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2025年4月4日第07版
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中部突发7.9级大地震。
地震发生后,缅甸政府向国际社会发出求援信号。中方作为首批响应者和快速行动者,星夜驰援缅甸灾区,其中就有两支来自福建的民间救援队——厦门市曙光救援队与厦门蓝天救援队。
▲点击查看视频报道
“我们现在又进去,再试一次!”
4月3日13时37分,厦门市曙光救援队队员商华鸽从缅甸曼德勒市救援现场给记者发来微信——他和队友们将再次进入随时可能倒塌的公寓楼,重启一度中断的搜救。此刻,距离缅甸大地震发生已整整6天。
将时间回拨到72小时前。
3月31日晚,缅甸曼德勒一栋倾斜的公寓楼内发现微弱生命迹象,搜救人员准备进入大楼,用蛇眼可视镜头和生命探测仪以确定被困者的具体位置。商华鸽 摄
3月31日晚,缅甸曼德勒一栋倾斜的公寓楼内,救援人员正在破拆作业。当晚七点左右,救援队在楼内发现生命体征时有时无的受困者。商华鸽 摄
3月31日晚,缅甸曼德勒一栋倾斜的公寓楼内,救援人员正在破拆作业。当晚七点左右,救援队在楼内发现生命体征时有时无的受困者。商华鸽 摄
4月1日下午3时,缅甸曼德勒一栋倾斜的建筑内,中国国际救援队已向下打穿三个楼层,距离有生命体征的受困者越来越近。商华鸽 摄
3月31日下午,曙光救援队根据求助信息来到曼德勒灾区的一栋公寓,这是他们当天排查的第五个搜索点。公寓楼在地震后倾斜近30度,楼道变形严重,走廊墙体开裂。通过生命探测仪搜索和人工摸排,废墟中传来受困者清晰的敲击声,令在场的队员振奋不已。厦门曙光救援队和中国国际救援队立即携手,一边破拆楼板,一边用钢架支撑加固作业面。为了早点进入受困者所在楼层,队员们不间断工作了40多个小时。
当地气象数据显示,曼德勒连日高温,最高气温持续突破40摄氏度,救援人员体力消耗很大。作业时,救援人员不得不戴上口罩,这也增加了在酷暑中作业的不适感,很多队员都有中暑的症状。但时间就是生命,队员们轮班进入救援现场,蛇眼镜头与生命探测仪交替扫描,机械破拆与人工挖掘同步推进。
“队员们从十分钟的轮换到现在五分钟的轮换,所有人的体力都消耗到极限。”厦门市曙光救援队队长王刚介绍说,“只要有一点希望,我们就必须全力以赴”。
4月1日中午,缅甸曼德勒震区酷暑难耐,曙光救援队队员在路边树荫下休息恢复精力。商华鸽 摄
4月1日晨6时,缅甸曼德勒一栋倾斜的酒店旁,持续救援超过14个小时的救援人员随地补觉。商华鸽 摄
然而余震频发,公寓楼楼体位移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快。出于安全考虑,当地政府部门要求所有人撤出、封锁现场。接到暂停救援的通知时,一位队员“感觉整个人身体被掏空,一条坚强的生命没能挽留,那种感觉无法用言语表达”。
无力感并没有击退救援队。他们一边排查其他求助线索,一边观察楼体位移情况。终于,在救援暂停28小时后,曙光救援队再次进入封锁的公寓楼搜救。
同一时间,曼德勒市另一处救援现场,厦门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也在不断深入废墟——他们已连续带出近20名遇难者遗体。
厦门蓝天救援队的作业现场外围,受困者的家属们正焦急地等待消息。队长陈素珍(水草)坚守到头晕才离开作业面,正准备歇口气,就被团团围住。面对众人眼中的泪光与期待,她通过翻译告诉在场的缅甸民众,声音沙哑而坚定:“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找到他们!”曼德勒市还派来11名消防员交予她统一指挥——这份信任,也源自救援队的专业与坚韧。
4月1日,缅甸曼德勒救援现场,厦门蓝天救援队队长陈素珍(水草)安慰等待的受困者家属。王志建 摄
4月1日,缅甸曼德勒救援现场,厦门蓝天救援队冒险进入一栋楼房探查。王志建 摄
4月1日,缅甸曼德勒救援现场,厦门市蓝天救援队队员系上绳索,从一栋坍塌的楼房顶部进行破拆作业。王志建 摄
4月1日,缅甸曼德勒救援现场,厦门市蓝天救援队队员系上绳索,从一栋坍塌的楼房顶部进行破拆作业。王志建 摄
4月1日,缅甸曼德勒救援现场,厦门蓝天救援队与当地救援人员在一栋坍塌的大楼废墟上讨论破拆方案。王志建 摄
作为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也是震中区域华人最集中的城市之一。3月29日晚,厦门市曙光救援队22名队员携带129台套、1.2吨的专业设备和3条搜救犬从厦门启程,辗转抵达曼德勒;次日清晨,厦门蓝天救援队25名队员携带1.5吨救援物资紧随其后。两支队伍抵达后,立即与当地力量密切配合,与死神争夺时间。缅甸福建商会、中资企业联合当地华人志愿者积极为救援队提供求助信息汇总、物资支持、翻译、沟通协调、交通等帮助。
截至发稿时,包括福建力量在内的中国救援队仍在为受困者的生存希望竭尽全力。
4月1日12时51分,缅甸曼德勒救援现场,厦门市曙光救援队和中国国际救援队在作业现场一起列队默哀。当地时间4月1日,缅甸举行全国哀悼仪式,为地震遇难者默哀一分钟。商华鸽 摄
3月31日,缅甸曼德勒救援现场,受困者家属在一幢危楼前摆上芭蕉、椰子等,用当地习俗为受困亲人祈福。商华鸽 摄
4月1日晨6时,缅甸曼德勒一栋倾斜的酒店旁,持续救援超过14个小时的救援人员随地补觉。商华鸽 摄
4月1日晚,缅甸曼德勒救援现场,救援人员将一瓶矿泉水倒置于台面上,制作成简易的余震警示装置。商华鸽 摄
3月31日,缅甸曼德勒救援现场,厦门市曙光救援队在废墟上探寻受困者的生命体征。王刚 摄
4月1日,缅甸曼德勒救援现场,蓝天救援队队员对倒塌的楼体进行破拆。王志建 摄
3月31日晚,缅甸曼德勒救援现场,蓝天救援队队员连夜对倒塌的楼体进行破拆。王志建 摄
记者:张永定 施辰静
视频:厦门市曙光救援队、厦门蓝天救援队/提供素材 罗扬/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