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经济 > 正文
深读 | “免签圈”扩容,看厦门如何接住“泼天的富贵”
www.fjsen.com 2025-02-19 09:32:09 林闻 来源:东南网

image.png

在厦门邮轮母港出发厅,厦门为入境的外国游客准备了新年小礼物。

东南网2月19日报道(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黄星榕 记者 林闻)

核心提示

2024年12月17日起,中国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10天),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新增21个至60个,过境免签的外国人可以在24个省(区、市)允许停留活动区域内跨省域旅行。在新政实施以及2024年以来“免签圈”的持续扩容作用下,厦门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在过去的一年,144小时免签政策让“China Travel”在海外搜索平台成为热词,许多外国游客把来中国的6天入境游旅程看作是了解中国的6天“试看体验卡”。如今,“试看”时间由6天拉长为10天,那么,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与过去的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有何区别?厦门的旅游行业通过何种方式抓住机遇?免签时间延长了,城市如何做好对入境游游客的服务?带着疑问,本报记者在厦门进行了采访。

外籍游客

了解中国的一扇窗

1月24日至25日,一艘承载着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瑞士等地近500名游客的环球邮轮“银海晨曦”号(Silver Dawn)停靠厦门国际邮轮母港2天。这不仅是2025年首艘到访厦门港的邮轮,也是实施外国人240小时免签政策以来首个访厦外国邮轮旅游团。

“银海晨曦”号(Silver Dawn)靠岸后,在厦门邮轮母港出发厅,厦门为入境的外国游客准备了“艺术大餐”与红围巾、“福”字新年小礼物、红包拓印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春节文化伴手礼和体验活动。

木偶戏、琵琶二胡扬琴等民乐表演,大红色的新年氛围布置,让来自拉斯维加斯的游客约翰从邮轮上下来后顿时眼前一亮:“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但是这里的蛇年春节气氛、传统文化以及热情的人们都深深打动了我。”

“我很多年前来过厦门,那时的厦门已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次坐邮轮来到这里,感受到的又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城市变得更加现代化,但依然有那份东方特色。”来自美国的游客汤姆感叹道。

240小时过境免签,与72小时、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相比,此次政策调整的最大特点是允许跨区域通行,即过境免签的外国人可以在24个省(区、市)允许停留活动区域内跨省域旅行。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为游客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游客可以更自由地规划行程,进行多目的地旅游和商务活动。”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对外处处长彭军说,以前,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要求外籍游客“团进团出”;新政出台后,外籍游客入境就不必再签团签,在乘坐邮轮入境中国适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口岸之后,就可以以个人身份使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进行个人签,飞往第三地或第三国也好,开启自己更为个性化的行程。

比如,这次乘坐“银海晨曦”号来厦的Jony Wang(汪约翰)和Jenny Zhang(张珍妮)夫妇,他们从东京登船后来到厦门,准备在南普陀、厦门市博物馆和厦门市区等地游玩,之后再上船继续行驶到香港,在香港过年,最后再乘船回到纽约。

“我之前没有来过中国,对中国的了解也只是来自于在网上看过的一些报道。这次来到这里,这里的人们非常热情友好,环境也非常优美,刚好还遇上了中国农历新年,在这里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十分便利,这让我们会想要再次来到这里。”来自拉斯维加斯的游客约翰·赫希曼说。

当日,从这艘豪华邮轮上下船的游客,既有使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来中国自由行的散客,也有跟着旅行社行程准备从厦门飞往西安参观兵马俑的团客。邮轮母港的出发大厅内一片热闹景象,建发国旅的外语导游们手持指示牌,抖擞精神准备接团。面对这股如火如荼的入境游热潮,厦门的旅行社及各大景区纷纷摩拳擦掌,积极准备迎接这股入境的“旅游热浪”。

充分发挥

过境免签政策效应

美丽的自然风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优越的港口地理位置以及优惠的政策条件,是厦门成为入境游火爆目的地的重要原因。

“刚刚更新的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对于我们旅游行业特别好,会促使更多的外国人选择厦门这个口岸作为进入中国的首站,体验闽南文化和中国风光。”建发国旅助总李丹向记者介绍,建发国旅旗下拥有邮轮旅游专业运营公司,并有一支掌握英语、泰语、日语、印尼语等语种的外语导游队伍。

“我们公司和邮轮母港是长期的合作伙伴,邮轮母港会推荐我们的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给外国人。像这次的‘银海晨曦’号邮轮在厦门过夜,时间充裕,我们就根据银海邮轮客群特点,为邮轮游客提供前往南普陀、鼓浪屿及打太极、品茶等更为深度的岸上观光、非遗体验,并将范围拓展至福建全省,让外籍游客充分领略厦门、泉州、漳州等地的风光。”李丹说。

前不久,厦门联合龙岩发布十条“外国人过境240小时免签”厦龙联程旅游线路,匠心推出以鼓浪屿、永定土楼“双世遗”为核心亮点的旅游产品,将厦门的海滨风情与龙岩的山水人文、红色遗迹巧妙串联,让外国旅客入境游的选择进一步增加。

记者了解到,由于现在开放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口岸城市还不是很多,所以邮轮公司会率先向外国旅客推荐像厦门这样享有利好政策的城市,旅客可以乘邮轮到厦门之后,再从这里飞往北京、西安等中国其他热门旅游城市,开启中国之旅。

“目前入境较多的还是来自东南亚和日韩的外籍游客。针对外籍游客,我们主要是跟境外的旅行社先做沟通,比如先了解一下客人的喜好,还会在行程中的住宿跟餐食方面有所侧重。”厦旅国际总经理朱汉雄表示。

导游服务,因“客”而异。“面向境外游客的导游服务,会根据不同国家的客人做一些个性化的设计。比如说韩国人来厦门,通常是要打高尔夫球的,我们就会带客人去高尔夫球场做一些对接,也会对导游进行高尔夫球的咨询、基本知识等相应的培训。”朱汉雄告诉记者,像日本的客人对茶文化感兴趣,来福建旅游,玩的更多的是从福州到武夷山的旅游线路,他们就会给导游安排茶文化的培训,以便导游在行程中给客人进行讲解。

除了旅行社,厦门各景区也在积极借势,把握入境游的黄金机遇,全力吸引这一波国际游客的流量热潮。1月16日,鼓浪屿管委会发布招聘启事,在全市范围内招募100名优秀外语志愿服务人员,组建中英文讲解志愿服务队,主要在鼓浪屿三丘田游客中心、内厝澳游客中心和菽庄游客驿站外语咨询志愿服务台为外籍游客提供咨询和讲解服务,并邀请鼓浪屿文史专家和鼓浪屿文旅中心外语讲解专业人员为志愿者开展上岗前相关知识的培训。

便捷举措

提升服务品质

据统计,2024年,厦门市共接待境外旅客395.23万人次,其中经厦门口岸入境的旅客270.36万人次,同比增长超60%,有近4.2万人次使用免签政策入境,接待入境过夜游客230.7万人次,同比增长90%。

过境免签政策,被称为外国人对中国的“试看体验卡”。从72小时到144小时,再到最新的240小时,入境免签时间进一步延长的情况下,作为口岸城市的厦门,又该如何做好入境管理与服务?

“为进一步提高口岸通关效能,我们优化团队入境查验流程,开足验证通道,让旅客随到随检‘零等待’,全力确保邮轮旅客高效通关。”高崎边检站边防检查处处长沈文娟说,对乘坐邮轮入境的外籍旅客,可以免于采集指纹生物信息,对乘坐同一航次邮轮出境的旅客,可以免盖入出境验讫章、免填外国人的入出境卡,充分保障旅客在厦门的游览时间。

“移民管理警察提供了高效、专业的通关服务保障,为我们办理通关手续提供了很多便利,这样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游览厦门这座国际城市。”从“银海晨曦”号下来之后,计划通过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入境游玩的巴西籍旅客Wenry(温瑞)对记者说。

2024年,该站累计服务保障43艘次邮轮高效顺畅出入境,同比增长近80%,累计验放邮轮出入境旅客8.4万余人,根据新一年邮轮航线布局,2025年厦门国际邮轮母港全年预计运营近30航次出入境邮轮。

对于外籍人士来说,在厦门行动的便利更体现在支付、出行上。据了解,目前厦门市78家星级饭店及主要未评星高档酒店共布设外币兑换点76个、外卡POS机708台,其中四星级及以上旅游饭店(35家)已实现境内外银行卡受理、外币兑换服务全覆盖。厦门13家国家5A级、4A级旅游景区,均已设置线下购票窗口,配置外卡POS机,并支持现金支付。入境旅客凭出入境有效证件,可实现线上、线下便捷购票。

这些便利举措,让厦门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入境游第一站”。

游客离开了,服务的提升却还没有结束。“厦门在‘游后’做好回访和口碑传播上不断努力,通过成立厦门旅游推广国际志愿者‘风尚联盟’,开展分国别回访等形式,提升服务品质。”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对外处处长彭军表示,此外,厦门还注重在线平台的运营以及城市在海外社交平台上的形象传播,“我们联合携程海外版、客路旅行APP等平台,开放端口反馈在厦入境游食、住、行、游、购、娱体验,运用在线旅游平台反馈提升服务品质,让入境游旅客持续通过缤纷厦门感受多彩中国。”

“旅游业要想持续吸引海外游客,还需在旅游产品建设、国际旅游营销及游客满意度提升等方面不断提升。”在彭军看来,入境旅游不仅能带动消费,还能有效创造就业机会、优化产业结构,尤其是可以提高服务业比重、加快服务贸易发展。“通过发展国际旅游业,打开海内外民间交往更大的窗口,有利于增进中外人民的相互理解、尊重与包容。”

记者手记

用更好的公共服务抓住流量和机遇

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黄星榕 记者 林闻

过境免签政策,吸引着不少外国游客来中国,亲自揭开这个东方大国的“神秘面纱”。过去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更多来自于西方媒体的报道,而在他们亲自来到这片土地后,对中国的印象变得具象化:壮丽秀美的湖光山色、热情好客的人民、便捷的支付方式和交通出行……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西方媒体创造出来的信息茧房,让世界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

然而,在欣喜地敞开大门欢迎各国来宾之余,不难发现,不断涌入的游客在给予城市提升文旅宣传和服务质量的底气的同时,也给城市的治理带来一定挑战。

站在新的风口上,面临国际流量的持续涌入,实施过境免签政策的城市要接好这波“泼天的富贵”,将流量转化成“留量”,就有必要在公共服务上做更深入的文章。

近年来,厦门高度重视推动入境旅游发展,政府各部门紧贴入境游客的需求,推出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不断提升支付、签证、通关、住宿、交通等入境旅游服务便利化水平,让老外来厦“不见外”,让更多入境游客“进得来”“游得好”。

作为老牌“网红”旅游城市的厦门深知,要接住机遇与流量,需要经年累月的精耕细作,更要靠丰富的产品服务来提升消费能级。提供外语志愿者无障碍服务、上线多语言小程序、制定个性化的旅游路线……不断优化的文旅便捷化服务,不断完善的智慧服务平台建设,在细节上精益求精,如今的厦门已经成为世界游客近悦远来的“最佳目的地”之一。

多措并举,为游客提供便利,与其说是提高游客的游玩质量和体验,让智慧城市发展成果惠及城市中的每一个人,更重要的是要在更高的层面上,让更多的声音在这片土地上互联互通,加速文化交融成果在厦门的落地生根。

随着一项项公共服务措施的落地,如今的厦门已然成为外国人来中国的“入口”,也成为世界看中国的“窗口”。

image.png

外国游客在厦门环岛路体验中国功夫。(资料图片)

image.png

外国游客在厦门南普陀聆听外语导游的讲解。

image.png

外国游客在中山路地标之一“龟之戏”雕塑前参观。

image.png

外国游客在厦门感受“茶桌仔”文化。

image.png

1月24日,环球邮轮“银海晨曦”号停靠厦门国际邮轮母港。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周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