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广东三水云秀山体育场,再次挺进中冠总决赛的厦门壹零贰陆队队员在赛后对远道而来的福建球迷致谢。
东南网4月25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肖榕)
在中国男子足球金字塔体系中,中冠联赛作为业余性质的赛事,位于中超、中甲、中乙三级职业联赛之下。2024-2025赛季,我省共有6支球队亮相“金字塔”。
6支球队都在塔基。其中,有参加中乙联赛的我省唯一一支男子职业足球队——泉州亚新,还有厦门壹零贰陆、泉州青工走走纺织、长乐金刚腿、厦门鹭建天成、集美诚毅等5支参加中冠联赛的“草根”球队。他们或勉力支撑,只为留住“火种”;或向下扎根,只为等待未来;或向上冲击,只为换种活法……
近日,记者走进部分俱乐部,与投资人、教练员、管理层进行交流,呈现那些藏在福建足球背后的选择、坚持和等待。
在几乎被遗忘的角落里,他们正在向一颗微不足道的星星学习——可以微弱,但要发光。我们不妨抱着欣赏和宽容的态度,尊重并谨慎期待他们的进步、成长……
恰逢清明,来晋江足球训练中心看球的球迷,比以往更少了一些,入场观众不到200人,和安保人员的比例几乎接近1∶1。
当天,泉州亚新迎来了中乙联赛第二个主场的比赛。
20多个晋江球迷联盟的球迷着装统一,聚集在东区看台靠近边线的区域。这是一群觉得爱过的溪流比大海还汹涌的人,他们沉浸式地进入主队的足球叙事中,拉满情绪价值。
在对面看台,俱乐部的投资人李明权身披“1”号短袖球衣,黄澄澄的。从俱乐部成立至今已逾6年,一直往球队“砸钱”的他胖了快30斤,把球衣撑得满满当当。
回到主场的泉州亚新开场不久就在进攻中击中一次横梁,但是大难不死的广西恒宸在上下半场各进一球,以2∶0带走胜利。
比赛在下午3点半鸣哨,天气燥热。到了收官阶段,起风了,有点凉。
寂寞山谷里的坚持
对于足球,担任泉州亚新足球俱乐部总经理不到两个月的曾丹完全是个外行。
在李明权的公司,曾丹原本负责电商板块,但是钱都花在足球上了。赛季一开始,曾丹压力爆表:“场地费2万元,安保费2.2万元,3辆救护车还要6000多元,还有球员的交通食宿,一个主场基本要花掉10万元。”既然钱都花了,曾丹就希望多一些人来看,“这也是球队的价值”。她在微信里拉人,收效甚微,“中超中甲都不看,怎么会来看中乙?”
曾丹的到来减轻了总教练高达明的压力,如今他只要专注球队的部分,不再眉毛胡子一把抓。在他看来,泉州亚新的存在就是福建职业足球的一粒火种、一道曙光。
今年63岁的高达明和足球打了40多年的交道,用他的话说:“经历了福建足球的浮浮沉沉。”尤其是作为主教练,高达明亲历了厦门蓝狮的解散,一转眼就是17年。
2007年11月14日,已经提前降级的厦门蓝狮在主场留下了中超的最后一行脚印。彼时,关于球队解散的传言已经甚嚣尘上,和降级相比,等待福建职业足球的只有更深的深渊。
2008年,无人接手厦门蓝狮,成立12年的俱乐部正式解散,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福建职业足球如自由落体运动,义无反顾地砸向地面,却无力弹起。
随后的十几年间,福建超越、福建骏豪、福建天信、厦门鹭岛等一批职业球队或远走他乡,或改换门庭,或解散消失,宛如流星划过夜空。
资金困局始终是悬在他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包括泉州亚新。用高达明的话来形容,俱乐部这几年的生存状态就是“东倒西歪”,从2021年参加中乙联赛至今,这支低成本运营的俱乐部始终在保级和递补之间“横跳”,间或传出欠薪问题。
6年间投入了4000多万元的李明权扛下了所有,泉州亚新算是“苟住了”。有时候,他也会发发牢骚,感叹踯躅独行的不易,甚至,他也在考虑将球队搬离家乡,到条件更好的城市发展。牢骚归牢骚,当球队面临彻底降级的生死局,李明权依然会协调到凌晨4点,完成递补材料的提交,就像在考场关门之前匆匆进场的考生,惊魂未定。
或许,降级是一种解脱。李明权却说:“我为什么要解脱?就这么一支职业队。”他似乎是乐观派,也像孤勇者,“我只管拼命赚钱,拼命找钱就是了。有球迷说我是傻瓜,那傻就傻到底吧”。
本赛季,泉州亚新和福建省体育局合作,为备战全运会预选赛的省U20足球队提供中乙联赛的锻炼平台。整个教练组加上22名球员的加盟稍微缓解了俱乐部的资金问题。
高达明依然会怀念曾经的厦门蓝狮:“那个年代很纯粹,除了训练就是比赛。”他认为,正是怀念让如今的坚持变得更有意义。“省里很多业余的球队都在坚持,我们搞职业的如果放弃,好像也说不过去。”
小镇做题家的决心
38岁的厦门人黄世博同样怀念曾经的厦门蓝狮。
“周末到厦门市体育中心看球就像过年一样。看比赛会有一种触动,希望长大也能这样,这就是偶像的力量。”他说,“所有的小孩都有梦想,有些梦想与生俱来,有些梦想需要寻找。”那个时候,黄世博十一二岁,在看台上找到了梦想。
2007年,没有接受专业训练的黄世博进了厦门蓝狮的一线队,没有上场的机会。当厦门蓝狮解散掀起的巨浪把球员们抛到四面八方,他却在巨浪之中活出了“小镇做题家”的样子。
2015年3月9日,效力于石家庄永昌的黄世博在中超首轮替补登场,他也因此有了中国所有级别联赛的出场记录。彼时,28岁的黄世博是唯一一名厦门籍中超球员,放眼福建,能踢上职业联赛的球员也是凤毛麟角。
“在踏上草皮的那一刻,我真的很感谢命运对我的磨砺。我感受过别人不曾感受的过去,当我重新拥有足球,这份机缘教会我更加珍惜。”黄世博说。离开厦门蓝狮后,他做过中餐,干过西餐,也在酒店做过销售;在业余比赛摸爬滚打,也从中乙联赛爬坡过坎,最终梦想照进现实。
完成球员时代的版图绘制后,2024年,退役的黄世博以厦门壹零贰陆队主教练的身份,在指挥区掌控全局,重新作答冲击职业联赛的命题。这一次他不再是一个人,而要扛着一支队伍。黄世博说:“我希望福建足球能够再诞生一支职业队伍,对我来说这更有意义。这可能是能够改写历史的东西,我喜欢做。”
现实却很残酷,布满荆棘。在投入了将近700万元的资金后,厦门壹零贰陆队在与黔西南栩烽棠队的关键战中,倒在了点球大战上,也倒在了中乙的门槛外。“我们是真的想往上冲,但是真的需要运气。”黄世博说。
荆棘之中,黄世博带着他的球队回来了,回到了厦门市体育中心。
去年,国足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对阵日本队的比赛在厦门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45336名球迷涌入白鹭体育场观战,这个造价高达35亿元的球场正成为足坛的新地标。但是,在大部分球迷心里,厦门蓝狮曾经的主场——建于1983年的厦门市体育中心才是福建足球的图腾。
2024年9月16日,杀入中冠总决赛的厦门壹零贰陆在厦门市体育中心进行了首个主场的比赛。此时,距离厦门蓝狮在这块场地比赛已经过去了整整6151天,这块场地也足足沉寂了6151天。
四季会周而复始,该相逢的人总会再相逢。虽然俱乐部控制成本,可容纳3万人的球场只开放了1000个观众座席,但是,黄世博说:“重要的是,足球又回到这里,这代表了传承。”在伤停补时绝杀对手的剧情,更增加了这场久别重逢的戏剧性,百感交集。
这是再牛的编剧也无法写出的剧本。回忆站在场地里的自己,黄世博说:“眼里都是自己12岁的样子。”
比赛的第二天,正是中秋节。
用时间回答的“剧本”
泉州青工走走纺织足球俱乐部的投资人洪琦琳手里的“剧本”本该是子承父业,商海打拼。
1987年出生的洪琦琳是泉州南安人,大学主修服装设计,家里主营电器,他却把大把的精力花在了足球上,从俱乐部成立至今已经有13年了,大学专业倒有了用武之地,球队队徽、队服以及各种周边的设计基本出自其手。
3月16日,泉州青工也拿到了一部“剧本”。
足协杯首轮,年运营成本不足70万元的泉州青工队遇到了去年中乙联赛第五名杭州临平吴越队。这是一场业余足球和职业足球之间的对话,强弱泾渭分明。
不出意外的话,就要出意外了。比赛的进程完全按照泉州青工的“剧本”进行——只有500元赢球奖金的队员们严防死守,点球制胜。洪琦琳说:“这种大家在一起的感觉,哪怕是生意赚100万元都没有这种成就感,我很知足。”
赛后,一名身患白血病的球迷私信洪琦琳:“我经历了6次化疗,你们的精神也在鼓舞我,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热爱,只要坚持,我们终将抵达胜利的彼岸。”
主教练赵万里说:“最让自己感动的是观众席上的孩子比球员还‘上头’,这是草根足球队在竞技成绩之外带来的另外一种激励,让孩子们学会有勇气去面对人生中的困难。”
来看球的孩子基本上都是泉州青工训练营里的小球员,而他们的教练则用一场胜利回馈了期待。2021年,泉州青工开始涉足培训行业。“作为草根足球队还是要服务社区,氛围好了,成绩自然而然就出来了。足球的规律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并没有捷径。”洪琦琳说。
在众声喧哗的足球圈,洪琦琳找到了一部适合俱乐部发展的“剧本”。“我们要实现通过培训、做赛事、一线队招商、卖装备和周边等市场化的运作,实现整个俱乐部的盈利。”如今,泉州青工已经开拓了5个校区,在训学员超过2500人,涵盖了幼儿园到高中的各个年龄段。
赵万里则把剧本的未来都寄托在孩子们身上。他有三个期待的场景:“我希望培养的孩子,能够代表俱乐部踢中冠,甚至踢中乙;等他们有了孩子,还会送到青工来踢球;等他们在泉州的各行各业中工作时,依然会想着青工,甚至回来做一名教练员。”
“这是我们想要做的。”赵万里说,如果再坚持10年、20年,能够看到这个场景,自己就觉得满足了。
等待黎明破晓时
有时候,等待也是一种信念。洪琦琳说,他们一直在等中国足球的下一个风口。
“在风吹来之前,逻辑搞清楚,规律搞清楚,然后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我觉得早晚会有一个好的结果。”洪琦琳说,不然风来了,也会被刮倒。
和洪琦琳一样,无论是曾丹,还是黄世博,他们都隐约觉得,风不会一直向西吹,他们都在等待。
从商业的角度出发,曾丹并不能理解李明权的执着,但是看了两场比赛后,她发现自己总会喊哑嗓子,拍疼大腿。最近,她也在帮着省里一起出谋划策。“探讨出台支持足球职业联赛的政策,想办法解决球队的一些困境。”曾丹说,无论有没有落地,都是一个好的开始。
新赛季中冠联赛,厦门壹零贰陆更换了班底,卷土重来。在观战指南上,球队的宣传语写着:山的后面是什么,你不用告诉我,我要自己去一趟。创历史纪录的70支参赛队,3.5个冲乙名额(注:中冠联赛第四名与U21联赛冠军竞争一个名额),95%的淘汰率,联赛卷出了新高度,而这就是他们需要翻越的高山。
黄世博说:“足球要么赢要么输,没有平均值,我们想当赢的一方。”在强烈的胜负欲背后,黄世博看到的是环境在发生变化,比如超过一半的中超球队都是政府出资管理,比如足球已经成为拉动体育消费的润滑剂,再比如省里已经在推动足球发展政策出台……
“现在很难想象几万人涌进某一个足球场,为家乡的球队呐喊,但我相信很快会有,可能不是厦门壹零贰陆,但是肯定会有。福建职业足球肯定会到一个新的高度。”黄世博说,如果球队再次杀进总决赛,还会考虑把主场放在厦门市体育中心。
2024年9月16日的那场比赛,中冠联赛的运营方特地为厦门壹零贰陆拍了一期6分钟的纪录片,片名《斗阵》。在闽南方言中,这是“一起”的意思。
视频中,更衣室内群情激昂,黄世博“激情开麦”:“今天这场球已经不是一场球了,是你们带着我小时候的梦想进行比赛。”他来回踱步,手臂不由自主地上下摆动。
评论区里,有球迷写道:“中国足球总有那么一些人在莫名其妙地努力。”没过两天,有人追评:“这里的莫名其妙应该是一个夸奖。”
截至发稿时,泉州亚新在中乙联赛中5战3平2负,位居南区12支球队第10位。
在中冠联赛中,位于三水赛区的厦门壹零贰陆再次跻身总决赛,厦门集美诚毅获得该赛区第六名;厦门鹭建天成在曲靖赛区中,位列赛区第五,无缘总决赛;位于定南赛区的泉州青工和福州长乐金刚腿的比赛将于5月24日开始。
在足协杯第二轮比赛中,历史上首次和中甲球队交手的泉州青工,在主场以0∶4不敌苏州东吴,未能延续“黑马”故事。赛后,洪琦琳在朋友圈写道:“努力的意义是看到更大的世界。”
3月23日,晋江足球公园,泉州亚新队队员在中乙联赛首个主场比赛中突破。
2024年9月16日,厦门市体育中心体育场,厦门壹零贰陆队队员在进球后庆祝。
3月16日,泉州职业技术大学足球场,泉州青工走走纺织队在足协杯首轮获胜后,球员聚在一起庆祝。
3月16日,泉州职业技术大学足球场,泉州青工走走纺织队在足协杯首轮获胜后,球员和现场球迷互动。
3月16日,泉州职业技术大学足球场,泉州青工走走纺织队在足协杯首轮比赛中突破。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