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经济 > 正文
深读丨激活厦门“会展IP”2.0
www.fjsen.com 2025-04-23 08:37:51 林闻 来源:​东南网

image.png

厦门国际博览中心航拍图。林梓健 摄

核心提示

会展业被誉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城市形象的“瞭望窗”,是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厦门市深入实施“会展+”战略,强化会展对产业、消费、招商、文旅的带动作用。数据显示,2024年厦门共举办展览193场,面积约245.76万平方米,会议4593场,实现经济效益约309.83亿元。

在2024中国会展城市产业合作大会暨会展城市竞争力指数发布会上,厦门市会展业竞争力位列全国第10名。数月前的第五届中外会展品牌大会上,厦门又捧回一项荣誉——会展友好型城市。

2025第八届厦门会展周将于4月25日拉开帷幕。目前,厦门正积极推动招展引会模式的转型升级,从传统1.0版本的保姆式服务,向2.0版本的理财式服务转变,激活会展业的“一池春水”。

东南网4月23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林闻)

办好一个展

“今年的展会有了许多新的突破,也让我们更加期待下一届的到来。”近日,第二十五届厦门国际石材展(简称“厦门石材展”)落下帷幕。展会创始人、厦门会展金泓信展览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赖国香复盘总结道。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专业石材展,也是厦门本土的代表性展会之一,今年的厦门石材展展览面积突破19.1万平方米,创历史新高,超15万人次参展观展。

天然造物赋予石材千变万化的颜色、纹路、肌理、光泽,着眼于绿色、智能、可持续的机械工具产品,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实质性推动……走进厦门石材展,海量展品让人应接不暇。

今年是厦门石材展诞生的第25个年头,回忆起2001年首次举办时的情景,赖国香不禁感慨:“在发展初期,主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当时我们并没有能力和野心去叫板行业最大展,只是从产业优势和地方需求的角度出发,稳扎稳打地做好本地市场。”

彼时,国内已经有大型的国际石材展,找准展会定位、确定业务开展方向是厦门石材展的首要任务。“距离厦门53公里的南安水头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材交易、加工和生产基地,同时全国60%的石材都从厦门进出口,所以许多石材企业都选择落地厦门。”赖国香告诉记者,产业基础和市场是一个展会举办的前提,石材展的成功也得益于此。“厦门石材展始终围绕进出口业务,并积极推动内循环,让展会成为连接国内外石材市场的重要桥梁。”赖国香说。

会展活动的时空聚集性使其成为扩大内需、促成贸易合作的重要平台,并作为要素资源的重要集散地和“蓄水池”,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要素链接、产能链接与市场链接。对于开放的厦门而言,展会亦是外贸企业拿订单、做生意的重要渠道。

从首届只有4000平方米、125个标准展位,到如今展览面积达到19.1万平方米、规模位列全球同类展会第一,走过25年的石材展是厦门会展行业越发专业化、国际化的缩影。

“‘出海’是这些年石材行业发展的关键词。公司多年前就着手将资源端和生产端外移,在海外布局矿山和工厂。”厦门统和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许荣旗表示,“公司一直在寻找新的市场,选择参加石材展既是给自己一个展示的舞台,也是一次难得的扩大‘朋友圈’的机会。”

本地展商希望交到更多“外国朋友”,并吸引他们来厦门。本届厦门石材展,有土耳其、意大利、伊朗、希腊、巴西等40个国家和地区的“洋面孔”来到现场。

在意大利LEONARDO展位上,卡拉卡塔金首次参展。“此次带来的新品卡拉卡塔金是意大利卡拉卡塔系列的稀有而奢华的变体。除此之外,今年,意大利两个展团共组织了近60家企业参展,带来多种质感上乘的大理石材料。”公司负责人DAVIDE CALEO介绍,政府和主办方对他们入境参展提供了许多便利与帮助,让展团对于来此参展充满信心。

为进一步促进会展行业国际化,记者了解到,在本届厦门石材展的国际展厅,厦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设立了签证咨询台,为外籍展商提供现场咨询及业务办理服务。

此外,厦门也在积极推动会展人员出入境往来签证便利化工作,在厦门机场和五通口岸提供7×24小时出入境便利办证服务,对符合条件的紧急情况快速响应。同时,厦门市会展局联合厦门市外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召开APEC商务旅行卡及出入境相关政策解读宣讲会,大力宣传外国人240小时过境免签、APEC商务旅行卡等优惠政策。

“厦门拥有一流的会展硬件条件以及良好的技术基础、营商环境,政府对于会展业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些对于海外展商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厦门市会展局工作人员表示,未来厦门也将进一步强化展会配套服务,充分发挥展会平台的交流对接作用,加强国际国内交流,提升会展业的吸引力。

带活一条链

会展业,一端连着产业,一端连着市场。厦门是国内最早出台会展扶持激励政策的城市之一,早在2003年,厦门就率先出台了展览奖励政策。2023年,厦门市商务局印发《厦门市进一步促进会议展览业发展扶持办法》,从规模奖补、推动“产业+会展”融合发展等方面对会展业进行精准扶持。

厦门会展业蓬勃发展,得益于良好的配套服务与营商环境,更与厦门产业经济发达、制造业企业众多等优势密不可分。当前国内外会展领域竞争激烈,厦门虽展现出强劲势头,但在综合实力与影响力上仍存在成长空间。

何以进位?打造会展经济与城市产业同频共振的新格局成为摆在眼前的重大课题。

4月中旬,厦门工业博览会(简称“厦门工博会”)组委会代表、厦门国贸飞驰会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国才和团队一起为将于下月举办的2025厦门工博会开展前的各项事宜忙碌着。作为厦门颇具代表性的专业性展会之一,去年厦门工博会紧扣新质生产力主题,吸引了900多家境内外企业参展,总展览面积7.5万平方米。

“厦门工博会从创办至今已经经过了近30年的持续发展,今年的展会依旧聚焦厦门当地的产业体系,推动产业与会展深度融合,赋能实体经济。”黄国才告诉记者,这是厦门工博会创办的初衷,希望能够通过展示工业创新的最新成果与应用,推动传统工业的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开启智能化、数字化的新工业大门。“会展是要素、商品和服务交易的媒介,会展行业链接的市场越大,它在传递产业信息、引导产业进步等方面的作用就越大。”黄国才说。

厦门产业基础坚实,形成了由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商贸物流、金融服务四大支柱产业集群,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文旅创意等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半导体、未来网络、前沿战略材料、氢能与储能、基因与生物技术、深海空天开发等六个未来产业构建的“4+4+6”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些产业集群,为会展业提供了丰富的展会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紧扣厦门‘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厦门工博会以及同期的电子信息、新能源展等专业展会为企业提供了技术设备展示与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平台,同时深度联动本地产业集群,驱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黄国才告诉记者,厦门的许多展会往往和当地产业紧密相连。“这样的模式,可以让采购商在参观完展会后,直接前往工厂考察、下单,极大降低沟通成本。”

据悉,为进一步提升展会能级,2025厦门工博会将继续由厦门国贸会展与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东浩兰生会展集团旗下上海工业商务展览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并同期举办福建首个智能建造主题展,为建筑行业上下游搭建专业的交流合作平台。

办好一个展,带活一条链。一个高质量的展会,就像一个链接时空的聚合器,把行业的上下游、横纵面联系起来,为人们提供交互碰撞、产生涟漪的机会,最终拉动消费和产业链集聚。在新发展格局下,会展业连接着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国际与国内,必将在推动产业转型发展、促进经贸往来、拉动消费升级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坚持‘会展+’战略,如‘会展+产业’‘会展+文旅’等。”厦门市会展局工作人员表示,厦门作为致力以会展促产业和区域发展的城市,其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深度挖掘。“接下来,我们要深化‘理财式服务’,将每个会展项目看成是一个投资机会,通过精心策划的活动和推广策略,提升展会的品牌力和吸引力,使得项目不仅能吸引更多的参展商和观众,还能带来更大的市场影响力和产业发展经济效益。”

提升一座城

“如果在一个城市开一次国际会议,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钱。”会展经济的潜力从这句在行业里广为流传的话中或许可以一窥。

会展业在推动经济发展、增强文化交流、提升城市形象上有着先天的优势。在新经济周期下,会展业更是被城市赋予了开展招商引资、带动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创新与激发消费活力的新期待。

第十六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将于今年10月底至11月初举办,作为国家级展会,海峡两岸文博会聚焦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服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推动文化和旅游繁荣发展、两岸融合作出卓越贡献。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运营单位厦门文广传媒集团文博会专班项目副总监闵文静告诉记者,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吸引了总参观人数达15万人次,现场交易及订单额达到33.69亿元,文博会期间签订了46个文旅项目,签约金额达83.39亿元,参与机构覆盖台湾9县9市,来往大陆的台胞达1000余人。

“目前厦门已经拥有投洽会、石材展、海峡两岸文博会等品牌展会,但我们也要看到,厦门较成规模的展会数量相对偏少,除了外部引进,更重要的是自主培育,打造拳头型、特色型等品牌展会。”闵文静表示,厦门可以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创新展会题材,形成有差异化的会展品牌项目,并借力做大城市声势。

为更好将招展引会、创新展会落到实处,今年厦门市提出“打造会展友好型城市,构建命运与价值共同体”的发展思路。围绕“五好五化”工作理念,推动服务模式由1.0版本的“保姆式”向2.0版本的“理财式”迈进,更加注重为会展活动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提升参展参会的“投资回报率”。

“‘会展友好型城市’是厦门会展业的城市定位、城市标识。”厦门市会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五好”指的是环境好、交通好、场馆好、酒店好、服务好,未来厦门会展业将以“专业化的定位、精细化的服务、融合化的创意、规范化的经营、智能化的应用”,把厦门会展业的“五好”落到实处。

城市的繁荣为品牌展会的培育提供发展“沃土”,品牌展会则是连接城市产业链上下游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厦门将会展业纳入全市重点产业链,发力链群招商,引入品牌会展。第二十四届投洽会在规格、规模、会务组织、展洽效果、影响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突破,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近8万名客商参会,签约投资项目688个,计划总投资额达4889亿元。去年11月,慕尼黑展览主办的ISPO亚洲运动用品与时尚展首次试水厦门即获成功,第65届(2024年秋季)全国制药机械博览会暨2024(秋季)中国国际制药机械博览会再次刷新厦门会展史上的最大规模纪录。石材展、佛事用品展、厦门国际眼镜业展览会、厦门国际咖啡产业博览会等展会轮番上场,推动厦门市会展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2025第八届厦门会展周将于4月25日拉开帷幕,其间将举办论坛研讨、交流洽谈、推介路演、实地考察等板块活动,在信息交流互动中,实现供与需精准配对,助推企业拓展业务,推动厦门会展业朝着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推进福建省、厦门市会展业高质量发展。

“当展会落地厦门,不仅要保证办得顺利,我们还希望通过一系列增值服务让它办得更好、更大、更强!”厦门市会展局局长喻皓表示,厦门会展业不仅能够当好保姆,还能够当好理财师。“厦门会展业的实践理念已经逐步与世界同频共振。我们完全有条件利用国家扩大开放的契机,以会展旅游目的地为突破口,向国际会议展览、会展旅游市场推介厦门,将厦门真正打造成国内外会展产业链相互连接的支点城市,实现建设国际会展名城的目标。”

image.png

2024厦门工业博览会吸引了近1000家企业参会。(资料图片)

image.png

第二十五届厦门国际石材展览会上,外国客商在参观展品。 林梓健 摄

image.png

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外国客商在福建馆观看展览。林梓健 摄

image.png

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厦门举办。林梓健 摄

image.png

厦门国际博览中心。林梓健 摄

责任编辑:周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