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福州高校首批大学生开打 HPV疫苗男性接种已开放预约
www.fjsen.com 2025-04-25 22:25:14 冯川叶 来源:东南网

微信图片_20250425191120.jpg

以“健康福建,青春校园”为主题的男女共防加速消除宫颈癌媒体圆桌会在福州市福建医科大学举办

东南网4月25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 文/图)每年4月的第四周是世界免疫周。今日,以“健康福建,青春校园”为主题的男女共防加速消除宫颈癌媒体圆桌会在福州市福建医科大学举办。活动围绕“HPV男⼥共防”相关话题展开深⼊探讨。

专家呼吁:破除认知误区推进男女共防

HPV感染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相较女性而言,男性HPV感染很少被关注。研讨环节,专家们围绕“HPV男⼥共防”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萧剑雄介绍,HPV感染对男性健康的威胁不容小觑。高危型HPV可能引发多种男性恶性肿瘤,如肛门癌等,88%肛门癌归因于HPV持续感染。低危型HPV可引起肛门生殖器疣等病变。这些疾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也带来沉重的生活负担。接种疫苗是预防HPV感染的有效方法,是防控HPV感染相关疾病的一级预防措施。

福建省肿瘤医院院长、福建省肿瘤防治办公室主任孙阳提醒,作为HPV的潜在携带者,男性不仅⾃身⾯临健康⻛险,感染HPV后还可能通过性⾏为将病毒传播给伴侣,增加⼥性宫颈病变的⻛险。由于HPV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适龄男性接种疫苗不仅能保护⾃身,⽽且具有交叉保护和群体免疫效应。多项研究表明,相比仅限于女性接种,不分性别的接种策略能更显著降低HPV感染率,减少筛查和治疗成本,并在更短时间内实现消除宫颈癌的目标。

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胡志坚表示,过去疫苗接种这道防线主要守护着女性的健康。但随着国内首个且目前唯一可适用于适龄男性女性接种的九价HPV疫苗的获批上市,这道防线正向男性群体延伸,为男性和女性筑起同样坚实可靠的健康屏障。相信随着‘HPV男女共防’的普及,全人群对HPV相关疾病及预防措施的认知也将逐渐提升。未来,期待社会各界可以携手共建HPV感染预防新生态。

福建省预防医学会副会长、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郑奎城认为,当前推进‘男女共防 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正是贯彻全生命周期免疫服务的重要实践。通过加强 HPV疫苗接种和三级预防体系建设,推动防治关口前移,这既是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的具体举措,更是实现疾病防控从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转变的关键路径。”

“现实中很多人认为HPV是女性专属问题,对疫苗也存疑虑,这是HPV防控中亟待攻克的认知难关。”福建省预防医学会副秘书长洪荣涛认为,HPV男女共防不只是医学课题,更是我们每个人都该扛起的社会责任。他表示,学会会一直当好这个‘平台搭建者’,联动各方力量,让男性不再对HPV‘沉默’,让女性不再独自面对威胁,一起朝着消除宫颈癌的目标大步迈进。

高校行动:将健康教育转化为防护实践

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林玉芝在致辞中说,近年来,HPV 疫苗的研发与普及为 HPV 防控工作带来了显著的转机,特别是男性接种适应证的获批,标志着我国HPV疫苗接种策略的重大突破。这不仅为男性群体健康管理提供了科学手段,更是促进实现世界卫生组织‘90-70-90’战略目标的重要一步。HPV疫苗接种的推广,无论从公共卫生角度还是卫生经济学的角度,都是一项重要而有价值的工作。”

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何斐进一步表示,HPV防控不是性别选择题,而是一道需要共同作答的必答题。在高校,约70%的学生因‘不了解疫苗’、‘担心副作用’而延迟接种。实际上,当男性疫苗接种率达到40%时,女性感染风险可降低37%。

当天,福建医科⼤学还组织开展校园公共卫⽣与疫苗可预防疾病科普讲座,近200名师⽣参与学习,福建省预防医学会联合福建医科⼤学公共卫⽣学院计划在全省20多所⾼校开展健康科普巡讲,通过科普讲座提升学⽣的健康意识和预防知识,成为家庭、社会的健康宣传员。

福州男性九价HPV疫苗接种工作正式启动

2025年4月8日,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酿酒酵母)的多项新适应证已获得国家药监局的上市批准,适用于16-26岁男性接种,成为中国境内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可适用于适龄男性女性接种的九价HPV疫苗,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了“男女共防HPV相关癌症及疾病”的新阶段。

福建医科大学校医院预防接种科负责人林熙介绍,目前已经开始了男性预约接种九价HPV疫苗的工作。广大男性市民可以通过闽政通和福州疾控官方线上平台进行线上预约,也可以到门诊进行咨询接种,即约即打。公众对于HPV预防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预约和问询人数都在陆续增长。

责任编辑:蔡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