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澳角村:深耕“蓝色粮田”
2025-02-25 09:22:1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2月25日报道(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萧镇平 通讯员 李子涵 欧东茵) 新春伊始,在东山县澳角村的海源水产公司车间里,银鳞闪烁的金鲳鱼在流水线上划出优美弧线,工人们熟练地分拣、加工、打包。这批来自东海深处的珍馐即将跨越重洋,登上美国、马来西亚等国消费者的餐桌。 “春节期间海外订单激增,我们正开足马力赶制出口产品。”扬了扬手中厚厚一沓订单,公司总经理许玉冰高兴地说。 海源水产公司是许玉冰的父亲许海钦创办的。10多年前,从事大半辈子海洋捕捞的许海钦,将目光投向海产品加工,在村里创办水产品加工厂,成为首批上岸的渔民之一。现在,海源水产已发展为当地海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之一,年产值达5亿元。 从空中俯瞰,状如蝴蝶的东山岛伸向台湾海峡。这里有东海、南海交汇的海流,温和的亚热带气候孕育了东山海域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新春过后,又进入海产品销售旺季,东山县企业加紧生产。为支持企业抢抓“新春经济”,厦门海关所属东山海关主动了解企业生产出口计划,指派水产专家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撑,指导企业做好重金属、微生物等项目的自检自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并利用“云签发”模式实现单证签发“立等可取”,助力企业按时发货通关。 除了扬帆捕鱼,东山人将陆地田园耕种理念搬到了海上,“躬耕”万顷碧波,“放牧”蔚蓝家园,大力建设海洋牧场,像抓粮食生产一样抓海洋开发,改变渔业靠天吃饭的历史。 澳角村旁的海岸线上坐落着大大小小的鲍鱼育苗场和养殖场。走进村民郭汉栋的鲍鱼养殖场,只见育苗池与成品池分列两侧,循环海水智能化系统有条不紊地运行,模拟适宜鲍鱼生长的海洋环境。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食材新鲜度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活鲍鱼出口条件非常苛刻,不仅要在清晨捕捞上岸发车,全程活水运输更是必不可少。”福建省东立供应链有限公司负责人许华斌说。 东山是全国最大的鲍鱼育苗基地和重要的鲍鱼养殖基地,全国60%的鲍鱼苗都来自东山。得益于东山港优良的水质资源,东山产的鲍鱼获评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聚焦活鲍鱼养殖企业实际需求,东山海关打造鲜活水产品属地查检“绿色通道”,出台精细化帮扶举措,实行优先审单、优先出证、优先查验、优先放行。2024年,东山海关辖区出口活鲍贸易额突破1.6亿元,同比增长107.7%。 “我们严格执行出口水生动物的疫病监测和安全风险监控计划,确保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我们还设立专线及时解答企业申报问题,组建专家队伍,做到‘随报随查、随查随放’,提高出口活鲍鱼存活率。”正在进行活鲍鱼出口前查检工作的东山海关产品监管科工作人员黄晨寅说。 2024年,东山海关共监管出口水产品30万吨,货值201亿元。如今,背靠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及相关部门的服务支持,澳角村村民放手大干,收入不断增加,获得感满满。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