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何以中国⑤丨源起千年,万里茶道越古今
www.fjsen.com 2025-04-20 15:00:00 来源:新福建客户端

今天是谷雨时节

武夷岩茶正式开始采摘

随着山中传来“采茶喽”的呼喊声

漫山茶农穿梭忙碌

制作工坊通宵达旦

顺着茶香

来到武夷山市武夷街道下梅村

在“万里茶道”起点

我们探寻一段东方树叶的神奇之旅

下梅古民居 郑友裕 摄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2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喀山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晤。

习近平指出,大约400年前,联通两国的“万里茶道”正是从喀山经过,将来自中国武夷山地区的茶叶送至俄罗斯千家万户。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来到武夷山,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为闽茶“代言”。他送出的国礼,正是一套富有福建文化特色的茶礼盒,其中就包括武夷山大红袍、武夷山正山小种等极具代表性的福建茶。

一座武夷山,半部茶叶史   

武夷山

是世界红茶和乌龙茶的发源地

800多年前,著名理学家朱熹曾这样赞美武夷茶:“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

19世纪,俄罗斯著名诗人、作家普希金在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这样描写茶:“天色转黑,晚茶的茶炊闪闪发亮,在桌上咝咝响,它烫着瓷壶里的茶水;薄薄的水雾在四周荡漾。”

相距万里,跨越时空

把两国茶文化联系在一起的

是一条“万里茶道”

1607年

荷兰东印度公司

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并转销到欧洲

自17世纪开始

俄罗斯市场对茶叶需求的不断增加

中俄茶叶贸易逐渐兴盛

以大盛魁商号为领头羊的晋商抓住机遇

从武夷山出发、横跨亚欧大陆

直抵俄罗斯恰克图的

茶叶贸易之路便贯通了

长达1.3万公里的“万里茶道”

是继“丝绸之路”后在亚欧大陆兴起的

又一条国际大通道

带动沿线200多个城镇的发展

下梅村位于武夷山东部

这里,是“万里茶道”的起点

据《崇安县文史资料》记载

康熙十九年(1680年)

其时武夷茶集崇安下梅

盛时每日竹筏三百艘,转运不绝

下梅村邹氏家祠 肖文凤 摄

19世纪40年代“五口通商”以后

北上茶叶之路被海上茶路代替

“万里茶道”历经沉浮

依然是对东西方交流

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世纪动脉”

如今

下梅村已成为“万里茶道”

旅游和研学的重要目的地

让下梅重现当年盛景

是当地村民的希望

福建日报记者 摄

以茶会友,“朋友圈”越来越大 

“万里茶道”是国际友谊的纽带

从古至今

以茶会友一直是福建人的待客之道

品着福建茶

福建人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大

2014年11月15日,第三届“万里茶道”与城市发展中蒙俄市长峰会在“万里茶道”的起点——武夷山市下梅村开幕,来自中蒙俄50个沿线及关联城市的市长及代表和专家学者等应邀出席。

2019年3月,国家文物局将“万里茶道”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9年12月,“万里茶道”申遗推进会在武夷山举办。

万里茶道第一关——桐木关 谢海潮 摄

福建是产茶大省

是乌龙茶、白茶、红茶、茉莉花茶

等茶类原产地

2024年福建省茶园面积达378万亩

毛茶产量56万吨

综合产值超1600亿元

居全国第一

2025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期间,“闽韵风华”文化大观园系列展演活动精彩上演。福建日报记者施辰静 摄

400年漫漫茶道

从最初的步履蹒跚

已发展为汽笛轰鸣

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

2021年1月21日10时19分

首班武夷山“国际货运班列”

从武夷山出发经新疆霍尔果斯

抵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等中亚港口

2021年6月5日

载有闽北茶叶及相关货物的

首列“大红袍号”列车开行

谱写了“万里茶道”的新篇章

万里茶道手绘地图 于崇高 摄

以茶为媒,向世界分享中国智慧

2023年底

第四届海丝茶文化论坛在武夷山市举行

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驻华使节、国际友人

海外华侨华人、海内外茶界专家学者

青年网红代表等逾200人

齐聚“万里茶道”起点城市

叙茶缘,话茶事,谋茶业

“万里茶道与世遗传承”交流 游庆辉 摄

近年来

闽茶海丝行、福茶驿站、中澳茶文化旅游周等

活动陆续开展

茶叶的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

从做好一片叶开始

期待,万里茶道

传播茶文化向更远、更广之处

抒写国际友谊的茶故事更多、更深

作者:记者 吴旭涛 通讯员 李茜

责任编辑:黄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