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拥抱人文叙事 福建文旅讲坛探寻数字时代的文旅共情密码
www.fjsen.com 2025-04-30 13:49:30 郑琦 来源:东南网

福建文旅讲坛第15期在福建省图书馆开讲。省图书馆供图

东南网4月30日讯(本网记者 郑琦)ChatGPT写出游记,当VR让“卧游”成为可能,当AI智能导览规划出专属路线……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人们的旅行方式。4月26日下午,“福建文旅讲坛”第15期在福建省图书馆开讲,聚焦文旅中的科技与人文之辩。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柳云担任主讲嘉宾,以“算法之外的温度:数字时代如何守护文化旅行的共情密码”为题,与读者探讨如何在科技浪潮中守护文化旅游的人文内核,在数字时代续写有温度的旅行叙事。讲座吸引了近百名市民读者、汤门社区居民和人才前来聆听。

主讲嘉宾王柳云

从阿拉伯记数法到大数据,算法逐渐成为当下塑造人们认知的隐形架构师。讲座伊始,王柳云带领读者回溯了算法的发展历程,剖析算法的本质及其造成的信息茧房、数字鸿沟等问题,让读者认识到技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文旅体验的异化,如小众文化产业在流量垄断中愈发冷门,驻足凝思被快餐式体验替代,同质的解读抹平了地域间的文化差异等。王柳云认为,旅途所得的文化共情是不可计算的。想在技术浪潮中守住文旅人文温度,就要充分调动身体感官、营造“在场”体验、保持开放心态,感受历史气息与文化脉动,收获最鲜活的感动。

科技只是手段,人文关怀才是文化旅游的核心。如何构建有温度的科技人文主义?讲座中,王柳云向读者分享了她的思路,通过AR解谜游戏或“随机触发”功能等方式,人为制造“必要的低效”;构建参与式叙事,让游客成为当地文化故事的一部分;以及设计“科技撤退时刻”。王柳云结合福州交警对来榕游玩车辆的人性化管理措施、泉州世遗监测平台的个性化航海史路线等本土案例,展示了福建文旅如何让科技与人文的融合落脚于服务,从而让旅客感到超越计算的温暖和感动。

讲座现场

本场讲座正值2025福建省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主题为科技赋能图书馆服务升级。讲座尾声,省图书馆向读者展示了“AI+地方文献活化利用”成果——将《瀛涯胜览》开发成裸眼3D视频和动画《瀛涯胜览奇遇记》。这是运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和裸眼3D等技术,对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海丝题材古籍《瀛涯胜览》的创新性开发。

此外,讲座现场还设有“AI闽韵换装”拍照机,通过AI人脸融合技术精准适配泉州蟳埔女簪花、福州三条簪等7套福建传统服饰,搭载AI虚拟背景,一键生成泉州古城、福州三坊七巷等7大福建特色场景,读者在30秒内完成闽韵换装、数字穿越,获得可保存分享的文化记忆照片,感受“科技+福建文化”的独特魅力。

读者体验“AI闽韵换装”拍照机

责任编辑:蔡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