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4月29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随着山水史诗《月映武夷》的正式官宣,众多网友已经迫不及待地规划前往武夷山的行程,只为体验这场跨越时空的艺术盛会。不少网友在评论区表示:“这场翘首以盼的朱子文化表演,从经典诵读到古韵歌舞,定是一场沉浸式感受千年哲思与美学盛宴!”“我期待《月映武夷》能将山水揉进月色,让每一块丹霞岩壁都成为千年文明的书页,朱子的哲思化作潺潺溪语,在月夜里与清风对谈。”武夷山在已有《印象大红袍》的基础上推出《月映武夷》,它的诞生远不止于演艺范畴,近日,记者走进武夷山深度揭秘。
创新演艺:打破时空界限,重现朱子风华
演出剧照
武夷山不仅是茶乡,还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拥有朱子理学、摩崖石刻、建本建盏等资源。《月映武夷》剧中,朱子文化与武夷山的自然、历史文化元素紧密交织,生动展现出宋代的文化风貌。福建武夷山文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彬介绍,《月映武夷》是武夷山文旅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这部全国首部以理学文化为主题的视听盛宴,以叙事剧形式呈现朱子在武夷山 “叩山问道、访友论学、游历传道”的故事,搭建起跨越时空、地域和群体的文化桥梁,致力于打造属于全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演出剧照
在舞台上呈现的朱子生平故事、理学思想,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鲜活的场景,让年轻人在欣赏演出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沉浸其中,展开对自我、对世界的深入思考。像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些咱们中学课本里的金句,在演出里都能找到出处。对于孩子们来说,就如同参加研学一样,不仅能收获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更能在心中种下一颗传承文化的种子。
演出剧照
据悉,演出以白天场下午场为主,晚上加场,与室外的《印象大红袍》演出错峰,满足不同游客的观演需求。无论烈日高悬还是繁星点点,无论晴空万里还是细雨绵绵,《月映武夷》都雷打不动地为你呈现精彩。郑彬董事长表示,如此一来,游客在任何时候来到武夷山,都能欣赏到这场精彩演出,真正实现了武夷山 “四季全时” 皆可品味的愿景。
深度游玩:文旅融合新典范,沉浸多元乐趣
《月映武夷》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个文旅融合的综合体,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元的深度游玩体验。演出中,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前一刻,观众还置身于云雾缭绕的武夷山水间,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壮美;下一秒,便踏入热闹繁华的宋代街市,体验市井生活的烟火气。这些奇幻的场景变换,将让观众沉浸其中,不禁为舞台上的精彩呈现所折服。
演出剧照
围绕朱子文化,将开发众多创意衍生产品,如可爱的竹子文创卡通、精致的朱子文化主题茶礼和建盏茶器等,这些文创产品成为游客带走武夷山美好记忆的独特载体。剧场周边配套设施完善,距离 300 - 500米处将有宋式美学温泉酒店,玩累的游客可以在此放松身心;不远处的《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多文化享受选择。此外,剧场还会承办各类时尚活动、行业展示活动,丰富游客的旅行日程,让游客全方位领略武夷山的魅力。
产业赋能:激活文旅新引擎,助力经济发展
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立明对《月映武夷》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常态化的驻场演出持续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朱子文化魅力,提升武夷山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武夷山朝着 “大武夷” 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迈进。《月映武夷》凭借其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和创新的艺术形式,吸引更多游客,为武夷山带来新的客流增长点,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拉动餐饮、住宿等相关消费。同时,演出有望带动演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为武夷山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武夷山市委常委、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党委书记林飞表示,文是旅的品质,旅是文的知音。近年来,武夷山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抓住“文化”“业态”“创意”“科技”这四个关键词,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依托生态、茶文化、朱子文化等资源,培育文旅新质生产力,《月映武夷》的推出,是将朱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阐释,让时代的精神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它将为武夷山文旅产业的繁荣发展奏响了动人乐章。
演出剧照
如果你也渴望在山水之间感受历史文化的韵味,体验科技与艺术的交融之美,不妨来武夷山,走进《月映武夷》的世界,开启一场难忘的文化之旅。(以上图片均由《月映武夷》官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