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这些福建历史名人过春节这样接地气!
2025-01-31 23:26:29 来源:观八闽、福建政法委清朗天空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春节到,福气到 岁月长河中 春节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 最隆重的佳节 当我们翻开历史的书页 古代和近代的名人在福建怎样过年? 快来看看吧 蔡襄:正月初一,仍在回家路上 (约1056年,南平浦城) 蔡襄,北宋书法大家,出生地位于今天的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他19岁就高中进士,才华横溢,书法一绝,很受帝王赏识,曾长期担任天子近臣。1056年正月初一,蔡襄奔波在回乡探亲的路上,路过浦城,留下诗作《丙申元日过浦城西阳岭》。 曾侍天王玉几傍,卷帘袍色殿中央。 重霄未彻宫县乐,上宰初持万寿觞。 晓日半临幡影转,春风遍送佩声长。 今朝千里穿云岭,喜奉亲舆返故乡。 (“亲舆”意为探亲路上乘坐的交通工具) ↑蔡襄画像。图片来源:刺桐清风 张元幹:正月十五爬鼓山,摸“忘归石” (约1137年,福州鼓山) 张元幹,南宋初期“词坛双璧”之一,出生地位于今天的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35岁时,金兵渡过黄河包围京城,张元幹主张坚决抵抗,投身京都保卫战。然而数年后,朝廷主张“苟安”,作为主战派的张元幹受排挤,失意辞官回到福建家乡。 这首《奉同黄檗慧公秀峰昌公丁巳上元日访鼓山圭公游临沧亭为赋十四韵》,记录了他春节暂忘朝局烦恼,攀登鼓山,探望僧友的快意时光。顺便说一句,张元幹摩挲的“忘归石”石刻,是蔡襄留下的。 孤云乘天风,飞入海上山。 松声发鼓吹,导我登层峦。 平生烟霞想,政在岩壑间。 及兹百事懒,作意三日闲。 聊将烧灯夜,付与儿辈看。 来陪老禅伯,杖履同跻攀。 曲折几藓磴,竹引春斓斑。 窦口咽细泉,崖腹鸣飞澜。 足疲眼界远,语乐心地安。 倒景射西崦,晃荡云海宽。 十年戎马后,集此兰若难。 未必支许游,能尽宾主欢。 暝色到峰顶,月光散林端。 摩挲忘归石,告以幽遐观。 刘克庄:正月初一陪老妈喝一杯 (约1221年,莆田东岩山) 刘克庄,南宋后期文坛宗主,出生地位于今天的莆田东岩山。1221年,南宋朝廷外忧内患,刘克庄居乡暂避。 在诗作《元日》中,时年35岁的刘克庄记录了他的正月初一:被孩子催得起早了,结果很困;甥侄们纷纷来拜年,感到自己变老了;虽然当时人生暂难寻得突破,但在佳节敬母亲一杯酒,心中仍会得到慰藉。 元日家童催蚤起,起搔冷发惜残眠。 未将柏叶簪新岁,且与梅花叙隔年。 甥侄拜多身老矣,亲朋来少屋萧然。 人生智力难求处,惟有称觞阿母前。 (“称觞”意为举起酒杯) 陈宝琛:初一逛华严寺 (约1901年,福州螺洲镇) 陈宝琛(1848年-1935年),出身学霸世家“螺江陈氏”,21岁考中进士,直言敢谏,是晚清“清流党”中坚力量。自1885年因朝局变动辞官回闽,到1901年被重新启用成为“末代皇帝”溥仪的师傅,陈宝琛以贤达身份为家乡近代化事业做贡献。 以下这首诗写作于1898年到1902年间的某个春节。陈宝琛在诗中记录了自己的春节日程:初一逛华严寺,看“手植松”(自己亲手种下的松树)。 元日过华严精舍 (“华严精舍”即仓山区螺洲镇华严寺,陈宝琛为该寺的建设出过力) 坏户秋虫蛰过冬,发春来听佛庐钟。 阴晴天幻村前景,开谢花留雪后容。 欲共禽鱼参寂灭,漫凭药石养疏慵。 壑蛇冉冉谁能记,偃盖只看手植松。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