菜色以海鲜为尊,例如福州乡宴的开席大菜红鲟饭,正是取材于福建盛产的有膏青蟹,闽江口近海,这里的红鲟个大肉肥、膏红、味美。红鲟的鲜味和糯米饭的软糯完美融合,沁入到宾客的味蕾之中。
图源:遇见福州
以福州特酿青红酒副产品“红糟”制作而成的干炸鳗鱼,也是福州乡宴的代表菜之一。采用新鲜鳗鱼洗净切片,再选取上等高粱酒和酒糟,进行加工腌制,油炸之后即可出锅享用。
图源:新闻110
客家宴席“八大碗”,即鸡、面、燕、大块肉、色、糯米饭、汆猪肉、甜汤,则大多取材闽西特有的山珍。客家人有着“无鸡不成筵”之说,第一碗就是白斩鸡。
此道菜金黄油亮,醇香扑鼻,十分诱人,食之鲜香脆爽、滑嫩不腻,本色原味。
图源:绿都三明
除了精细的各类硬菜,福建宴席上还少不了地方小吃特色。比如漳州厦门都有的海鲜卤面;泉州的海鲜面线糊;福州闽侯宴席上,放了蚬子鱿鱼干、水鸭汤的锅边糊;客家人爱的鱼糕鱼丸,各类米粿糍粑……
面线糊 图源:泉州文旅
近年来,福建各地推出的一些新宴席,更是把食材的终极搭配研究到了极致。
素有“中国笋竹之乡”美誉的永安,推出的全笋宴,解锁竹笋的各类打开方式。油淋手撕笋、砂锅大骨酸菜冬笋汤、闽笋狮子头、金丝笋拼醋肉……可谓是“笋”生圆满。
除此之外,沙县的全牛宴、明溪的淮山宴、清流的全羊宴、宁化的贡鸡宴、建宁的全莲宴……都发挥了厨师的创意与功底。
永安全笋宴 图源:绿都三明
福建的宴席不仅吃得好,还吃得有文化、有意思。
省级非遗朱子家宴正是传承自大儒朱熹。
朱熹一生注重礼仪,热情好客,又谨守“勤俭乃持家之本”的家训。为此,他待客时常以山野间的特产,精心加工制作,形成了富有特色、美味可口、经济实惠的“朱子家宴”。
后人便将由朱熹创制的,以及朱子文化演绎的一些新菜品,编制成一套系统的菜谱,广为武夷山老百姓喜爱,称之为“朱子家宴”,历时800多年。
朱子家宴 图源:武夷山新闻
“砚田笔耕”(五夫田螺煲)、“积善余庆”(五夫黄鳝煲)、“方塘金秋”(五夫泥鳅煲)、“金榜题名”(五夫猪蹄)……一道道菜名,不仅传承了朱子文化,更寄托了人们的美好祝愿。
说到朱熹就不得不提他所处的宋代,这是一个中国人饮食变化的关键节点。
来自泉州的南宋顶级吃货林洪就用手中之笔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味道,他的美食著作《山家清供》记录了104道佳肴及其烹饪方法,为后世学者提供了珍贵的史料,也让今人得以窥见宋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饮食文化的精髓。
《山家清供》 图源:绍兴文旅发布
千年之后的今天,石狮推出了“宋元海丝宴”,复刻了《山家清供》的104道菜品。拨霞供、蓝田玉、傍林鲜、煿金煮玉、河祗粥、通神饼……一道道饱含古意的佳肴美味穿越千年来到你的面前,犹如梦回宋元时期风光无限的酒肆。
2022年,以《山家清供》为蓝本推出的“宋元海丝宴”。
2023年,“宋元海丝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亮相,这些穿越千年的菜品再次展现出了福建美食的鲜活魅力。
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闽菜,积淀千年化作万千滋味。
近年来,福建宴席频频出圈,打造“中国乡宴”文旅品牌、推广“一县一桌菜”、成立“乡厨合作社”等举措,推动福建味道不断传承发展。“到福建吃席”,已然成为一个新的文旅风向标。
福建日报全媒体传播中心、“闽人智慧”编辑部出品
资料综合自福建日报记者赖昊拓、福州日报、最美长乐、武夷山新闻、文旅龙岩、 泉州发布、 GrainBuds小满等
编辑:郭金铭
审核:严顺龙、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