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二手车海外市场拓展加速
2025-02-24 09:33:5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2月24日报道(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廖丽萍 林闻 通讯员 余明霞) 近日,厦门市首家二手车出口登记服务站设立,通过简化二手车出口登记等流程,有效提升了企业办理二手车出口业务的效率。如今,最快仅需3天,二手车出口就可以“一站式”办完所有手续,并将车辆装箱运至码头。 “服务窗口设立后,业务办理时间同比减少20%,车辆运输成本下降15%。”在二手车出口登记服务站,中远海投(厦门)供应链发展有限公司临港物流部副总经理赖金钱向记者介绍。 随着国内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国内二手车市场日趋饱和,二手车商纷纷将目光转向海外。作为首批获准开展二手车出口试点业务的10个城市之一,近年来,厦门持续强化政策供给与配套服务,加快释放二手车出口潜能。据厦门海关统计,2024年,厦门出口二手车1.9万辆,同比增长75%,出口额22.3亿元,同比增长45.3%,主要出口市场为阿联酋、波兰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 二手车出口最快仅需3天 厦门市首家二手车出口登记服务站设立在中远海投整车全链一站式服务中心。赖金钱告诉记者:“二手车出口分为收车、转让登记、第三方检测、申领出口许可证、报关出口和车辆注销等流程,服务站设立前,我们需要往返车管所至少3趟办理手续。如今,服务站可以提供从新车上牌到转让待出口再到注销登记的一站式服务。” 中远海投(厦门)供应链发展有限公司是中远海运港口控股的主营国际综合物流业务企业。去年以来,该公司不断拓展外贸业务,借助厦门“丝路海运”航线优势,将大量二手车出口到东南亚及中东地区。 “此前开展业务时,常常面临船期短、运输风险大、出口登记流程多等难点。”赖金钱表示,为此,公司去年9月建立了整车全链一站式服务中心,一站式完成验车、登记、出证、堆存、装箱、订舱等一系列流程。“但出口登记流程多、耗时久的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产生了较大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赖金钱说。 二手车出口登记服务站的成立改善了这个状况。该服务站距离远海码头仅一公里,方便二手车出口企业的登记申报与货物运输。 “现在办理出口车手续最快仅需3天。”赖金钱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服务站已办理业务2561笔,出口二手车1150辆。 “二手车出口登记服务站的成立,是厦门市车驾管服务前移的一项举措,切实为企业起到了降本增效的效果。”厦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所长朱仕政表示,为了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提质增效,下一步将建设厦门现代码头汽车服务登记站,推动厦门港口二手车出口登记服务站形成服务矩阵,提升厦门港口的服务能力和效率。 政企携手挖掘海外新机遇 厦门二手车出口规模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越来越多企业涌入这个市场,并呈现出新的特点——零星采购、零散出口的作业模式逐渐被边缘化,资金雄厚、链条完整、模式成熟的企业更能打造二手车出口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厦门市最大的二手车出口企业,厦门现代通商汽车服务有限公司2024年出口二手车约1万辆。 “公司2023年迎来了二手车出口的‘井喷式’增长,2024年延续了良好的增长态势,主要出口至阿联酋、约旦、乌克兰等国家和地区。”该公司综合业务部经理黄天寓介绍说,相较于传统采购模式,公司有更完整的销售链条,在争取汽车制造商货源方面会更有优势。“依托厦门良好的汽车产业基础和港口物流运输条件,我们有信心在今年取得新的突破。” 同时,黄天寓认为二手车出口市场存在一些隐忧。政策开放后,众多二手车商涌入,产品同质化问题日益凸显。其实,开拓海外市场的难度比很多新入局的车商想象的更大。目前,美国、韩国的二手车在市场上占有较大优势,中国二手车抢占市场的难度较大。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和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厦门二手车出口企业纷纷表示,将继续练好“内功”,拓展更多元的国内外供应链,强化与国内更多品牌汽车制造商合作,提高出口产品的多样性,同时聚焦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避开传统市场的价格战。 二手车出口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撑。作为首批获准开展二手车出口试点业务的10个城市之一,厦门市已建立起完善的“关、地、港、企”沟通协作机制,并持续推出企业年审制、出口许可证“一批一证”管理等扶持举措。厦门海关积极梳理二手车出口检验、许可证管理等要求,开展通关、商检等跨部门组合式政策宣讲,指导企业办理二手汽车出口业务。 “为了助推二手车出口产业发展,我们还设立二手车业务专窗,提示企业关注进口国政策调整,实施定制化通关服务,引导企业叠加‘提前申报’‘运抵验放’‘抵港直装’等通关便利化举措,有效提升出口通关效能。”厦门东渡海关综合业务一科科长过娜介绍。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