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看碧水丹山品深厚文化

2025-02-03 08:24:40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吴静   我来说两句

武夷山以文化兴赋能旅游旺,假期前三天旅游总收入累计超5亿元

看碧水丹山品深厚文化

东南网2月3日  福建日报记者 吴旭涛 通讯员 李茜  报道

碧水丹山甲东南、岩骨花香冠天下、朱子理学远流传……蛇年新春,武夷山创新消费场景,以文化兴赋能旅游旺,以非遗之名守护年味,点燃2025年文旅消费“第一把火”。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三天,武夷山累计接待游客47.0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累计5.59亿元。

文旅盛宴贺新春

1月29日,正月初一,来自甘肃的刘女士带着孩子早早来到景区南路口,感受武夷山的新春氛围。这是她近几年来第一次带孩子出远门,“这里处处充满了年味,我们还品尝了武夷茶宴,以茶入菜,很有特色,一家人吃得很开心”。

蛇年新春,万象更新。武夷大地处处弥漫着喜庆与欢乐的气息。

山前街雅集、印象市集、60米金蛇贺岁造型、“舞动百米中国龙”、新春跑、骑行、非遗文艺展演、茶席茶会……春节假期,武夷山在青山绿水间有机融入灵蛇献瑞、国潮灯笼、锦绣彩旗等传统文化元素,并推出39场非遗迎春活动。

“1月以来,武夷山催生诸多文体旅商新体验、新热点。”武夷山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福茶迎新 乐享非遗”海内外游客武夷山跨年活动、千人茶山徒步、崇阳溪百里画廊漫游道自行车骑游、新年游园会、迎新茶文化主题展演等10余场文娱体育会展活动轮番开展,为区域经济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有“新鲜感”、有“氛围感”、有“仪式感”、有“参与感”、有“满足感”成为武夷山的新标签。

在国家公园看碧水丹山、在生态茶园品味人生、在汉城遗址对话历史……来自北京的朱熙和家人在春节前两天来到武夷山,在游玩体验之后,他将“风景美”“文化浓”“体验好”的好评留给了这里。

青山绿水赏心悦目,传统文化引人入胜。去年5月,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正式启动运营,风景道涉及203个村的环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缓冲带、绿色发展支撑带与民生改善辐射带,将散落在沿线的历史遗存串珠成链,集中展示了当地最优质的自然遗产、生态景观、人文景观。

“300年前,一条伟大的茶叶贸易之路从下梅村启程,武夷山的茶北上跨越亚欧大陆,沿万里茶道抵达俄罗斯以及欧洲。在这条‘世纪大动脉’最东端的起点,武夷茶曾经以‘最东方’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世界。”跟随导游的介绍,来自上海的周丽萍一家沿着下梅村的石板路漫步前行。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五夫镇,不少游客前来追寻朱子足迹,感受圣贤魅力。

借助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武夷山旅游正从一季到四季,变“网红”为“长红”,全面推动文旅融合,丰富业态空间、布局多元项目,将传统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擦亮文旅招牌。

文旅项目不停工

连日来, 武夷山积极备战2025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在多个重点文旅项目建设现场,建设者坚守一线,保工期、抢进度,用拼搏干劲迎接新年。

1月28日,除夕,在武夷山市度假区武夷广场内的“月映武夷山”项目工地现场,100余名建设者化身“新春赶路人”,在各个作业面上忙碌着。他们或绑扎钢筋,或电焊,或搭支架,或吊装物资……一派繁忙的建设景象。

“目前,项目B区看台铝板、侧墙粉刷均已完成,地下室二次结构砌筑也已完成,正在进行轻质隔墙安装以及抹灰、刮腻子,舞台区域的楼承板铺设已经完成约600平方米。”现场项目经理郑传宝说,春节期间,他全程值守项目工地,保证施工管理正常有序。

作为大会的重点项目,总投资约2.28亿元的“月映武夷山”以朱子文化为载体,深挖朱熹叩山、访友、游学等经历,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创新融合,打造集文化宣传、演艺、会议、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天候、综合性项目。

春节不停工,只为重点项目早日建成投产。福建武夷山文旅集团副总经理郑丰表示,作为大型室内浸入式多媒体实景秀,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弥补印象大红袍等演出白天不能看、雨天没法看的短板,为文化消费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选择。

据悉,2025年武夷山市全年谋划文体旅活动98项,通过培育文旅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激活市场消费潜力,持续做大流量经济,把活动“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