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3月29日报道(记者 林先昌)3月的上海,春潮涌动。全球光电技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盛会之一—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在这场汇聚全球顶尖科技的展会上,一支来自福建的创新力量格外引人注目:闽都创新实验室携步锐激光、世创微电子等孵化企业,集中展示激光技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应用等领域的重大突破,现场达成多个合作协议。
闽都创新实验室是福建省首批省创新实验室之一,致力于打通“应用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全链条。本次参展不仅是为了展示成果,更是为了与相关行业内伙伴共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加速实验室光电信息核心技术走向国际市场。
坐落于福州大学城的闽都创新实验室。东南网记者 林先昌摄
从技术攻关到产业突围
针对玻璃材质在传统打孔工艺中易产生崩裂缺陷且加工过程存在热积累难题,福建步锐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百瓦级高功率皮秒激光器成功实现技术突破。该创新成果不仅攻克了玻璃精密加工的技术瓶颈,其综合性能指标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国际先进水平。
2022年,任策作为激光技术人才被引进闽都创新实验室,担任皮秒激光器项目团队负责人。团队利用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中国牌”晶体,开发了百瓦级皮秒激光器。
在闽都创新实验室内,工作人员进行金相磨抛机处理试样,去除杂质与粗糙,确保光洁平整,便于金相分析,金相磨抛机是一种用于材料科学领域的重要设备。受访者供图
坐落于福州大学城的闽都创新实验室,已成为省高端科研创新平台。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在核心技术领域屡创佳绩,迄今已突破80余项关键技术难题,推动100多项创新成果成功落地转化,带动企业新增产值200多亿元。
作为福建省首批省创新实验室之一,闽都实验室的突围之路映射着福建科技创新的深层变革。面对全球科技产业竞争格局,福建建立“以重大需求为牵引、产业链出题、实验室组织答题”的攻关模式,积极吸引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共同建设创新实验室。聚焦光电信息、能源材料、生物医药、海洋高新等重点产业链,畅通成果转化渠道,打通产学研用全链条,推动创新实验室成为福建省产业技术攻关的组织者、引领者、实施者。
嘉庚创新实验室。资料图
向全球创新链高处攀登
在厦门大学的嘉庚创新实验室里,有一个位于地下10米、历时56个月建成的亚洲首座无噪声实验室,这是个无噪声、超精密加工与表征实验室。
该实验室成为了嘉庚创新实验室的杀手锏,为未来纳米尺度下前沿科学研究和尖端工程技术研发提供接近理想条件的实验平台,并与一批半导体、新材料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合作,助力国内半导体技术、传感技术、航天等尖端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嘉庚创新实验室主任郑南峰此前表示,嘉庚创新实验室作为福建首批四家省创新实验室之一,自2019年成立以来,主动融入全国科技战略力量体系,以产业化应用为导向,实施有组织科研攻关,在氢能、半导体与未来显示等领域取得了多项国内领先的科技重大成果,已成功孵化企业26家,吸引外部投资近6亿元。
针对成果转化跨度大、周期长、主体多等现实难题,嘉庚创新实验室跨领域组建一支具备深厚技术背景,且拥有丰富项目管理和市场运营经验的专业服务团队,打造全流程服务体系和体系化的科技产业创新生态,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推动技术从概念阶段走向成熟产品,加快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市场化。
闽都实验室的光电芯片、嘉庚实验室探路绿氢产业化……每条重点产业链背后,都有创新实验室的“最强大脑”支撑。
省科技厅负责人介绍,福建聚焦优势学科与地方重点产业链融合创新,组织建设8家省创新实验室。全省建有10家国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实现省级以上高新区设区市全覆盖,在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带动下,全省7个国家高新区年工业生产产值突破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