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培育一片“钢铁森林”
2025-02-24 07:45:4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周宁县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集聚24家规上企业,形成“大管+小管”特色产业集群 培育一片“钢铁森林” 东南网2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魏知秋)招商引资步履铿锵、项目建设战鼓雷动、企业生产动能澎湃……春寒料峭的鹫峰山脉深处,周宁县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处处涌动着时不我待的奋进热潮。 目前,产业园集聚规上不锈钢深加工企业24家,去年实现产值28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7.3%,三年复合增长率超50%,形成了“大管顶天立地、小管铺天盖地”的特色产业集群。当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转移潮涌向中西部时,周宁用5年时间,在2600亩山间土地上培育出一片“钢铁森林”。 山区县崛起百亿级产业集群 走进青山钢管福建分公司的智能化车间,全自动711折弯机开足马力,不到20分钟,一根12米长的焊管顺利产出。“订单满满当当,生产已经排到6月份。”总经理蔡勇强的话语中透着底气。这家全球不锈钢管材领军企业的落地,正是周宁产业链招商的经典案例。 2019年,周宁借势宁德千亿级不锈钢产业集群东风,编制《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规划》,出台《不锈钢产业链培育与发展实施意见》,以“全链条闭环生态、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在群山间擘画了百亿级产业蓝图。 “43个单位386名干部百日攻坚,完成2600亩土地征收;创新‘标准地+承诺制+全代办’机制,实现企业‘拿地即开工’。”周宁县工信局负责人李佐锶细数破冰历程。 通过产业链图谱招商、以商招商、飞地园区等创新模式,一期园区吸引43家上下游企业入驻,8家企业投产首年即贡献产值7亿元。 从“企业集聚”到“产业裂变” 在银海万向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的无尘车间,直径0.18毫米的精密针管正以每小时7万支的速度下线。“我们执行高于国标30%的质量标准,产品占据国内高端医用针管市场10%份额。”总经理王爵东展示了企业的“隐形冠军”实力。这个二期园区标杆项目的落地,标志着周宁不锈钢产业从传统管材向医疗器械的战略跃迁。 “从散到聚、从小到大,产业园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县域重点产业链从无到有。但由于项目一期入驻的多为钢管生产企业,产业链条较短,辐射范围有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发展。”李佐锶坦言。 面对一期园区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的瓶颈,周宁以“强链、补链、延链”破题:二期引进银海万向、中宏康洲等9个高端医疗器械项目,填补宁德不锈钢医用细分领域空白;三期规划建设研发中心、智能仓储基地和青山钢管总部大楼,构建“研发—生产—检测—物流”全生态体系。去年开春签约的2个新材料项目,更将产业链延伸至航天航空管材领域。 “园区二期、三期投产后,产能、税收、就业都能实现大跃升。”李佐锶举例说,今年开春第一场签约,周宁县集中签约9个项目,其中涉及不锈钢深加工产业项目2个,均落地园区二期,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数据显示,通过“大管+小管”双轮驱动,园区产品附加值提升40%。随着三期项目投产,预计年新增产值50亿元,带动就业3000人,真正实现从“企业集聚”到“产业裂变”的质效突破。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从进驻到试生产仅30天,‘周宁服务’让我们跑出投产加速度。”王爵东感慨道。 在这个山区产业园,“1+2+5+1”服务机制创造了令人惊叹的行政效能:处级干部挂企破解要素瓶颈,“免证办+零证办”改革压缩审批时限70%,“政策计算器”精准推送惠企红利……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不锈钢检测检验中心、针管小微园等配套项目加速落地,供应链金融平台为中小企业注入“金融活水”。特别是《促进不锈钢新材料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出台,从设备补助到金融资金支持形成政策闭环,让企业安心扎根发展。 站在三期工地的观景台远眺,运输钢卷的重卡在山间公路上划出银色轨迹。 “我们将锚定不锈钢深加工‘主赛道’,一手抓延链强链,编制完善不锈钢产业链招商图谱,提速推进针管小微园、不锈钢自来水管等项目,接续打造‘大管+小管’全产业链条;一手抓补链固链,加快不锈钢检测检验中心、城郊大型物流仓储基地等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全力建设‘全国最大不锈钢钢管、针管生产基地’。”周宁县有关负责人说。 这个曾经的工业薄弱县,正以链式思维重塑产业版图——当内陆县城的制度创新遇上细分市场的长尾需求,当山区县的服务革命激活技术跃迁的乘数效应,“钢铁森林”的生长速度,终将超越地理禀赋的物理限制。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