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模件体系下的书法密码与设计理念——读《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

2025-04-15 09:35:42 作者:陈燕燕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image.png

《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雷德侯 著 张总 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出版

德国著名汉学家雷德侯,是继贡布里希之后第二位荣获巴尔赞奖的著名东亚艺术史学家。雷德侯在中国古代青铜器、书法、绘画、瓷器、古建筑、民间工艺品、印刷术上发现了中国文化的某些“模件化”与“规模化”本质特征。在《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中,他凭借极具前瞻性的“模件化”视角,系统梳理与剖析了中国艺术生产体系。在该书中,他从传统模件视角解读了东方美学中二元合一的知识体系,将设计与书法两大艺术门类进行综合研究,进而窥探东方形式美学之源。

雷德侯提出的模件体系,精准地揭示了中国传统设计与书法的内在逻辑。在设计领域,中国传统建筑堪称模件化生产的杰出典范。以斗拱和梁柱为例,这些标准化构件通过不同组合方式,不仅实现了建筑的大规模建造,还营造出丰富多样的建筑样式。从庄严宏伟的宫殿到精巧别致的园林,模件化思维的运用,既保障了建筑质量,又为建筑师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极大地提升了设计和建造效率。福建土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同样是模件化生产理念的生动实践。土楼由众多标准化的单元模块组合而成,不仅实现大规模聚居功能,还营造出独特的建筑风格,彰显了模件化思维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与强大生命力。

在书法领域,汉字的构成本身就是模件化的典型。雷德侯在该书中虽未对书法模件的运用展开详细论述,但他的模件理论为我们分析书法创作规律提供了思路。有限的笔画和部首,通过无穷组合,形成数以万计的汉字。这一特性不仅便于眼睛和大脑快速识别,也为书法艺术的发展筑牢了根基。

在书法创作中,“去楷化”是书家在遵循模件化规则的前提下,为提升书写效率、丰富艺术表达而作出的适应性选择。楷书捺画作为具有明显装饰性的复杂模件,在碑刻中极为突出。但在书写行草书时,其复杂的笔法会影响书写的连贯性。因此,书家在创作行草书作品时,常常弱化这类装饰性笔画,在保留楷书构架的基础上,形成更适配行草书书写的笔画模件。

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作为“天下第三行书”,生动地印证了汉字书写中模件化组合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去楷化”的创作特征。在书法创作中,每个汉字的书写都遵循严谨的规则体系,《黄州寒食帖》也不例外。帖中每一个字,从笔画的起承转合到结构的布局,均在汉字既定的规则内排列组合。苏轼书写时,全帖大部分捺画摒弃楷书捺画波挑提按的复杂笔法,使书写更加连贯流畅。以《黄州寒食帖》中出现的四个“寒”字为例,它们的撇捺组合虽形态各异,但左低右高的特征明显,且左右一气呵成。这表明行草书的笔画模件与楷书不同,是书家在熟练掌握书写技法后形成的独特线条组合。苏轼这些“寒”字的撇捺收放,取决于笔画周围的空间关系,有的左右舒展,有的左收右放,有的则左放右收。

与苏东坡同时期的黄庭坚,其草书作品《诸上座帖》笔画纵横捭阖,看似打破了楷书的规整,实则是对书法模件的灵活运用。他的“去楷化”并非摒弃楷书模件,而是通过独特的线条组合与结构安排,营造出独特的节奏感与韵律感,赋予书法新的生命力。

东晋王献之《中秋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彰显出中国书法艺术的精妙。帖中笔画连绵相属,流畅自如,线条奔放洒脱,呈现出极强的动势。其整体结构严谨,遵循汉字表意性强的本质特征,每个单字在保持自身辨识度的同时,通过巧妙的笔画衔接与空间布局,融入作品的整体意境之中。从《黄州寒食帖》《诸上座帖》到《中秋帖》这些经典书法作品可以发现,汉字结构美感深层次的来源,正是线条、笔画的模件化组合。尽管每个汉字在结构形式上千差万别,或疏或密,或正或欹,但字与字之间通过笔法的呼应、字形的大小变化以及墨色的浓淡调节,构建起一种和谐统一的内在秩序。正如胡小石于《书艺略论》中所述,“结众画为一字,曰结体。结众字为一体,而布白之说生”。

上述经典书法作品充分展现书法领域模件化特征。当我们将视野拓展,不难发现书法与设计之间通过模件体系存在紧密联系。现代设计理念与行书笔画模件构成,在美学追求与创作逻辑上存在异曲同工之妙。这类设计作品往往突破常规设计中对称统一的固有模式,转而去探寻一种兼具自然美感与内在秩序的设计思路。雷德侯对中国传统艺术模件体系的研究,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当下设计领域,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与高效生产的矛盾突出,传统艺术模件化生产提供了解决思路。借助标准化模件设计,设计师能兼顾产品功能质量与个性需求。以现代家具设计为例,众多品牌运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将家具拆解为多个标准化模块。消费者可依据自身需求与审美偏好,自由组合这些模块,定制出独一无二的家具产品,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赋予消费者更多参与设计的机会,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此外,模件化设计理念在城市规划、产品包装等领域同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城市规划中,这一理念有助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以模块化街区设计为例,通过标准化街区单元的有机组合,既能满足居住、商业、休闲等多元功能需求,又能维持城市整体风格的协调统一,不仅加快了城市建设的进程,更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雷德侯的模件体系理论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艺术提供了全新视角。但任何理论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雷德侯的模件体系理论侧重生产方式与社会结构,对艺术创作的思想文化背景着墨不多。实际上,中国传统艺术的模件化生产,与古代哲学思想、审美观念和社会文化紧密相连。以“天人合一”思想为例,其在传统建筑和书法中均有体现,前者追求与自然融合,后者注重笔墨与心境契合。未来,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若以雷德侯的理论为基础,深挖思想文化内涵,融合艺术史、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将可能构建起更全面的研究体系。同时,将中国传统艺术的优秀理念运用于现代设计与文化创新,或将助力其在新时代迸发新活力。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