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也称作灯节,古有“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记载,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为浪漫的一个。
古代元宵节街景
说起元宵赏灯,福建人可是专业的。
2025年,首个“非遗版”春节上线,而在福建9个与“春节”相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就有8项与元宵灯会息息相关:
灯彩(泉州花灯)
元宵节(马尾-马祖元宵节俗)
灯会(南安英都拔拔灯)
元宵节(泉州闹元宵习俗)
元宵节(闽台东石灯俗)
龙舞(大田板灯龙)
元宵节(枫亭元宵游灯习俗)
元宵节(闽西客家元宵节庆)
值此佳节
让我们一起穿越千年灯火
看看属于福建人的
元宵节“独家记忆”
灯火不熄,狂欢不止
燃灯风俗相传起自汉代,而兴行于隋。历史的深厚积淀,造就了八闽大地异彩纷呈的灯会节俗。
两宋时期,福建的福州、建州等城市远离战乱,经济迅速发展,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推动了灯会的繁荣。北宋时,福州的上元灯会已达到举城欢庆的规模,“沿门悬灯,通宵游赏,谓之灯市。”官府不仅解除宵禁,还主导了灯笼的布置,莲花灯、百花灯、琉璃屏等琳琅满目,市民通宵赏灯,热闹非凡。
图源:福州市博物馆
这一繁华景象得以延续至今,每逢正月,特别是元宵节前后,福州南后街上张灯结彩,冰心也曾写道:“新年里,南后街有各种的灯,上面画着精细的花鸟人物的大玻璃灯、纱灯、料丝灯、牛角灯等等,元宵之夜,都点了起来,真是‘花市灯如昼’,游人如织,欢笑满街!”
到明代时,民间自发组织的灯会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除福州府外,其他州府的灯会也各具特色:
如建宁府的灯会从正月十三持续至十七,人们在门前悬挂三至五盏灯,彻夜观赏;在福宁州,人们则会搭建竹木灯棚,老少同乐;兴化府的灯会更是热闹,人们在户外搭建松棚,每棚悬挂六至八盏灯,可见民间对于参与灯会十分积极踊跃。
值得一提的是,漳州府龙溪县的灯会规模可媲美福州府,灯彩工艺精巧,有的甚至价值数十金,街道灯火通明,游人络绎不绝。
璀璨华灯,何以续千年?
福建地区的元宵灯会节俗保持长盛不衰,得益于八闽大地所具有的相对完整的民间文化生态。一盏盏花灯争奇斗艳,不仅构成了福建流光溢彩的元宵佳景,更寄寓着人们关于平安、健康、和乐、美满的殷切希望。
图源:海丝泉州文旅之声
泉州花灯起源于唐代,是南方花灯的翘楚。在泉州方言中“灯”与“丁”同音,有着祈望人丁兴旺、迎接光明之意。元宵节,家家户户挂花灯,有新嫁女的人家给亲家送红、白莲花灯和“观音送子灯”,男女老少成群结队上街赏灯,小孩走街串巷嬉戏“游灯”。
南安英都拔拔灯,起源可追溯至古时纤夫的拔船活动。粗绳如龙,系灯如星,壮丁负绳如牛,弓身前行,再现了纤夫逆流而上的场景,传递着祈求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
莆田仙游县枫亭镇的游灯盛会,将民间灯艺、曲艺、舞蹈、十音八乐、戏剧、杂技等各类艺术融为一体。据传,枫亭元宵游灯习俗最初是为了迎接明朝皇帝观灯而创造的,这些灯不仅用于庆祝,还带有驱邪和庆祝太平的意义。
闽西人有自己的“山村狂欢”。闽西客家元宵节庆活动中,最声名远播的当属“姑田游大龙”,龙身越长,意味着家族人丁越兴旺、经济越繁盛,“天下第一龙”全长将近800米,大龙所到之处一派喜气。
同样以龙为祥瑞的还有三明的大田板灯龙。每年元宵节,大田人都要在乡村或街巷舞动板灯龙,俗称为“迎龙”。村民们把一节节的板凳钻孔连接,每户一节组成板凳的长龙,并在龙身上书写“添丁进财”“五谷丰登”“四季平安”等吉祥语。
“两马同春闹元宵”节俗由来已久。马尾、马祖位于闽江出海口两岸,相隔不到一百海里。两地居民自古以来便有春节、元宵期间送花灯、闹花灯的民间风俗。
第二十三届“两马同春闹元宵”交流活动 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摄
在海峡两岸的泉州晋江和台湾嘉义,两地也共有着一种全国独一无二的元宵灯俗,世称“闽台两东石,共数一宫灯”,这种世代相沿的元宵数灯习俗反映了两岸人民对家族兴旺、子孙昌盛的热切期盼。
福建年味,圈粉不断
当全国各地的人们结束长假,福建人的春节依然是“现在进行时”。
近年来,在“非遗+文旅”融合新模式下,福建年味频频出圈。蛇年正月,福建各地的元宵庆典如同一场场文化盛宴,吸引着无数游客和网友的目光。
莆田元宵节郭劲瑜 摄
莆田长达一个月的元宵盛宴持续火爆,大批外地游客特地前来观赏。慕名而来的游客纷纷点赞莆田元宵活动丰富多样,民俗文化传统保存得极为完整,且持续时间长,堪称全国独一无二的元宵盛景。
今年元宵灯会,泉州全城超2000盏花灯齐放,呈现“城在灯中,灯在城中”的璀璨景象。在蟳埔民俗文化村,20米长的创意鱼形灯组、簪花冰雕灯等令人眼前一亮。
2月11日,泉州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外国嘉宾——来自保加利亚、新加坡、斯洛伐克、土耳其、泰国、蒙古等六国的驻沪、穗、厦总领事齐聚刺桐古城,共度元宵佳节,感受浓浓的泉州版中国年味。
总领事们在泉州欣赏元宵花灯。图源:泉州发布
“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明代诗人谢肇淛曾记录下的盛景,如今正穿越时空,展现在我们眼前,那盏盏传承千年的灯火,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闽人智慧”编辑部出品
编辑:周若楠
审核:严顺龙、方婷
参考资料:
1、《林绿怡 李柯:元宵灯会节俗为何在福建最兴盛,从“雪容融”说起》(华东师范大学)
2、《过上首个“非遗版春节”,福建有何贡献?》(福建侨报)
3、《六国总领事齐聚泉州 沉浸式体验非遗中国年》(泉州发布)
4、《莆田元宵年味浓 外地游客大呼过瘾》(莆田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