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全国预防接种日 | 疫苗接种助力慢性病管理 医防融合共建老年健康防线

2025-04-24 20:41:58 陈楠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东南网4月24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 陈楠)今年的4月25日是第39个“全国预防接种日”,国家疾控局发布的《预防接种宣传核心信息》(2025年版)指出:疫苗是预防、控制疾病和保护健康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接种疫苗,不仅能够保护个体健康,还能阻断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接种疫苗在保护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人、老年人也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疾病。

“疫苗接种是非常关键的公共卫生手段。《黄帝内经》中提到‘上医治未病’,这正体现了预防的重要性。相比于疾病治疗,预防往往投入更少、却能带来更大的健康效益,有效阻止疾病的发生。”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徐国焱表示。

数据显示,我国约有75%的6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至少患有1种慢性病,43%有多病共存(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疾病)。随着我国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长寿不健康”成为老年人群体的重要健康挑战。

徐国焱主任介绍:“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免疫功能会逐渐下降,尤其是进入中老年阶段后更为明显。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又患有慢性病,风险会进一步加剧,更容易罹患多种感染性疾病。比如得了糖尿病、高血压,都会显著提高带状疱疹、流感、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发病率。”

50岁以上是带状疱疹的易发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严重。除年龄之外,慢性病患者离带状疱疹更近,常见慢性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是带状疱疹的危险因素,。徐国焱主任提醒:“中老年人一旦发生感染,其并发症多、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并有可能导致原有慢性病加重,出现临床不良健康结局。”

“我们在临床上接触过不少类似的病例,比如一位心功能原本稳定的老人,患上带状疱疹后因剧烈疼痛影响睡眠,导致心力衰竭加重、水肿频繁,还出现了焦虑情绪,进一步加重病情。还有一位高血压患者,带状疱疹长在头皮上,虽然恢复得不错,但之后血压一直波动大,跟睡眠不好、情绪紧张都有关系。可见,带状疱疹对身体和心理的影响都不容小觑,尤其是对慢性病人群来说。” 徐国焱主任强调:“良好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比如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理平衡,健康睡眠,这些都构成了我们所说的新健康基石。除了生活方式的管理,接种疫苗同样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预防为主,强化基层服务成为健康中国建设主旋律之一。而社区作为家庭生活延伸的主场景,也是预防接种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全国多地正在积极探索构建“医院—社区—家庭”协同防线,将疫苗接种服务与慢病随访、日常诊疗相结合,推动中老年人疫苗接种服务体系不断升级。

“我们鼓楼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达到19%。这部分中老年人往往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很多人甚至不止患有一种疾病,存在多种慢病共存的情况。”福州市鼓楼区华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主任黄晓云介绍:“在中老年人群中,接种疫苗时常见的两个问题是:‘我年纪大了还需要打吗?’以及‘该怎么打、去哪打?’尤其是慢性病患者,会担心自己的病情是否适合接种,是否需要做特别准备。另外,由于信息化程度提升,不少老年人对接种流程不熟悉,比如是否需要预约、是否要先找全科医生开单等,这也容易造成犹豫。”

黄晓云主任强调:“慢性病人群不是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人群,中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的群体,如处于疾病稳定期,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降低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接种疫苗前可就疫苗的保护效果、保护时长、接安全性等信息咨询专业医生,进行科学接种。”

“近年来,我们积极思考和探索,如何通过更有效的科普来打破公众对疫苗的疑虑,提升疫苗接种的信心和意愿。” 黄晓云主任表示:“我们将疫苗接种纳入慢病管理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为中老年人提供接种咨询与指导。同时,我们建立了‘成人疫苗处方’机制,由全科医生评估并开具接种处方,前移防控关口,提升服务的专业性和便捷性。针对病情稳定的慢病患者,社区医生也会引导其前往接种门诊,实现预防与治疗的双轨管理。此外,我们设立疫苗集中接待日和周末门诊,家庭医生提供评估、登记、预约等一体化服务;通过讲座、社交媒体宣传和门诊主动问诊提升居民接种意愿;并为高龄独居、行动不便的老人探索上门评估和预约等柔性服务,切实提高疫苗可及性与接种率。”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