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让中医药在“彩虹之国”开花结果——访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教授胡紫景
www.fjsen.com 2025-02-11 09:04:08 汪洁 来源:东南网

image.png

胡紫景(左三)带着学生进行针灸实操。(受访者供图)

东南网2月11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汪洁)

“Amazing(太神奇了)!”近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针灸中心,胡紫景正在进行临床带教,各种肤色的学生看到针灸的效果后发出阵阵惊叹。

转眼间,这位年轻的福建中医师到“彩虹之国”南非推广中医药已经进入第13年。胡紫景一边经营自己的诊所,为当地民众提供中医诊疗服务,一边在约翰内斯堡大学开展教学,培养中医药人才,见证了中医药在南非这片土地上从落地生根到开花结果。

远赴南非发展

胡紫景出身于福建的一个中医世家,祖辈曾去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行医开馆。中药材、药杵臼、针灸、推拿等陪伴着胡紫景成长。中学的时候,胡紫景就常常自己翻阅家中的古医书,甚至试着调配中药方。“从小耳濡目染让我对中医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祖辈的医术和经验也靠着口传心授,代代相传,到我这儿已经是第五代了。”高考填报志愿时,胡紫景无论是院校还是专业都与中医药相关,而最终他也如愿以偿,被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录取。

2012年,从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导师郑星宇教授的鼓励和帮助下,胡紫景远赴南非约翰内斯堡发展。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选择南非?远在南半球的这个非洲国家中医药基础薄弱,华侨华人数量远不如东南亚国家,在南非要推广中医药的难度可见一斑。

“事实上,中国和南非两国在1998年建交后就有了中医药文化的交流。南非很多民众本身有使用草药的传统,喜欢自然疗法,这为中医药文化在当地‘生根发芽’提供了土壤和机遇。”胡紫景向记者介绍,早在2000年,南非政府就确立了包括中医针灸在内的补充医疗的合法地位,之后南非顺利推进中医针灸医师的注册工作。2011年,中医医疗正式纳入南非的医疗体系,南非民众在选择中医诊疗时可享受医保优惠。“这些政策都为我在南非行医提供了便利条件。”

到达约翰内斯堡后,胡紫景就在自己住所的一楼创办了恒春堂中医门诊。仅50多平方米的诊所布置温馨,每天前来就诊的大部分是当地的华侨华人。在缓解偏头痛、慢性疾病治疗、舒筋活络、调理气血、改善免疫力等方面,中医药和针灸的疗效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口口相传的好口碑,让许多南非患者也慕名前来,如今恒春堂已经成为南非最具知名度和好评度的中医诊所之一。

培养本土人才

年轻的胡紫景深知,要让中医药在这片遥远的土地上开花结果,仅凭他的一己之力远远不够。要发展,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

初生牛犊不怕虎。2015年底,胡紫景拜访了约翰内斯堡大学健康科学院院长安德鲁斯瓦特,向他提议在该学院开设中医药学位教育。安德鲁斯瓦特十分欣赏这位勇敢的中国青年,在多次沟通后,学院同意设立针灸专业。

2017年,胡紫景被约翰内斯堡大学任命为“课程开发员”。在此后的筹备时间里,胡紫景在母校福建中医药大学提供的课纲基础上,结合南非实际情况,开发了四年制针灸本科及两年制针灸研究生专业课程,并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正式得到南非高等教育和培训部、高等教育委员会认可,并授权在南非国家学历框架注册。2019年,胡紫景正式受聘于约翰内斯堡大学,成为南非首位中医方面的博士生导师,而约翰内斯堡大学也成为南非首个提供针灸本、硕、博等多层次教学的公立综合性大学。

“常常会有人觉得中医药这门学科晦涩难懂,但其实它非常有趣。”在课堂上,面对各种不同肤色的外国学生,胡紫景总是会用生动的例子或是故事进行教学。“在古时候,列缺是人们心中的雷神。人体上也存在一个列缺穴,属于肺经。在电闪雷鸣的时候时常伴随着降雨,而列缺这个穴位就对治疗湿气导致的头痛等症状十分有效。”胡紫景说,学生们都常常惊叹于中国古人的智慧,也觉得这样的方式特别容易记牢知识。

让胡紫景惊喜的是,从2020年针灸专业开始招生以来,申请人数逐年成倍增长,现在已经成为约翰内斯堡大学最热门的专业之一。2022年以后,针灸专业每年招收40~50名学生,都会收到7000多份申请。对于在南非掀起的“中医热”,胡紫景有他自己的答案:“中国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以及近些年来中非合作的不断深入,让非洲大陆的民众更愿意了解中医药、信任中医药。”

搭建合作之桥

从50多平方米的恒春堂门诊发展到800平方米的非洲中医及针灸中心(简称“中心”),从胡紫景一人到拥有一个6人的团队,中心现在具备了中医临床诊疗、教学培训、科研、中医师继续教育培训等功能。

在胡紫景看来,中医药在南非的发展空间广阔。“近几年,学习针灸的人数与日俱增。中医及针灸医师日益‘职业化’,既能增加就业,又能改善当地医疗服务水平。”胡紫景说,非洲很多地方都面临着缺医少药、医疗费用昂贵的诊疗困境,中医药和针灸凭借“简、便、廉、验”的独特优势,为当地民众提供了诊疗新选择。

同时,中医药和针灸的使用场景也越来越多元。如今在中心任职的三名本土中医师,都是胡紫景的得意门生。从大二开始,瑞保尼·莫拉玛在课余时间都“泡”在诊所里,从早到晚跟着老师看诊学习。毕业后,他留在诊所工作,还与南非海盗足球队开展合作,通过针灸介入球队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运动康复。

目前,南非合法注册的中医及针灸医师共有201人,其中针灸医师有65人。虽然中医药在南非的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诸多挑战。“能够熟练使用英语的高水平中医、针灸专家较少,师资力量的短缺限制了对人才的接纳和培养。受资金和条件的限制,学生临床实践机会较少,高水平科研工作同样难以展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胡紫景积极牵线约翰内斯堡大学与福建中医药大学和浙江中医药大学合作办学,让优秀学生能够到中国的中医院校交换学习或是进行短期的临床实践。

展望未来,胡紫景想做的还有很多。与福建中医药大学进一步深入合作,成立“中国-南非中医中心”,在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获得更多支持;结合非洲传统医学,建立具有非洲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展厅,进一步扩大中医药在南非的影响力;帮助非洲其他国家的毕业生回国开设门诊、成立协会,复制自己在南非的成功样本,让中医药优质的健康医疗服务惠及更多非洲人民……

“中医药发展正当其时,我会继续努力,擦亮中医药这张亮丽的中华文化名片,让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世界的舞台上更加闪耀。”胡紫景说。

责任编辑:周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