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经济 > 正文

DeepSeek融入闽企智能化生产

2025-02-28 09:44:20 作者:汤海波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2月28日讯(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汤海波) 日前,泉州汇成针织有限公司成功打造福建省首个纺织专用设备行业深度融合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的智能化生产体系。

这家位于泉州洛江的制造业企业,通过将DeepSeek本地化部署,接入既有的制造执行系统(MES)、仓储管理系统(WMS)、远程运维平台和能源管理平台,实现从“数据管理”到“智能决策”的重要转变。

汇成针织机械部总经理朱智玄介绍,通过DeepSeek的自然语言处理与深度学习能力,使用者只需输入简短指令,便能快速完成生产指标分析、问题定位及根因诊断等,显著提升企业运作效率。而面对设备异常或能耗波动,DeepSeek也能快速分析历史数据,关联多维度信息,为企业提供精准优化建议,有效降低生产风险。

“智能化转型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升,也让我们看到更多可能性。通过DeepSeek的技术支持,我们不仅优化了生产流程,还提升了员工技能。”朱智玄说,DeepSeek可将行业经验和操作规范融入模型,形成可交互的“数字专家”,推动技能、知识的传承与发展,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将大模型“装”进终端设备、融入产业链,带到办公室和生产线——记者从多个渠道了解到,目前,作为省内制造业重镇,泉州积极尝试拥抱DeepSeek的制造业企业还在不断增加,DeepSeek的“朋友圈”不断扩容。

泉州天娇妇幼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完成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正加紧推进数据训练与系统测试,预计3月上线使用;泉州维盾电气有限公司、泉州市洛江东晖机械有限公司等已形成基于DeepSeek的数字化系统改造方案,预计近期完成本地化部署上线……

“DeepSeek就相当于我们的助手,当设备出现异常情况,能直接通过关键词搜索,形成最优解决方案。”天娇妇幼信息化部门总监刘方敏告诉记者,在一些关键环节上,这个“助手”还能自动生成待办任务,直接派单给相关部门处理。

DeepSeek的融入将为制造业带来何种影响?据了解,业内普遍持积极态度,认为DeepSeek不仅带来生产全生命周期的优化,也实现了成本的降低。“这一技术突破实现数据的全流程自主掌控,让生产设备成为‘会思考’的工作伙伴。”业内人士说,高性能算力将为企业决策提供实时、精准的智能支持,实现高效处理复杂任务,辅助提升运营效率,也将打造出设备预测性维护、个性化定制、智能排产、供应链协同等更多应用场景,助力提质降本增效。

记者手记

AI或将成为生产“标配”

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汤海波

近段时间,AI界热闹非凡,主角当属“新秀”DeepSeek。其频频介入政务、医疗、金融等领域,带来诸多惊喜与震撼,而今,它又蹄疾步稳地融入制造业,形成更加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

有专家指出,DeepSeek所引发的“现象级”合作,底层逻辑是社会各行各业对高效率、高性能、低成本AI技术的迫切需求。在制造业方面,AI有望从少数科技巨头的专属工具,转变为像“水电煤”一样通用的基础设施,为企业生产、维保、管理、培训等注入创新活力,开启人人可享、人人受益的智能时代。

当然,面对AI给出的建议,企业需结合实际情况、地方特色进行综合考量,不能过度依赖人工智能而丧失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而是应该以技术撬动理念的提升,从人工智能走向“决策智慧”。

毋庸讳言,AI要普及还有不少难题要攻克。比如数据安全这一关键环节。业内人士普遍希望,相关部门能制定数据保密在内的更严格保密制度和算法审查机制,规范AI应用的采购、运维流程,确保技术服务的质量与稳定性,让技术在“制度护航”框架内发挥效用。

对此,泉州企业在应用DeepSeek过程中进行本地化部署,就是一个创举。区别于网页版使用与直接接入,本地化部署是将DeepSeek的AI大模型安装到本地终端设备内,不依赖网络或云服务。从目前泉州各企业的推进情况来看,大多是依托企业自有的生产系统和算力资源,部署本地化版DeepSeek。

缘何要进行本地化部署?在泉州职业技术大学联合创新产业学院副院长谢云翔教授看来,本地化部署具有一定的私密性,能更好保护数据安全,且应用更具稳定性。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泉州企业的探索和开拓,AI成为生产“标配”或许将在不远的未来成为现实。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