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2025-04-07 09:15:43 作者:黄琼芬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4月7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黄琼芬 通讯员 黄晓静)

日前,中宣部命名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泉州晋江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

据了解,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学雷锋服务队隶属于机场党委,成立于1996年,由机场各部门、各权属公司职工组成,涵盖安检、值机、服务、医疗等多个岗位,现有队员1994名,服务范围辐射周边多个镇街社区,服务人口近万人。

“多年来,泉州晋江国际机场积极探索志愿服务体系化、项目化、品牌化、常态化路径,将岗位学雷锋和志愿服务融入日常,用爱心与专业,不断充实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泉州晋江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许党恩表示。

保障旅客温暖出行

“你好,我有个包找不到了,你们可以帮我找一下吗?”近日,在泉州晋江国际机场航站楼内,一名旅客急匆匆地找到机场志愿者服务站,向志愿者寻求帮助。

接到求助后,正在值班的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学雷锋服务队队长李镔向旅客详细了解丢失背包的款式、颜色等信息,随后将相关信息发到工作群内,发动同事帮助寻找。不到10分钟,就有同事在安检通道发现丢失的背包,并将其送回旅客手中。

这样的小事,每天都在泉州晋江国际机场上演。针对旅客丢失物品较常发生的状况,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创新开展“为失物找失主”志愿服务行动,让温暖传递更加主动和及时。2024年,机场找回并归还旅客遗失物品3204件。

“我们坚持因地制宜,研究制定‘1+15+N’机制,即以1个机场总队为核心、15个党支部分队为支撑,以及N个班组小队为基础,形成覆盖广泛、响应迅速的服务体系,不断扩大职工志愿服务参与面,志愿者注册率和活动参与率均达100%。”许党恩介绍。

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泉州晋江国际机场积极探索“志愿服务+”模式,组织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便民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首乘无忧”服务项目,为首乘旅客提供安全、便捷、舒适、贴心的航空“初”服务;增设“晚到管家”服务,为赶时间的晚到旅客提供加急服务;打造“旅客畅行工程”,实现由“车找人”到“人找车”的模式转变,提升疏港效率……

围绕为旅客提供全流程、无缝衔接服务,重点关注行李分拣、地面交通、乘机引导等细节管理,常态化开展便民服务。截至今年1月,服务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76200余人次,为失主找回16755件物品。创建“医者仁心”等25个特色服务品牌及“海丝”等26个特色服务班组,打通服务旅客“最后一公里”。

服务百姓民生需求

身着红马甲和身披红绶带的机场学雷锋服务队成员,还活跃在基层和社区一线,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

近日,泉州晋江国际机场机务保障部党支部志愿者走进晋江市磁灶镇东山村敬老院,开展“守望邻里”关爱老人活动。活动中,志愿者分工明确,有的拿起扫帚,仔细清扫地面,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有的则轻手轻脚地整理床铺,将被子叠得整整齐齐,为老人打造一个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志愿者还与老人互动,倾听他们的过往经历,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欢声笑语在养老院里回荡。

“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学雷锋服务队聚焦社会关切,始终将志愿服务同群众需求紧密结合,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团委副书记黄阿旋介绍。

开展垃圾分类入户宣传志愿服务行动,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认识;开展“敬老从心开始,助老从我做起”活动,用真诚和热情的服务为老人带去温暖和关爱;开展“环境整治我先行”活动,清理垃圾杂物,确保飞行区始终处于适航状态……

机场志愿者还常年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基层和社区,开展法律咨询、电路检修、健康义诊等一系列公益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和帮助,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普及相关知识,累计服务33702人次。

“我们将继续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注重常态化与重点时段相结合,探索志愿服务工作的新领域、新途径、新方法,积极在服务设施上加码、在服务流程上发力、在服务体系上提质、在人文关怀上用情,以实际行动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许党恩表示。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