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立春 | 2025,春风十里,万物复苏
www.fjsen.com 2025-02-03 13:47:25 于丹 来源:

「立春」

2025,春风十里,万物复苏

导语

南唐·冯延巳《谒金门》词:“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两句是传诵古今的名句,据说李璟与冯延巳相谐谑,李说冯:"'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冯答:"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也!"于是君臣皆欢!

儿时写文章只知照搬意象,长大后才明白,我们远离的其实是一份精细的心情。我不禁自问,每当春来,自己还能感受的到春意在心中的悸动吗?

四时之始,节气之首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开始。“立”即“开始”,意味着寒冬已过,春意渐浓。古籍《群芳谱》中解释道:“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 立春时节,气温、日照、降雨都开始上升增多,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立春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一个充满仪式感的节日。自古以来,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逐渐影响到民间,成为全民的迎春活动。

c76d63502fbb88160658fe0fe2ffa9c.jpg

民间有许多立春的习俗,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打春牛”。过去,人们用竹篾和红黄纸糊成春牛,牛肚子里装满五谷。打春牛时,人们会大声颂念:“一颂风调雨顺,二颂五谷丰登,三颂国泰民安。”打碎的春牛泥块被带回家,撒在牛栏里,寓意着吉祥与丰收。

此外,立春还有“咬春”的习俗,人们吃春饼、春捲等食物,寓有喜迎春季、祈盼丰收之意。咬一口春,春的鲜嫩气在舌尖也变得更加鲜活,有色有味。愿来年诸事皆顺,愿所有的遗憾都烟消云散。

春风十里,万物和鸣

那么立春有哪三候呢?

立春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这三候讲得很准确也很有意思,有风、有植物、有动物,大家能够看见万物中的生机勃勃。

一候东风解冻。中国人最喜欢的就是东风,"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因为中国人所说的东风,它是心中的希望,它是心中的生机,它也是人心中最大的浪漫。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是在元宵赏灯的时候,隐隐吹来的东风,灿烂了人们的眼睛和人们的梦。

二候蛰虫始振。蛰居的小虫子在洞里在土底下,慢慢地开始苏醒了。随着气温的升高,小动物们从冬眠里醒过来身体开始蠕动,所以这个时候它们已经慢慢地想要跳出地面了。

三候鱼陟负冰。什么叫做鱼陟负冰?这时候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就好像被鱼驮着一样浮在水面上。我们常说"三九四九冰上走",这是最冷的时候,再接下来"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然后"七九河开"。立春就在这时候,河水并没有完全化开,碎冰片还是看得见的。

立春养生,顺应自然

立春不仅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生发的关键时期。古人讲究“天人合一”,认为立春时节应当顺应自然,调整饮食起居,为新一年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1. 饮食调养:清淡为主,多吃春菜

立春时节,阳气初生,人体的新陈代谢逐渐加快,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此时正是春菜上市的季节,如春笋、韭菜、菠菜、豆芽等,这些新鲜的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帮助身体排毒,增强免疫力。

2. 起居有常:早睡早起,顺应阳气

立春后,白昼逐渐变长,夜晚缩短,人体的作息也应顺应自然变化。“早睡早起”是立春养生的基本原则。早起可以顺应阳气的生发,帮助身体更好地适应春天的节奏。此外,春季气候多变,早晚温差较大,穿衣上要注意“春捂秋冻”,适当保暖,避免受寒。

3. 运动养生:适度运动,舒展筋骨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开始生发,此时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身体舒展筋骨,促进气血运行。“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时节可以选择一些轻松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既能增强体质,又能放松心情。

4. 情志调养:保持愉悦,避免急躁

春季是肝气旺盛的季节,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肝气不畅容易导致情绪波动。因此,立春时节要注意情志调养,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急躁和愤怒。多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冥想、读书、绘画等,帮助平复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春风得意马蹄疾”

立春时节,愿我们都能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一年,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于丹)

责任编辑: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