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深读 | 数据云,这边风景独好
www.fjsen.com 2025-04-28 11:19:44 林蔚 来源:东南网

image.png

日前,在福州南门兜地铁站举行的招聘现场会上,工作人员利用AI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为求职者提供智能化的岗位匹配,实现“云端招聘”。通讯员 谢贵明 摄

image.png

福州新区依托国家级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落地全国首个物联网开放实验室、首个物联网云创中心。图为福州新区核心区滨海新城东湖数字小镇全景。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核心提示

在近日举办的福建省医疗人工智能数据供需对接会上,福建省大数据集团有关负责人分享我省在数据要素赋能医疗健康领域的实践探索成果,其中关于医疗数据云的内容引起政产学研医等各界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

今年是数字福建建设25周年,而此次会上的医疗数据云成果也被业界认为是数字福建25年来在数字云领域的又一次重要创新。

数据云,在业内被认为是“数据基础设施一小步、数字经济一大步”。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数据正伴随席卷全球的数字经济浪潮,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更被定义为新的生产要素。而数据云可以将海量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处理都放到云端平台,比起传统数据中心的模式,可以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数据基础设施服务。这也为未来的数字化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医疗数据云、安全数据云、生态数据云、社保数据云……近年来,我省抢抓数字经济风口,以垂直领域数据平台开发为抓手,发力基础研究、源头创新和科技开放合作,在多个行业升腾朵朵数据云,铺展应用“新天空”。

东南网4月28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林蔚)

当信息孤岛连成数据云

早在2015年,福建省星云大数据应用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云大数据”)工作人员李基爱就参与福建数字政务的云安全项目建设,尽管彼时对许多地方来说建设政务云还只是一个远景。他回忆:“得益于福建在公共数据资源整合上的前瞻布局,我们省的政务云安全走在了全国前列。”

曾几何时,数据孤岛顽疾普遍存在于各地信息化建设进程之中。这是因为在数字化早期,各个主体的信息系统都是用“烟囱式”架构建设,造成数据多方采集、流通不畅、标准不一的问题。不仅如此,孤岛般的一个个信息系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资源来维护和管理,而且跨领域、跨政府部门数据之间无法实现交互共享,数据要素如一盘散沙无法被收集,更难谈利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数据云技术提供了一个融合数据基础架构,可以按需提供计算、存储、分析和建模功能,仿佛在一座座孤岛间升腾朵朵数据云连缀成桥梁。作为一种新型的数据基础设施形式,数据云打破信息海洋的“孤岛”局面,大大提高数据的流通性、可用性和灵活性,为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当“乘云”赋能千行百业的未来画卷已在人们面前展开,如何升腾起数据云?公共数据资源整合是前提。

针对包括政务数据资源在内的公共数据资源整合开发,福建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我省在全国首个提出公共数据资源分级开发模式后,2021年出台《福建省大数据发展条例》,率先在全国成立省级国有独资大数据企业——福建省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是全省公共数据资源一级开发主体。

星云大数据是福建省大数据集团权属企业。伴随数字福建的建设历程,星云大数据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与丰富的安全运维经验,以省级政务云平台的核心服务商的定位先后参与多个云安全项目。

当前,福建已在政务云安全领域打造集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协同联动于一体的综合安全防护体系,通过构建边界安全、网络通信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监管和运维安全的纵深防御机制,为闽政通、政府门户网站等提供兼具高可用性和强防护性的云安全系统。

“云对安全系统的构造好比在洪水中打桩,桩打得越密,安全级别越高。”李基爱从10年的项目经验出发打了个比方,“现在,星云大数据公司已经形成可复用的云安全解决方案,推动云安全防护体系从单点防御向生态联防跃升。”

每朵云都有专属故事

如果说李基爱关注的数据云,讲述的是数字政务安全的故事,那么同在星云大数据的黄剑一直关注的则是“生态云”的故事。他说:“就像每朵云都有自己的专属故事,我们做的每个信息化项目都有自己的应用场景和对应技术。”

当前,福建省生态云(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三期)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根据省发改委网站发布信息,该项目主要包括亲清服务平台、绿盈乡村服务平台、生态环境监测管理、生态环境数据专区等建设内容。

正在建设的这一福建省生态云(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三期)项目被业内称为“3.0版”生态云。1.0版本依托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数据平台,实现环境数据全量归集;2.0版本通过微服务架构达成要素“化学融合”,比如一份涉及水、大气、土壤等多个部门数据的环评报告经由数据云就可“一键生成”……生态云的每一次进阶,都让数字福建助力清新福建建设的图景变得更加清晰。

如果大气污染浓度超标怎么办?在过去,只有一个简单关停工厂的方案;而现在,则可以通过检测到的数据为企业提供精细化减产方案。更有甚者,相关部门可以从数据云汇聚的海量数据中抽丝剥茧,形成一份企业工艺水平的“体检报告”,为企业的生产工艺提供量身打造的改进方案。

当前建设的“3.0版”生态云,则让数据云赋能包括生态建设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更多想象空间——既可支撑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测管联动实现PM_2.5浓度显著下降,又延伸出绿色金融评估体系带动产业焕新。

截至目前,福建省生态云(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已在全省构建起一体化生态环境物联感知“一张网”,迭代升级生态云平台,并开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功能变化情况监测预警,持续推进生态数字化加快建设。

福建省县域医疗卫生信息化项目、福建省应急通信工程项目、全省诊所诊疗服务与监督监测一体化平台“闽诊通”项目、“数运通”业务鉴真核验平台……和生态云一样,这些数据云项目都以“数据—场景—技术”为核心路径,通过数据治理驱动技术迭代、技术落地反哺场景深耕、场景价值拓展行业边界,构建“三位一体”的闭环解决方案能力体系。

据了解,基于上述政务云业务的运营发展,星云大数据已自主研发多云管理、统一安全管理、综合管理、智能运维等4个云管理平台,近3年累计研发物联网服务平台、AIoT视频综合服务平台等12个数据云平台产品。自2016年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来,该公司年均研发投入超千万元,特别是“十四五”以来,公司年均研发投入超2500万元,研发投入占比超6%。

人工智能带来“乘云”新可能

在人工智能被火热讨论的当下,大数据对千行百业的赋能正“乘云”而上,产生更多新的可能。

“决定人工智能多聪明的两个因素:一是算法,二是数据。在算法既定的前提下向人工智能大模型‘投喂’越多数据,它就会越聪明。”在星云大数据负责产学研融合工作的刘凌坤从自己的工作经历出发,深有感触地说。

“基于数据编织及国产信创的专病精准诊疗解决方案”项目正是这么一个数据云技术产学研融合的项目。该项目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星云大数据和杭州半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报,于去年7月入选工信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应用示范案例及技术创新单项奖。

一方面是众多患者的不同疾病,另一方面是治疗需要分为诊前、诊中、诊后不同阶段,当前医院对患者的诊疗越来越需要进行精细分流。刘凌坤介绍,“基于数据编织及国产信创的专病精准诊疗解决方案”在数据云基础上综合运用大模型,让患者就医更加精准及时,也大大提高了体验感。

解决基层监管难点,实现医疗资源下沉,提供问诊辅助决策……现已基本实现全省基层诊所全覆盖的“闽诊通”平台也因为“AI+”打开了更多暖心的应用场景。而“闽诊通”日益聪明的背后,是星云大数据公司通过私有化部署DeepSeek R1大模型,对超万家基层诊所的诊疗数据进行的专业化训练。星云大数据有关负责人说:“我们目前正基于自主研发的AI训推平台,深度融合医疗机构数据资源,持续优化诊疗方式与管理模式,推动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双向赋能。”

在交通运输领域,“数运通”业务鉴真核验平台以公路货运的业务真实性为起点,汇聚企业数据、融合公共数据,推动货运行业合同流、业务流、轨迹流、资金流和票据流五流合一,形成85条规则算法,通过“算法+数据”交叉核验,验证网络货运业务信息的真实有效、在途定位痕迹可查及历史数据可追溯。此外,在“数运通”平台业务数据真实的基础上,探索构建道路货运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全面促进道路货运规范健康发展。

在云安全领域,省级政务云充分利用人工智能(AI)强大的数据分析、模式识别和自主决策能力,实现智能感知和拦截网络攻击威胁、动态监测和预警敏感数据泄露风险,可将攻击告警量由日均80万条降噪至百条级别,网络安全响应与处置的时间周期从2小时缩短至5分钟,助力安全人员工作效率提升5倍以上。

在人才招聘、培训领域,通过政企协同,打造AI赋能的新职业工种培训评价体系,搭建就业生态,实现人才培育、产业需求与实践应用对接……

数据要素广泛赋能各行各业。放眼八闽,数据云的“AI+”实践不仅推动了数据技术的迭代升级,更形成了涵盖数据产品创新、服务优化、产业协同的多元化生态,释放出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产生乘数效应的蓬勃生机。

责任编辑:周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