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峰会观察⑧|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法治建设新路径
www.fjsen.com 2025-04-30 19:40:39 林先昌 来源:东南网

东南网4月30日讯(本网记者 林先昌 文/图)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法治分论坛在福州举行。论坛以“促进科技创新 发展数字经济——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的法治建设”为主题,汇聚政府部门、学术界、企业界等,围绕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论坛上,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导研发的涉外法治大模型正式发布。作为聚焦国际法律领域的智能平台,将为企业跨境经营提供全方位护航,通过智能分析跨境合规风险,实时生成多语种法律文书和风险预警报告,为企业规避贸易壁垒、知识产权纠纷等提供指引。

微信图片_20250430190717.jpg

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法治分论坛在福州举行。

加强算法透明化:让“黑箱”变“玻璃箱”

总部位于福州的新大陆集团是最早一批参与数字福建建设的企业,新大陆积极布局“人工智能+”赋能实体商业数智化转型。

在论坛上,新大陆科技集团CEO王晶谈到,当算法浪潮席卷数字时代,人工智能的进化早已超越了技术的范畴,成为关乎文明发展的时代命题。她谈到,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工智能也可能带来隐私泄露、算法歧视、黑箱决策等问题,科技“向善”成关键。

对此,王晶提出三方面建议,技术上,推动算法透明化与可解释性,让人工智能决策依据清晰可见,让“黑箱”变成“玻璃箱”;制度上,建立AI伦理审查机制,对涉及民生领域的应用实行负面清单管理,防范潜在风险;文化上,倡导向善的价值理念,让公平成为算法设计的底层代码。

目前,新大陆正在持续推进AI技术应用。在峰会成果展现场,记者看到新大陆推出的“数字人+AI”技术生态。新大陆数字人产品基于AI能力和数字人技术,涵盖交互、克隆、讲解等。

“我们不仅与多个大模型厂商合作,提升大模型泛化性,通过数据蒸馏形成高质量小模型算法。”新大陆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新大陆将这些小模型算法嵌入至自主研发的AI视频边缘计算网关产品中,应用于垂直场景的分析和预警,推动端边算力落地。

把握算法治理核心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张文显提到,在信息经济、网络经济与智能经济时代,分别以信息、网络、数据作为发展核心要素。尽管三者表现形式各异,但底层逻辑相通,数字经济的本质是算法经济,数字领域治理的关键在于算法治理。当前,人工智能治理、大数据治理、物联网治理等,若仅停留于表面,难以实现有效治理。只有牢牢抓住算法治理这个“牛鼻子”,才能推动数字领域治理朝着法治化、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京东集团副总裁胡焕刚认为,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进程中,应充分激活市场主体力量,构建政府与企业协同共治的格局。人工智能治理已突破传统依赖单一政府或国际组织主导的模式,企业、科研学术机构、社会组织纷纷深度参与,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区块链技术助力人工智能安全治理

上海交通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福州市区块链首席专家斯雪明,针对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中的挑战及区块链技术的应对方案进行了阐述。他谈到,利用人工智能换脸和声纹克隆技术实施电信诈骗的案件频发,打破了“眼见为真、耳听为实”的传统认知,影响民众日常生活。另外,人工智能训练算力集中化导致存在单点故障风险;若训练数据造假,最终输出结果必然失真,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区块链技术凭借其特性,通过身份与内容认证、链上审计与风控等手段,解决信息真假难辨的问题。”斯雪明说,借助区块链可信传感器产品,实现链上链下数据的一致性。在生产端,区块链保障数据安全、模型训练过程安全;在消费端,用于内容鉴别、身份验证和防诈溯源,形成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的完整闭环。

责任编辑:蔡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