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首场寒潮持续发力,近日福建多地陆续出现雾凇美景。一起欣赏雾凇绝美大片!
泉州九仙山雾凇再次“上线”
7日,在寒潮影响下,德化九仙山上的雾凇再次“上线”。
昨日,德化九仙山雾凇“上线”。图片来源:瓷都德化
昨日,德化九仙山雾凇“上线”。图片来源:瓷都德化
福州闽侯大湖乡银装素裹
今早,闽侯县大湖乡一片银装素裹,原本平凡的树木像是被施了魔法,一夜之间换上了晶莹剔透的羽衣。
每一根树枝都被洁白的冰晶包裹,纤细的枝条承受着这份纯净的重量微微下垂,宛如天然雕琢的艺术品。
今早,福州出现雾凇。朱必孔 摄
今早,福州出现雾凇。朱必孔 摄
泉州石牛山现雾凇盛景
今晨(2月8日),石牛山雾凇盛景惊艳“上线”!石牛山主峰海拔1782米,由于地势高,气温低,为雾凇的形成提供了理想的气候条件。“莹莹临玉界,皓皓步天宫”,洁白的霜花点缀在山林的各个角落,用透彻和晶莹装扮着石牛山,人在其中,如闯入仙境。
图片来源:福建石牛山旅游度假区
图片来源:福建石牛山旅游度假区
新闻多看点
雾凇是形成于树枝、电线或其他物体上的白色、疏松的微小冰晶或冰粒,它的出现需要足够低的气温和较大的空气湿度。
雾凇可以分为晶状雾凇与粒状雾凇两类。晶状雾凇出现在气温低于零下15摄氏度并且有雾、微风的天气里。空气中的过冷却雾滴蒸发变为水汽,随后凝华在树枝等物体表面的冰晶上,冰晶不断增长,形成雾凇。晶状雾凇的结构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粒状雾凇则形成于气温零下8摄氏度至零下2摄氏度、有浓雾、风速较大的天气里,雾滴冻结时仍保留着原来的粒状外形。
在冬季晴朗的夜里,地面辐射冷却作用较强,气温迅速下降,有利于雾凇的形成,因此清晨最适宜观赏雾凇。中午气温升高后,或遇到大风时,雾凇就会减弱、消散。
雾凇是大自然的“清洁工”。雾凇形成的过程中,可以吸附空气中的微粒,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此外,由于雾凇结构疏松、空隙多,可以吸收环境中的声波,当人们置身于有雾凇的树林时,会倍感幽静。
(东南网综合瓷都德化、福州日报、福建石牛山旅游度假区、人民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