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东南网2月25日讯(本网记者 林先昌 文/图)2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促进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营造开放便利的国际化营商环境)了解到,近年来,福建省商务厅以开放促改革、以创新谋发展,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全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速建设引资大省、外贸强省、开放强省。具体体现在五个“优化”上。
会上介绍,福建优化投资环境,打造要素集聚“新优势”。福建成立省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挂牌运作省招商局,建立健全“五个一”招商工作机制,推进“四链融合”,统筹内外资招商,绘制更新产业链招商图谱56份,推进科学精准规范有效招商。2024年全省新引进落地总投资额10亿元以上项目102个。充分发挥港澳台侨优势,建立异地商协会常态化招商对接机制,大力推进闽商回归。全省共举办各类招外引侨活动2500多场。出台加力吸引外资的政策举措。福州获批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强化全周期服务,让外资企业在闽投资安心、放心、有信心。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增长9.7%;截至2024年底,外商累计在闽投资设立的企业超过7.5万家、实际使用外资超1500亿美元。
优化贸易环境,激活对外循环“新动能”。一是拓展多元市场。出台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15条等系列措施,深入实施“福品销全球”“助力万企成长”等行动,提升境外参展成效,助力企业拓市场增信心。2024年全省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对东盟和美日等主要贸易伙伴以及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均保持增长。二是壮大新型业态。推进市场采购贸易全国通关一体化,创新试行“组货人”制度,出台推动跨境电商创新发展12条措施,为外贸发展注入新动力。2024年跨境电商出口增长17.8%。全面落实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出台18条支持措施,服务贸易进出口快速增长。三是厚植产业优势。以大工业促进大外贸、以大外贸服务大工业,深化工贸、科贸对接,4个产业入选国家级外经贸示范基地,总数居全国首位。
优化出海环境,搭建国际合作“大舞台”。一是打造“福建投资”品牌。出台“丝路投资”支持政策,促进外经、外贸、外资、外智、外包等联动发展,服务企业稳妥有序“出海”,深度参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项目有序推进,新增和达成意向友城15对,外派劳务人员规模连续5年居全国首位。二是推动境外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印尼鲜食椰子进口准入取得突破,助力相关产业项目落地,形成与印尼经贸合作项目69个,协议投资贸易额近900亿元。
优化口岸环境,建设高效联通“大枢纽”。一是智慧通关提速增效。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完成优化重组并新上线一批特色应用,为外贸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福州、厦门获批国家智慧口岸建设试点。二是区域协同畅通物流。启动闽粤港“跨境一锁”快速通关模式。福、厦两关“一锁通用”,实现省内跨关区智慧转关、无感通关。深化闽赣口岸区域合作,做大做强多式联运运营平台。三是开放通道加速拓展。深化海丝核心区建设,推动加密中欧中亚班列,“丝路海运”联盟成员达343家,2024年新增、复航10条客运航线和13条货运航线,国际贸易更加便捷。全省海运口岸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4%,航空口岸出入境货运量增长36.6%。四是境外人员停居留更加便利。获批240小时全域过境免签、市内免税店等政策,编印外籍人士在闽服务手册,开展公共场所外语标牌标识规范化建设,积极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支持外籍人士“吃住行游购娱”全覆盖的应用场景。2024年出入境旅客增长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