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观察 | 从“双向奔赴”看“福建信心”
2025-02-17 07:53:0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2月17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苏依婕 林宇熙 见习记者 胡松坤) 根据省委统一安排,省政府领导连日来召开多场企业座谈会,邀请近百名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倾听挂钩联系企业心声,共商发展大计。 新春伊始,浓浓的年味儿尚未散去,福建就已接连召开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座谈会、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现场会。此番又紧锣密鼓召开多场企业座谈会,背后有何深意?从一场场政企“双向奔赴”中,我们能读懂什么? 同 心 座谈会现场,几杯清茶,大家围桌而坐、畅所欲言。 政企面对面,谋发展。这既是双方加强常态化沟通交流、全力以赴推动一季度良好开局的务实之举,也释放了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做强实体经济的鲜明信号。 从发展大势看—— 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主体。支持企业健康成长,对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波谲云诡,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剧,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不少企业既面对外部环境的冲击,也遇到转型发展过程中的难题,中小微企业更是面临诸多“成长的烦恼”。在此背景下,护航企业搏击风浪、健康成长,党和政府责无旁贷,也是坚强后盾。 从福建实际看—— 福建素有重商爱商亲商的优良传统,一视同仁支持各类企业发展。从省委把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作为2024年度第一项省重点课题来抓,到2025年全省“新年第一会”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再到出台我省历史上第一份营商环境建设规划、建立服务企业“四通四到”机制……无不体现当前我省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的决心与力度。 知屋漏者在宇下。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问效于企,方能有的放矢、集思广益、择善而从。去年,我省建立省领导听取企业意见调研联系点制度,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行业发展和经济运行情况,帮助解决行业共性困难问题,进一步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稳定企业发展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梳理参会名单可以发现,参加座谈会的企业涵盖传统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各个领域,既有行业龙头企业、上市企业,也有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中小微企业,既有民企,也有国企和外企,点多面广、代表性强。 现场交流后,参会企业代表面对面建群,方便加强后续对接。大家表示,常态化沟通、面对面交流,既有助于政企同心共谋破局之道、创局之策,也有助于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供需对接、深化合作。 信 心 拼经济,拼的是信心决心,拼的是政企同心,拼的是全省上下攻坚克难的精气神。 “匹克90%的产品运用了‘态极’材料,可以瞬间反弹,还可以根据人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而改变其自身功能属性。”座谈会上,匹克集团董事长许景南从口袋掏出一个红色瓶塞状软性物体,他介绍,运用这一新材料的拖鞋远销北非、中东等地区,集团对开拓全球市场充满信心。 恒申控股集团2025年计划投建多个项目,延伸上下游产业链,进一步推动生产原料在产业园区内“吃干榨净”;航运、物流等行业企业去年实现稳健增长;储能行业企业发展迅速;文旅市场持续火热…… 参会企业代表既介绍各自生产经营情况,也从行业层面分析发展形势,并介绍新一年在增资扩产、智改数转、绿色发展等方面的计划。不少企业表示,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环境仍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新的一年将坚定信心、苦练内功,积极拥抱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向高质量发展稳步迈进。 于风浪中搏击,信心蕴藏于福建人的血脉基因里。福建经济发展长期稳中向好,福建人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精神特质,民营企业的韧性与创造力,都是我们战胜困难挑战的信心之源、动力之源,我们有充足的底气和能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 座谈会上,企业家们也直指“痛点”“难点”,敞开心扉讲诉求、提建议。 希望进一步加大人才政策创新供给,在培育更多本土人才的同时,让更多外来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加快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 现场,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企业提出的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拓展海外市场等方面的问题,逐一进行回应解答,后续还将进行深入调研,跟进解决问题。 恒 心 “长期主义”,是座谈会上的关键词。 “今年是恒安发展的第40个年头,一直以来,恒安积极践行‘晋江经验’,秉持长期主义理念,心无旁骛发展实业,拼搏创新拥抱变化。”会上,恒安集团行政总监陈发沛表示,恒安将进一步深化数字化变革,因地制宜推动“产能出海”,打造发展新增长极。 风物长宜放眼量。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锲而不舍高质量。越是经济调整的时期,越是调整优化结构的最佳时机。相比速度,我们更看重经济结构是否更合理、创新驱动是否更强劲、城乡区域是否更协调、绿色底色是否更厚重、百姓生活是否更幸福。” 当前,我省正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数据显示,2024年我省实施2205项省重点技改项目,技改融资专项规模扩大至近400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4万家,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1家。新旧动能正加速转换,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于一域发展而言,政府要以“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的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积极为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解决问题、创造条件,持续给予针对性政策支持,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生态,助力更多中小企业迈向“专精特新”,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企业发展,亦是如此。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加速、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企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加剧。然而可以确定的是,坚持长期主义仍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以恒心立恒业。放眼八闽大地,从来不缺“十年磨一剑”的故事。一大批民营企业长期专注于一双鞋、一张纸、一泡茶、一片玻璃、一块电池等,成为中国制造业走向世界的典范,也验证了长期主义的价值。坚持长期主义,企业要有超越周期、谋深见远的洞见,正视当下困难,深耕主业练好内功,方能行稳致远。 以创新赢未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创新版图,并深刻改变全球经济结构。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一头连着技术,一头连着市场。越是竞争激烈的时刻,企业越要保持定力,通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破解“卡脖子”难题,筑牢属于自己的“护城河”。 以“出海”拓空间。要抓住“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的发展机遇,积极开拓东盟、中亚、中东、东欧、非洲、拉美等市场,把握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因地制宜提供产品和服务,闯出一片新天地。 蛇行千里,路在脚下。政企双向奔赴,坚定信心、携手同行,我们定能穿越风雨、跨越周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再上台阶! 扫一扫,看屏山君报道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