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品上新首发。
东南网2月17日报道(记者 卢金福 文/图)“在福州也能吃到正宗的顺德菜了!”前不久,顺德老字号餐厅杨廷记福州首店开业,吸引了一大批消费者排队尝鲜,店内醒狮、青砖墙等岭南元素的装饰,也让这家店成了“网红”打卡地。当前,以首店概念为代表的首发经济蓬勃发展,引燃消费热力、推动产业创新升级。今年以来,福建发挥自身优势打好“首”字牌,大力推进首发经济发展,培育消费新增长点,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品牌首店集聚 带来全新消费体验
今年1月,福建首家霸王茶姬“无声门店”在厦门营业,店里服务员有六名听障人士,获得了不少市民的点赞和消费。“很有爱,店里有手语标识和写字板,可以近距离感受无声的世界。”网友“夕风”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在店里的消费体验。
“首店”是指在行业里有代表性的品牌或新的潮牌在某一区域开的第一家店。福建“首店”发展迅猛,根据《2023—2024福建首店发展报告》,2023年四季度至2024年三季度,全省共引进福建及以上级别首店186家,创下2020年以来同期历史新高。
今年,福建全省各地有不少的首店落地,香港美心集团开起了美心粤江春内地首家门店,云潇抚仙石锅鱼开启全国首家臻选店等等,为年轻人带来更多好玩的体验。消费者李女士平常喜欢约上朋友探新店。“首店给予了自己很大的情绪价值,让自己能愿意去消费。”李女士说。
今年以来,福建多地出台政策措施支持首店落户该地区。福州市印发实施《福州市促进商业品牌首店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对开业并合法持续经营满一年的经认定的品牌首店给予首次入驻奖励支持。厦门湖里区发布首店经济奖励政策申报指南,对经本区评定为中国(内地)首店、福建首店、厦门首店品牌的零售或餐饮企业,给予首店运营企业落户奖励。
下一步,省商务厅将推动出台首店经济相关支持政策,制定具体工作方案,鼓励各地积极吸引品牌首店落地。支持品牌首店参与福博会等展会和促消费活动,通过首店经济激发城市商业活力,努力提升首店引进能力。
首秀“出圈” 持续输出“福文化”
游客体验福州“三条簪”妆造。
春节假期,在福州三坊七巷,不少穿着传统服饰、头戴“三条簪”的游客在古厝游走。
“太出片了,有一种穿越的感觉。”来自江苏的游客江女士在古建筑门口摆着各种姿势拍照,去年她在小红书上看到“三条簪”的图片,感觉又美又飒,春节特地来福州体验这个传统妆造。一家妆造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春节假期前来体验游客是平日五倍以上店里提供服装、化妆、拍摄等服务,价格在100元至400元之间。
“三条簪”是旧时福州女子的发簪,去年,由福州一群汉服妆造师成功复原,并在福州美丽乡村旅游季主会场上首秀,艳惊四座,掀起“来福州,簪福气”热潮。今年春节“三条簪”文创系列周边产品、“三条簪”卡通形象IP“福宝”首秀,吸引大批游客购买。
福建深度挖掘“福文化”,开展首发、首秀活动。今年1月在“全闽乐购 畅享福品”迎春送福暨首发经济(福州)推广活动上,开展了一场涵盖福茶、福酒、福菜、福器、福装等多种品类的福品新品首秀。
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省商务厅将以“福文化”为切入口,在商圈、步行街、机场、车站、码头、集镇等消费集聚区,支持打造福品展示中心,重点推介销售属地地理标志产品、名特优产品、老字号产品、国货国潮等地方特色福品,为企业提供福品首发首秀及宣传交流的平台。
专家:放大“首发”效益 赋能消费升级
首发经济是新兴的经济形态。福建省批发零售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许安心教授表示,首发经济聚焦一个“新”字,包括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以及在某个地区开设首家店,以供给创造消费、激发新动能。
许安心认为,在目前全球消费疲软的背景下,首发经济显得尤其重要,解决消费者消费倦怠感,以及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升级需要。“首发经济是整个零售业和上游制造业创新升级发展的一个发动机。”
福建出台的《2025年一季度提振消费稳外贸稳外资若干措施》提出,省商务发展资金安排2000万元,推动各地开设品牌首店、举办首发首秀首展等活动,开展“福建首发出海”“福品首发”等活动。
福建如何打好“首”字牌。许安心建议,福建要以厦门、福州作为创建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契机,积极引进国内外品牌在福建的首店、首秀、首发活动。此外,福建有安踏、八马等众多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国潮品牌,以及丰富的非遗和老字号,可以充分融入首发、首秀活动中。
“时尚、品质、新潮的新锐品牌是首发经济的源头。”省政协委员陈登辉在今年省两会上建议,要引导闽产传统品牌、优势品牌、特色品牌的市场主体,洞察消费变化和品类趋势,植入互联网基因,打造一批“内容为王”的闽产新锐品牌。他建议,探索建立品牌首店和新品首发的“线上+线下”综合服务体系,做好首店准入和新品首发的“事前服务”,对首店入驻和新品“首发、首秀、首展”等活动放宽审批条件。加快传统场馆、商圈和文旅体娱载体的转型焕新,推出场馆+首展、街区+首店、景区+首游等新业态新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