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福建“村晚”如何变身乡村文化的 “土味” 盛宴?
www.fjsen.com 2025-02-20 18:50:57 张立庆 来源:东南网

东南网2月20日报道(本网记者 张立庆 吴颂洁 庄宇婧)春晚承载了大家对过年的期待,不看好像少了点过年的气氛,但有时候又觉得节目内容和自己的期望有差距。而如今,回乡过年的你有没有发现,一些地方村民自导自演的“村晚”也正成为新的潮流,大家自己登上舞台,展现的是自己乡村的特色,即使节目味道“土”了点,却比看电视春晚乐呵的多。“村晚”的举办,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让我们的年味更加热闹了,而从政府层面来说,在文旅部门的不断引导下,各地正在打响全国“四季村晚”品牌,创造“人人均可秀才艺,人人均可上村晚”的活动氛围,从乡村小舞台走向大众视野,希望带动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繁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场“土味”盛宴背后的门道。

文化“挖宝”:非遗也能玩出新花样

2025年全国“四季村晚”春季示范展示点活动在龙岩市长汀县童坊镇彭坊村启幕

福建的文化底蕴,就像一座挖不完的宝藏。闽南文化、客家文化、海洋文化,还有数不清的非遗项目,这些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贝。就拿漳州市漳浦县湖西乡来说,有个 “85 后” 戏曲主播阿梅,借着 “我要办村晚” 抖音直播扶持计划,办了一场木偶戏主题“村晚”。这场“村晚”把提线木偶戏这个非遗戏曲和闽南文化紧紧绑在一起,又是传统的《车鼓弄》表演,又是原创闽南语歌曲《做年节》,直播的时候,169 万网友都在线上围观。在龙岩市长汀县童坊镇彭坊村举办的2025年全国“四季村晚”春季示范展示点活动,非遗节目《新编九连环》《刻纸龙灯闹元宵》、剪纸服饰秀《福汀州》;《欢腾非遗韵》——踩船灯、公嫲吹、唱古文、踩马灯、十番音乐等非遗表演,让观众近距离领略到了汀州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全国“四季村晚”冬季示范展示活动——2025年国家级非遗枫亭元宵游灯文艺晚会

非遗不是只能躺在博物馆里供人瞻仰,它也可以成为“村晚”的“流量密码”。福建“村晚”可以继续深挖这些文化宝藏,打造更多特色品牌。比如“海丝‘村晚’”,可以讲讲海上丝绸之路那些贸易故事、文化交流趣事,用舞蹈表现商船远航的样子,用音乐展现异国风情融合的感觉;“土楼‘村晚’” 围绕土楼的建筑智慧、家族传承故事来编排节目,让大家更了解土楼文化。这样一来,福建“村晚”的地域特色就更加明显!

群众参与:“村晚”不是“独角戏”

民俗戏曲:掌中木偶戏

一场“村晚”办得好不好,群众参不参与很重要。现在福建“村晚”已经有不少特色模式,像 “侨乡联动”“文旅融合”。泉州市晋江市新塘街道梧林传统村落办的全国 “四季村晚” 春季主场活动就很不错,把闽南历史文化街区当成大舞台,当地村民和全省各地的文艺爱好者一起表演,歌伴舞、戏曲联唱,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现场还有民俗表演、侨乡美食展、非遗市集这些 “村晚+” 配套活动,好多游客和海外华侨都被吸引过来了,这“村晚”都成了侨胞们联络感情的好地方。1月28日晚,一场以“花溪烟火•乡村欢歌”为主题的新春跨年“村晚”在平和县坂仔镇乡村振兴大舞台火热开演,本次晚会特别融入了语堂元素,实景演艺林语堂《他从这里走向世界》,让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沉浸式感受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互动环节中,大家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让这个跨年之夜充满了温情与欢乐。福建还可以学习借鉴浙江丽水 “村民自治” 的办法,大家自发办“村晚”的热情要保持,再引入一些标准化流程。成立村民文化理事会,让村民自己推选人来负责“村晚”的策划、组织,资源调配,这样“村晚”筹备起来就能更有条理,大家参与的积极性肯定也更高!

传播与变现:“村晚”也要“出圈”

“村晚”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现场的掌声和笑声中,还体现在它的传播力和变现能力上。“我要办村晚” 乡村文化能人抖音直播扶持计划助力众多才艺主播在家乡举办 “村晚”并线上直播。过去一年,超 4700 名主播在抖音进行约 3 万场 “村晚”直播,“村晚”相关话题内容累计播放量破 8 亿次。阿梅就是借助直播平台,从最初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如今拥有超百万粉丝,不仅让丰归芗剧团演出场次大幅增加,还登上央视戏曲春晚的舞台。晋江市梧林传统村落的“村晚”,也有好多海外华侨都专门回来过年,感受家乡的年味,还在社交媒体上把福建乡村的魅力展示给全世界。在新媒体运营和变现方面,福建“村晚”还有进步的空间,可以多在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上下功夫,像把阿梅木偶戏“村晚”的精彩片段、梧林“村晚”民俗表演的精华部分做成视频发上去,肯定能吸引更多人来看。

政策支持:“村晚”也需要“靠山”

全国那些办得好的“村晚”,很多都是因为有政策帮忙。就像丽水 “村晚”都被写进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里了,福建也得加把劲,争取把“村晚”纳入 “福文化” 工程,这样就能得到更多省级资源支持。还可以设立 福建“村晚”创投基金,吸引社会上的资金来参与。福建非遗资源这么多,还能开发文创产品,比如照着木偶戏角色做玩偶,用南音曲谱设计明信片,通过 “非遗 IP + 电商” 的模式来赚钱。再和旅游企业合作,推出 “村晚 + 旅游” 的线路,游客看完“村晚”,还能去逛逛土楼、古街巷这些文化景点,这样文旅就能融合发展!

“村晚+”市集

福安市下岐村举办的全国 “四季村晚” 春季示范展示活动就做得很好,他们依托 “造福工程” 的成果,围绕连家船民上岸后的幸福生活来办,又是大型彩灯秀,又是游园会、海鲜宴,把渔村的新面貌都展示出来了。可以参考这个模式,以“村晚”为中心,结合当地的茶文化、渔业文化这些特色产业,打造 “村晚 +” 产业链。在茶文化浓的地方办“村晚”,就推出茶旅体验项目,让游客去采茶、制茶,尝尝茶点,再买点茶叶;在渔业文化突出的地方,就组织出海捕鱼、海鲜烹饪这些体验活动,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村晚”的未来,不止于“土味”

总的来说,福建“村晚”靠着多元的文化底蕴和侨乡特色,已经很有竞争力了,但在品牌整合、数字化传播这些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可以多借鉴全国其他地方的经验,像 “轻量化运营”“产业联动” 这些做法,同时也要保持咱福建本土的特色。“村晚”的未来,不止于“土味”。它可以是文化的传承者,也可以是经济的推动者,更可以是乡村的代言人。只要用心经营,这场“土味”盛宴,终将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

(本文图片由省文旅厅供图)

责任编辑:蔡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