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在“作出示范”进程中奔向共同富裕

2025-02-10 08:06:52 作者: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丝丝缕缕,温润心田。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很多人和事,习近平总书记惦念着。在2025年的新年贺词里,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到地方考察,看到大家生活多姿多彩。天水花牛苹果又大又红,东山澳角村渔获满舱。”“对大家关心的就业增收、‘一老一小’、教育医疗等问题,我一直挂念。”

硕果飘香,渔获满舱。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时隔23年再次来到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考察,看到渔村蝶变,很是欣慰、很有感慨。“新时代新征程农村一定会有更加光明的前景,农民会有更加火热的生活”“要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叮嘱殷殷如昨,暖意直抵心扉。

2014年到福建考察,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新福建宏伟蓝图,将“百姓富”摆在统筹推进新福建建设的重要位置;2021年到福建考察,指出要“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2024年到福建考察,指出要“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

这一系列重要指示,始终贯穿着深厚的为民情怀,蕴含着共同富裕的价值理念。

(一)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这对于凝聚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意义。

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直面“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社会问题,提出“天下大同”的理想追求。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指引下,“共同富裕”的理念和实践不断焕新。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出现“共同富裕”一词,此后的每一份党代会报告里都有关于共同富裕的表述。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共同富裕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邓小平进行了积极实践,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大道至简,其意邃远。早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对什么是共同富裕、如何推动共同富裕进行了一系列深邃思考和生动实践。

在宁德,习近平指出,要“创造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走共同脱贫致富的道路”。在福州,习近平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从这个意义上充分认识脱贫致富的极端重要性,把它作为利国利民的“德政”、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性措施来抓。

闽宁合作,探索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的生动实践。1997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在宁夏调研对口帮扶工作时,推动“吊庄”工程实施,将西海固贫困群众搬迁到银川河套平原建设新家园,并亲自命名为:闽宁村。

接续努力,闽宁村发展成闽宁镇,昔日干沙滩变成产业兴旺的金沙滩。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宁镇考察时说:“闽宁合作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这个宝贵经验可以向全国推广,做一个示范,实现共同富裕。”

“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奋力创造高品质生活幸福地。今天的福建,城乡共绘一幅画,山海协奏交响曲,区域协调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老百姓的“钱袋子”更鼓了,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更加扎实。

(二)

胸怀山海,满目星辰。

从“百姓富”到“创造高品质生活”再到“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福建考察,都从不同维度就共同富裕提出重要要求。

“作出示范”,意味着我们已取得较好成绩,未来发展基础好,有条件发挥示范作用;也意味着今后要有更高标准,要注入更深内涵,要在探索共同富裕有效路径上付出更大努力。

我们有基础、有条件发挥示范作用。这,还得从福建的自然条件以及如何破除地域区隔,把“山海协作、联动发展”机制做活做优说起。

展开福建地图,曲折绵延的海岸线与峰岭耸峙的山脉跃然眼前。“八山一水一分田”,交通不便,山区和沿海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制约了省内协调发展。就如厦门是经济特区,但所辖的同安区莲花镇营村,却曾是远近闻名的“三穷村”——人穷、地穷、日子穷。

1986年和1997年,习近平两次上高山,访贫问苦,现场协调解决路和电等问题,叮嘱“山上戴帽、山下开发”“多种茶种果,也别忘了森林绿化”。营村脱贫致富有了方向。今天,改变不了的是海拔高、离厦门市区最为偏远,改变的是村子热闹了,产业上来了,交通好了,百姓富了。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就极具前瞻性、战略性地提出了“山海协作、联动发展”规划,以及“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沿海和山区都要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等一系列重要发展理念。

“山海协作、联动发展”,就是让先富起来的沿海地区带动贫困山区发展,缩小沿海和山区发展差距,促进沿海和山区协调发展。1998年,习近平主持召开福建省第一次山海协作协调会,建立全省山海协作对口帮扶制度。2001年,省里出台进一步加快山区发展推进山海协作的若干意见。

“山海协作机制”消弭了区域间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沟壑,让山区相对丰富的资源和生态优势与沿海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相互补充,携手共进。

“山海协作”理念进一步延伸,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山”与“海”的情谊也跨出省域。闽宁协作,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心血汗水。

山海协作始于福建,但不止于福建。习近平到任浙江后,在2003年正式提出“八八战略”。山海协作也成为“八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多年前,习近平亲自谋划山海协作,“在发展中努力缩小山区和沿海地区之间差距”。二十多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回到熟悉的八闽大地,再次强调要健全深化山海协作机制,加强山海统筹、强化功能互补。

山海共生,绿蓝泼墨。山海同频,共绽光彩。

“山”与“海”的“双向奔赴”,成为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2023年,龙岩、南平、三明等山区地区生产总值8595亿元,与10年前相比实现翻番。这一年11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做深做实新时代山海协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

(三)

山与海,城与乡。新时代,新答卷。

“作出示范”,就要有更高的标准、更深的内涵。我们应当有更广阔的视野、更强烈的担当,继续在山海协作、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方面作出努力,因地制宜探索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一方面,在找准方向与重点上作出示范。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文中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

“富裕”体现效率、要求我们做大蛋糕,“共同”体现公平、要求分好蛋糕。实现共同富裕,发展是基础。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区域不平衡、收入差距不小等问题。这就要统筹效率和公平,不断做大蛋糕、分好蛋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不能富了“口袋”穷了“脑袋”。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在经济发展等“看得见”的地方下功夫,也要在治理体系构建、乡风文明建设等“看不见”的地方下力气。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筑牢共同富裕精神文化基础,才能把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是方向,也是重点。2023年,在全国28个省和自治区中,设区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8.5万元的省区只有2个,福建是其中之一。设区市级以上全国文明城市占比,福建居全国第三,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等不得,因为差距还是存在的,必须积极应对、加快解决。急不得,在于必须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我们既要看到福建这些年在协调发展上取得的成绩,也要聚焦仍一定程度存在着的差距,继续把精力放在找准方向和重点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福建实践。

另一方面,继续在路径机制探索上作出示范。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破解的是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目的是激发潜能、惠及民生,体现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统筹“山”与“海”。深化新时代山海协作,完善对口协作机制,谋划推进一批高质量协作项目,创新发展产业飞地、科创飞地,进一步消弭区域间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沟壑。全面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让老区人民的生活更红火。

统筹“城”与“乡”。缩小差距的关键,在于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机制障碍。城乡融合,不是简单的“农村向城市靠拢”,而是要推倒城与乡之间无形的“墙”。要以县域为重点,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人地钱技”等要素资源充分流动,更好地激活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做好两个统筹,落脚点是围绕人的美好生活来展开。比如,就业、教育、医疗等老百姓最在意的“关键小事”,要以实打实的举措、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期盼,真正让山区、海岛和边远农村地区群众在家门口过上现代化的美好生活。

从“山海协作”到“八八战略”,从“四下基层”到“千万工程”,30多年来的点滴故事里,我们看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理想照进现实的科学路径。

新起点上,福建正以“作出示范”的姿态奔赴共同富裕的美好前程。

(敏言)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