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立洋:让“诚毅”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2025-02-21 09:36:1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2月21日报道(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庄紫怡 通讯员 叶紫妍 廖桂珍) 开春时节,暖阳融融,柔和的光芒将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披上一层金色的外衣,一派宁静与温馨。一位老者站在陈嘉庚先生的雕塑前静默着,似乎在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这位老者是范立洋,大田一中退休教师,日前获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虽然他已年逾古稀,却仍然为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的保护工作呕心沥血。 1937年,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爱国侨领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学校内迁,共有614名师生辗转迁至大田。 “是父辈的嘱托深深触动了我。”范立洋说,早年间在帮助父亲接待老校友时,有位老校友拉着他的手表示,我们一年年老了,记下这段历史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这是我们国家和民族一笔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为了守护这座学村的印记,范立洋访故人、找资料、核史实,从相关档案馆的旧纸堆中搜寻资料,一张张地检索、摘录、拍照,乃至后期做策划、布展馆、排节目……这些事,他坚持了25年。 40万字资料、200多帧历史照片、两层大厅主馆和9个分馆、3条抗战播迁历史文化长廊、9处纪事碑墙和雕塑……这是他和团队共同守护历史记忆的见证。 在社会各方支持下,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陈列馆”于2011年正式开馆,“范立洋老党员工作室”也于2017年初成立。 2012年,范立洋组建了一支志愿者团队。“从最初的5人,扩大为现在的111人,成员来自教师队伍、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和村民。”范立洋自豪地说。 “今年春节期间就接待了300多批次参观人员。”范立洋告诉记者,许多地方的师德教育、主题教育等活动,都纷纷选择来到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志愿者陈慧芳说,在范立洋的带领下,通过讲述嘉庚故事,已悄然让“诚毅”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