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深读 | 当康养与“慢生活小城”相遇
www.fjsen.com 2025-02-08 09:51:46 黄小英 来源:东南网

image.png

平和灵通山森林康养基地森林覆盖率达85%,是旅游康养胜地。

东南网2月8日报道(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黄小英 通讯员 蓝毅辉 李小琴 文/图)

核心提示

一座康养之城,应有怎样的“气质”?

坐拥1.86万平方公里海域、715公里“诗画海岸”以及森林覆盖率达64.8%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漳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慢生活之城”。2025年是“春节”申遗成功第一年,漳州古城“闽南过大年”如约开启,一系列精彩的民俗活动,将漳州的知名度推向全国各地。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漳州上榜春节非遗热门小城Top10。

康养产业正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据统计,2024年漳州市文旅康养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2024年底,文化和旅游部新闻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联合发起的“不需要‘暖气’的冬季康养地推荐”和“冬季气象景观小众打卡地推荐”冬季康养地推荐名单揭晓,漳州成功入选。

瞄准康养产业这一风口,漳州市提出了打造中国南方“康养之城”的目标。那么,打造康养之城,漳州的底气何在?近日,记者走进漳州一探究竟。

康养+旅游,开拓新市场

“漳州很美,我还想去。”日前,在漳州旅居了10天的冯孟迓回到上海后,对漳州之行赞不绝口。冯孟迓和老伴第一次来到漳州旅游,他们到南靖看世界文化遗产土楼,在东南花都泡温泉,在东山海边看日出,感受着漳州这座小城市的慢生活。在他看来,漳州四季如春,花果飘香,是座很宜居的城市。

康养产业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禀赋。而这些,漳州与生俱有,且得天独厚。

从气候来看,漳州坐落于北纬25度的黄金气候生态带上,冬季平均气温14.4℃,被称为闽东南的“后花园”,是福建最适合避寒过冬的城市之一。漳州全年平均温度21℃,四季常青,全年皆可旅游。

作为一座山海交汇、古今交辉、百味交织、文旅交融的优秀旅游城市,漳州既是64.8%森林覆盖率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更坐拥1.86万平方公里海域、715公里“诗画海岸”和东山岛等230多座岛屿,具有秀山、清水、碧海等多样“养眼”“养肺”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越来越多人慕名而来,休闲度假、旅游康养。

据统计,2024年漳州累计接待游客8680.22万人次,同比增长16.4%,游客旅游总花费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21.93亿元,同比增长22.3%,两项指标增速均排在全省前列。文旅康养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最近降温了,带孩子来村里泡一下海水温泉,很舒服!”春节长假,不少游客来到漳州市龙海区东泗乡东泗村的金谷温泉度假。20多个大小不一、功能各异的温泉浴池依山而建,游客在中药浴温泉、花瓣温泉、亲亲鱼疗、石板浴等特色浴池中休闲嬉戏。

东泗村党总支书记黄凤英说,东泗村辖内蕴含丰富的地热资源,水质好,水温高,出水量多。两处泉眼日均出水量可达5000吨,泉水出水口水温约83℃,是高矿化氯钠型温泉,每升温泉水含锶105.5毫克,当地人俗称“药泉”。

作为“中国温泉之城”,漳州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密度居全国前列。龙海区东泗乡的金谷温泉、漳浦东南花都温泉、长泰半月山温泉、台商投资区龙佳生态温泉以及佰翔圆山酒店的圆山花泉等都是游客钟爱的温泉疗养胜地。

迎合温泉产业转型以及游客康养的需求,长泰半月山温泉酒店还推出温泉食补。“秋冬季节,酒店的餐厅会根据时令,结合长泰当地特色,推出砂仁焖鸭、泉水土猪肉、羊肉煲等食补菜品。温泉调养结合食补,养生效果更佳。”长泰半月山温泉酒店营销部经理廖珊表示,除了食补,酒店还配备了生态农场、高尔夫练习场和马术俱乐部,将温泉与生态农业、体育健身等业态相融合。

东南花都半山海水温泉则尝试将温泉与传统中医相结合。东南花都营销部客户经理余名科说:“我们向泡温泉的客人推出瑶浴项目,加入特制的中草药包的温泉水,可起到消除疲劳等功效。”

康养+中医药,拥抱新蓝海

眼下,“国潮养生”正逐步成为健康追求新潮流,漳州也开始探索“中医药+文旅”跨界融合创新。

据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晓峰介绍,漳州建郡千年,药膳起源可追溯到唐开漳时期。自唐代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府兵开漳时,中医文化就随之传入漳州,生生不息,成绩卓然。

在漳州市凌波酒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看来,漳州野生中药资源丰富,民间崇尚中医养生与药膳食疗。药膳文化已经成为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他们集团旗下的酒店联合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出一系列片仔癀养生菜品,如黄芪山药鲫鱼汤、参芪鸡柳、灵芝煲猪肚等,以食疗、食补的方式保障游客的饮食健康。

2024年11月中旬,漳州市文旅康养集团还与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漳州市民间医术研究院及漳州市中医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各方将发挥资源优势,将漳州建设为全国知名中医药康养旅游胜地。

“漳州四季如春,近年来,越来越多老人选择到漳州旅居过冬。”漳州市旅投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杨燕贞说,他们为每个旅行团安排了一名专属的康养管家,结合银发族需求,定制了旅居行程。每天上午,都有专业的医师带领老人打八段锦健身操,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老人入住的房间内还配备了按摩锤、足浴泡桶等,满足康养的需求。

1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中医体质学创始人王琦莅临漳州市中医院古城名医馆坐诊。当日上午9点,慕名而来的患者坐满了候诊室。诊室里,王琦院士细致询问患者病史,认真查体,开出了一张张个性化处方。

2024年5月,漳州市启动“圆山计划”,截至今年1月20日,全市已引进名医378名,其中包括国医大师和院士17名,设立名医工作室153家,吸引大量外地患者前来漳州求医,康养旅游热也随之兴起。

走进古城名医馆,满屋的药香扑鼻而来,目之所及便是一壶壶正在熬煮的中药养生饮。

“这是酸梅饮,这是养肝明目饮,还有养颜祛痘饮、祛湿降脂饮、养血淡斑饮,都可以试喝。”柜台前,漳州市中医院的副主任药师蔡莹珠正在招呼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上述茶饮均在互联网医院销售,可以现场饮用,也可以带回家自行熬煮,还可送药上门。”

据漳州市中医院外联办负责人黄庆生介绍,漳州古城是漳州的一张文化名片,已成为漳州的网红地和外来游客“打卡”景点。2024年9月20日,漳州市中医院名医馆在古城开业,王琦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也落户于此。如今,每逢节假日,名医馆内都会迎来不少前来就诊的游客。

“我妈妈体质不太好,看到这边有省级名中医坐诊,就进来把把脉。”从深圳过来旅游的漆博带着母亲来古城旅游,被古色古香的名医馆所吸引。根据医生的诊断,漆博为母亲购买了养生药膳。

黄庆生说,名医馆有国家、省、市三级名中医不定期前来坐诊,游客来古城旅游,不仅可以游玩,还能看上平常“一号难求”的专家号。此外,名医馆还推出养肝明目、养颜祛痘、养血淡斑、祛湿降脂等8种常用中药养生饮及几种药膳膏方。这些中药养生饮以药食同源的天然中药材为原料,由市中医院名老中医研发配制,具有保健功效。借名医馆窗口,他们后续计划“上新”更多院内制剂,为“圆山计划”的“名药兴漳”项目添砖加瓦,让“漳药”名声再度打响。

康养+养老,探索新模式

傍晚时分,在漳州市春晖爱心养护院内,芝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魏国全查完房后,运用超声治疗仪为84岁的刘阿婆理疗,缓解其关节疼痛。

刘阿婆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风湿关节炎等基础性疾病,去年,她和老伴一起入住到春晖爱心养护院。在这间43平方米的夫妻房内,摆放着刘阿婆夫妻俩的多张合照,显得格外温馨。

“选择入住这里,主要是看重这边的医养结合。”刘阿婆说,这边不仅有护工照顾他们生活起居,还有专业的医护团队守护他们的健康,万一突发疾病,在养护院内就能看门诊、办住院。

2023年10月,芝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春晖爱心养护院签署医养服务合作协议,成立芝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春晖院区,打造“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满足养护院内老年人的医疗需求。

记者看到,芝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春晖院区位于养护院内的一楼和二楼,设有中西医结合门诊、康复科、药房、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科室,配备有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心电图机、2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诊断仪彩超机、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等设备。

据芝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医疗组负责人钟德慧介绍,目前,春晖院区的医护团队共有23人,他们每天都会上楼为老人查房两次,及时观察了解老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并根据老人的情况做出诊疗。对于病情轻微的,医生会直接在老人床边坐诊,病情较重的,可以到二楼住院区办理住院。

“没有医,何来养?”在春晖爱心养护院院长陈志红看来,养护院要想长久运营,少不了医疗条件的支撑。目前,入住该养护院的老人共有200人,平均年龄80多岁,这些老人大部分都是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一旦突发疾病,医生能在2分钟内到达床边,为老人做出精确诊断和治疗。

据了解,自2022年漳州市启动“千名医师下基层”活动以来,漳州909医院和漳州市医院的医生也会不定期到春晖爱心养护院坐诊,为老人把脉开良方。

作为第二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省医养结合综合试点地区,漳州深度探索医养结合模式,提出建立关口前移科室、开通医保延伸端口、建设医养结合床位等多项在全国先行先试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漳州市民政局养老科科长罗晓红说,目前,漳州市的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均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为群众就近养老提供便利。2024年8月底,漳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漳州市加快推进幸福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及促进漳台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鼓励在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医疗机构、医疗分支机构,达到医保定点标准的可申请纳入医保定点。新建、重建基层医疗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时,应同址集中建设或毗邻建设。

声音

做好“康养+”融合文章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黄小英

“总体来说,漳州具备发展康养产业的资源禀赋和优势,发展潜力较大。”闽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旅游系教授郑春霞认为,目前,漳州的康养产业还存在产业规划不足、产业发展不均衡、区域发展不平衡、要素保障不够等问题,还有许多探索的空间。

康养是集健康、养育、养生、养老、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体系,涵盖了多个领域。郑春霞表示,要做大“康养+”产业,就要厘清产业发展定位,从全市的层面来统筹规划,推动实施“康养+”产业发展战略,构建多种业态融合发展的产业模式和格局。

2024年,漳州市相继出台了《漳州市加快推进幸福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及促进漳台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漳州市实施“名医入漳”推动海峡两岸中医药融合发展行动方案(试行)》(简称“圆山计划”)等政策,加大对康养产业的扶持力度。郑春霞提出,未来漳州可以结合自身优势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漳州作为台胞主要祖籍地、台商投资密集区,具有独特的对台优势,漳州可以充分打好这张特色牌,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加强养老服务两岸供给,打造两岸融合康养胜地,如台资企业天福集团在漳浦县投资建设的天福养生产业园,有力地推动了海峡两岸养老产业的发展。未来,漳州可以进一步加强两岸康养产业的交流与合作。

中医药是漳州的特色名片之一,漳州可以将以康疗养生为特色的中医药与文旅相结合,由点到面铺开,以一些先天资源丰富的龙头企业或景区作为试点,比如选择有条件的景区开设片仔癀国医馆、在片仔癀温泉酒店增加合适的中医药项目等,再将成功的案例推广;在前期做好宣传引流工作,发挥“圆山计划”名医来漳坐诊的带动效应,吸引外地的游客“闻医而来”,推动“康养+”文旅焕新升级。

漳州是森林覆盖率64.8%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拥有多处森林康养基地、职工疗休养基地。郑春霞认为,可以将森林康养与当地的文化结合起来,开发文化体验活动,如平和龙艺体验、土楼营造技艺体验、采茶制茶体验、畲族拉手舞互动等文旅康养产品,让游客在疗养的过程中还能接受文化艺术的熏陶。

image.png

春节期间,龙海后港古街举办丰富多彩的闽南年俗活动。图为游客与舞狮互动。

image.png

漳州市中医院名医馆工作人员在为游客盛养颜养生茶。

image.png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右二)在漳州市中医院古城名医馆坐诊。

image.png

漳州四季如春,风景如画。

image.png

春节期间,漳州古城人山人海。

image.png

漳州风景优美,九龙江穿城而过。

责任编辑:周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