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论坛 | 年夜饭,永远鲜活的乡愁
2025-01-29 08:45:41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李雅兰 我来说两句 |
腊月的寒风里,千家万户的厨房飘出阵阵香气。这是中国人共同的记忆密码,是刻在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年夜饭,这个延续千年的传统,早已超越简单的饮食范畴,成为中华民族最具仪式感的集体记忆。 从北到南,自东向西,年夜饭的餐桌上总少不了一些特定的符号:南平的红糖年糕、漳州的五香卷、宁德的大黄鱼、龙岩的牛肉丸、福州的佛跳墙……这些特定的食物构成了一张福建年味的版图。 今年的年夜饭,在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传统的年味插上了数字化的翅膀,展现着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直播间里,沙县的“小吃书记”、武夷山的“乡愁沈丹”等乡土主播热情推介地道特产,将本地特色年货分享给全国网友。屏幕前,不管是城市青年还是农村老人,都能享受完善的快递物流网络带来的便利,将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鲜食材端上年夜饭的餐桌。 年夜饭的准备过程本身就是一场盛大的仪式。过去,腊月里,家家户户开始置办年货,腌制腊味,准备食材。现在,大家赶在电商卖家、快递站点放假前抓紧下单。厨房里,老人传授着祖传的烹饪技艺,年轻人学习着传统的饮食文化。这种传承,让年夜饭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 除夕之夜,无论身在何处,中国人都会想方设法赶回家中。餐桌上,长辈讲述着家族往事,晚辈汇报着一年收获。觥筹交错间,亲情在流淌,乡愁在释放。这顿饭,吃的是团圆,品的是亲情,守的是传统。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外卖、预制菜改变了很多人的日常饮食方式,但年夜饭依然是中国人心中不可替代的仪式。它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慰藉。通过这顿饭,中国人表达着对家的眷恋,对团圆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一年辞旧迎新,这顿承载着千年文化的年夜饭,将继续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这种集体仪式感,穿越时空,永远鲜活。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