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上,讲师在讲解视频剪辑技巧。
培训课上,学员在模拟商务谈判。
东南网4月25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赵文娟 文/图)
日前,2025年全省马兰花创业培训师资交流提升活动在厦门举行。通过“课程研讨+大赛训练+成果产出”的模式,3位国家级培训师授课,全省24名优秀创业培训讲师“充电”,成果颇丰:经3天研讨,讲师们梳理出了马兰花福建标准版课程成果和配套教学资源。
这是我省深化“马兰花计划”的一个缩影。2020年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2021年5月,福建出台实施意见,面向全省劳动者开展“马兰花计划”创业培训服务。4年来,我省“马兰花计划”已培训学员2.11万人。
严标准,保障课堂质量
“现在,确定你们企业的职责分工,并画出企业结构图……”4月17日下午,记者走进“马兰花计划”培训机构——福州市贝纳职业培训学校。马兰花SYB(Start Your Business,意为“创办你的企业”)培训班上,学员正分组进行沙盘游戏,沉浸在“商务谈判”中。
机构负责人、马兰花SYB培训讲师陆长巧告诉记者,班级有28名学生,其中有寻找职业发展方向的年轻人、有待业的宝妈、有遇到难题的创业者,也有寻求进阶的企业家等。
不同背景的学生如何在课程中都能有所收获?
多位讲师表示,在马兰花培训的统一课程标准和教材基础上,他们课前会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精确了解每个班级学员本次的学习动机和目标,在课中实时收集反馈并调整教学内容。
为了确保培训质量,相关部门对培训机构也下了“硬规定”。
“我们要求必须采取7天全线下培训,不得拆分课时。”省劳动就业服务局有关工作人员坦言,该规定实施初期遇到很大阻力,其中反映最多的问题是:学员时间有限,难以坚持。“我们也犹豫过,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创业本就是条艰难的路,如果连7天的学习都坚持不了,又怎能抵达创业成功的那一天呢?”
为确保培训课堂质量,省劳动就业服务局还规定,学员完成考勤、提交合格的创业计划书或店铺规划书后,才按人头向培训机构发放培训补贴;通过现场检查、录像抽查、跟班监督确保出勤率和课堂质量;对培训机构实施招生数量、信用状况、培训效果、平台使用四个维度考评,考评不通过者,下一年度不予以开展创业培训。
强队伍,激活师资力量
创业培训,师资是关键。2022年起,省劳动就业服务局实施师资库分级管理制度,将近一年有参与创业培训授课的老师或新取得培训师资合格证书的老师纳入“正式库”,长期不上课或年度考评不合格的老师移入“储备库”。实施“课堂评定+多维评议”师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以学员评分为主,培训机构和人社部门评价为辅,进行动态考核管理,并在福建省补贴性职业培训管理平台上新增师资邀约和师资调配功能。
为进一步提升培训讲师能力,我省以赛促教,每年举办一届马兰花创业培训讲师大赛,邀请国家级培训师担任赛前训练指导老师及评委,从省赛的获奖选手中选拔出全国马兰花创业培训讲师大赛(以下简称“全国赛”)的备赛人选。
“赛事对创业师资的锻造,恰似三昧真火炼真金!”作为我省首个参加全国赛并获“SYB综合能力赛”三等奖的选手,厦门市创业培训讲师邹湘湘感慨道。
在去年的全国赛中,我省4名选手参赛且均获奖,创历届之最。其中,福州市创业培训讲师林青山获“网创综合能力赛”二等奖,并成为我省首位国家级网络创业培训师。
“备战全国赛选拔赛期间,全方位的指导和高强度的训练,让我受益匪浅。”林青山说,全国赛的竞赛机制,要求参赛选手遵照技术标准将“感性经验”提升为“理性方法”,实现“能讲”到“能教”的转变。
目前,我省“马兰花计划”有创业培训师正式师资193名,储备师资1360名。
为了更好服务数量庞大的创业者,省劳动就业服务局规定,由各地市推荐本地优秀讲师,分派至全省各地进行授课,让全省师资流动起来,解了个别地区没有老师的燃眉之急。各地也积极探索:福州、厦门、泉州等地每年举办师资培训班,邀请国家级培训师、企业家等传授经验;厦门通过“老带新”,让新讲师担任课程助教或班主任“沉浸式跟学”,并开展章节试讲,由资深讲师督导把关“一课一评”,今年又有5名新晋讲师入选省重点师资库。
重实效,持续指导帮扶
创业培训结课并非终点。在漫长的创业路途上,还需为创业者提供“陪跑服务”,包括开业指导、比赛辅导、政策咨询、创业诊断等。
对此,深耕电商行业18年的马兰花网络创业讲师余少光颇有经验。“7天线下课程信息量很大,培训后,我会组织线下沙龙,邀请同学们带着他们的需求再梳理一遍知识。”余少光说,他还通过跟踪观察,分析学员项目可行性,及时劝说缺乏商业嗅觉的学员,“创业多艰,有时候劝退也是一种劝进”。
通常情况下,余少光每周有两到三天带着学员进入企业学习。“让学生感受自己在课堂上学的技术在企业是如何运用、变现的,这对提升学习热情、学以致用很重要。”余少光介绍,最近他还为创业学员联系了一间可容纳50人的共享办公室,学员只需付水电费和物业费,以减轻他们的创业压力。
“陪跑”,从课堂延伸到创业。电商创业者林强折腾了一年多,不见起色。去年,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参加马兰花网络创业培训。培训中,培训讲师李旭珊手把手教林强拆解电商直播的基本知识和流程,并带领他开展真实直播;结课后,李旭珊多次邀请林强团队到自己企业和电商企业参观学习、对接资源。
去年,林强的团队通过自然流量实现1小时300万元的销售额。“学员第一时间就向我报喜了,给予我很大动力。这也激励我持续学习并落实到自己创业项目上,再把好经验结合马兰花课程体系输出给更多学员!”李旭珊说。
资源链接是“马兰花计划”给学员带来的另一重价值。多位培训机构负责人表示,每期课程结课后,会通过组建资源交流群、组织线下资源对接活动、创业交流沙龙等,帮助创业学员对接资源。
“马兰花”开,在学员身上结了果。“我带着问题来,大多问题能够得到解答。”福州的马兰花SYB学员张刘嘉正处于创业初期,他说,在培训中不仅能系统学习市场调研、企业经营管理、法律法规等知识,各项训练也与企业经营的真实场景贴近,这让他对自己的创业项目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感谢政府为我们免费提供这么优质的培训!现在,我店铺80%的获客都源自线上!”龙岩学员曾隽颖经营线下服装店一度亏损。今年,通过马兰花培训系统学习了网络电商创业基础知识和实操方法,成功实现经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