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益企证”存证更快“益企维”维权无碍
2025-02-21 09:08:3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2月21日报道(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李妙珠) 近日,由漳州市市场监管局发起的“益企维”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再添10个新成员,至此,其朋友圈扩容到13个省(区、市)的40个地市局及3个中级人民法院。 以往企业知识产权遭异地侵权后,跨区域维权困难重重。漳州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打造“益企证”证据服务平台,推动成立“益企维”知识产权保护联盟,聚合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司法保护协作力量,有效破解跨区域知识产权维权难问题。 取证存证更轻松 近期,漳州市市场监管局在新媒体电商线上巡查中发现,福建省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核准,擅自在网络电商平台经营中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执法人员当即登录“益企证”知识产权证据服务平台,将涉案网店及其商品、销售数据等资料以录屏取证、网页取证的方式进行证据固定,形成电子数据证据文件和存证函。针对这一违法线索和相关证据,平和县市场监管局立即对该公司经营行为进行了检查。 经查,该公司在未取得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资格的情况下,擅自在其开设的网店中将该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用于24款蜜柚商品的网页宣传,并委托合肥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直播推广带货。平和县市场监管局立即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在知识产权维权案件中,有效固定侵权证据以证明侵权事实是权利人维权的第一步,也是定案的关键和权利人胜诉的前提。过去,公证取证是行业常见做法,但耗时长且费用高。去年以来,“益企证”知识产权证据服务平台以其方便、快捷、低成本等优势,在漳州知识产权证据取证存证中被广泛采用。 “电商时代,线上违法证据往往只是一份电子数据,传统的拍照、截图等取证方式无法及时固定有效证据,执法人员使用‘益企证’可以便捷、快速、规范地对线上违法证据进行取证存证。”漳州市市场监管局商标科负责人马宁说。 除了取证,“益企证”还能满足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和使用行为存证需求,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与维权提供技术服务。一旦发生纠纷,所传平台的证据相较企业自行留存的证据,更加具备法律公信力。 “‘益企证’集合时间戳、区块链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线电子数据取证三大核心技术。用户采取网页、录屏和文件存取证据资料后,将自动锁定生成时间,并产生可验证哈希值,防止证据文件篡改,相关证据在行政、司法领域均可直接使用,有效化解取证成本高、取证方法不规范、证据保存管理乱等知识产权维权难题。”马宁说。 “益企证”上线以来,漳州市共开设“益企证”存证服务网点17处,向重点企业开放平台账号55个,累计服务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创造、使用与维权存证3700余条,节约企业取证存证成本近400万元,共计27家企业运用“益企证”成功开展知识产权维权61件(次),帮助挽回经济损失2371万元。 异地维权“不出市” “我们接到线索,你们企业的专利被侵权了,请尽快过来协助处理。”去年10月,漳州龙海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接到无锡市监局提供的,其辖区多家门店侵犯龙之福(福建)食品有限公司专利的线索后,及时联系企业,介入处理。 因案件双方当事人涉及福建、江苏两省,距离较远,面临着现场审理成本高、时间长等诸多困难。对此,龙海区市场监管局启动“益企维”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经与江苏省宜兴市、无锡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吴区)知识产权局协商,采取点对点网络连接视频会议方式进行协同审理。最终当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龙之福(福建)食品有限公司获得相应赔偿,并同步向法院提交司法确认申请,成功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从被动监管变为主动服务,离不开“益企维”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去年5月,漳州市市场监管局发起“益企维”知识产权保护联盟,与辽宁省沈阳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等20个地市市场监管局联手,着力打造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品牌。得益于协作机制,龙海区与无锡市实现执法互助、监管互动、信息互享,共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过去,取证难、时间长、费用高、“两头跑”等问题,是跨区域维权面临的难题。如今,各地市形成知识产权跨区域协作,通过“益企证”等技术共享合作,开创线上调解、异地司法确认、跨区域诉调对接等多项协作模式,让跨区域知识产权维权更简便、更容易。 “联盟优化整合了知识产权保护资源,运用智慧监管和线上审理,有效降低维权成本、缩短办案时间、提升保护服务效率,维护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了企业异地维权‘不出市’‘零距离’‘零成本’。”漳州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保护科四级调研员郑艺强说。 目前,联盟成员单位共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协作237次,形成案件121件;完成司法确认47件,减少企业维权费用300多万元;成功办理“诉调”案件19件,行政调解案件办案时间提速至平均3天/起。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