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启树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东南网5月1日报道(记者 卢金福 通讯员 李冬梅 陈淼)近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办。福建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吴启树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这位在气象预报领域深耕29年的专家,用扎实的专业素养与不懈的探索精神,在风云变幻的气象世界中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逐梦之路。
1996年7月,吴启树踏上天气预报员岗位。为快速成长,他利用休息时间查阅海量天气资料,钻研预报思路与技巧,办公室常灯火通明。他还积极与同事交流,在知识碰撞中不断提升。凭借这份努力,2009年和2011年,他两次斩获全省预报竞赛总成绩第一。
2015年10月,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在福建举办。为保障赛事气象服务,省气象局成立青运气象台,吴启树作为首席专家组成员,首次承担全国性大型赛事预报重任。面对各赛区天气趋势、场馆精细化预报等复杂任务,他迎难而上。从当年4月开发客观预报到开赛,时间紧迫,吴启树一头扎进算法研究,编写程序、修改代码,常常数小时专注工作。为节省时间,他在等待算法运算结果时,利用其他电脑编写新算法。最终,他开发的逐小时多要素多场馆精细化预报服务产品(FZ - ecmos)成为青运会预报制作的首要参考。赛事期间,10月低温平均绝对误差低于0.8摄氏度,高温平均绝对误差低于0.9摄氏度,晴雨准确率超90%。这一产品不仅在全省推广,更成为知名全国的“吴启树算法”的起点。
吴启树和同事一起讨论工作。
吴启树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持续发力。他主持研发的“福建最优TS评分算法”(福建OTS算法),显著提升台风、暴雨预报质量。针对东南沿海地形复杂、区域降水预报误差大的难题,他带领团队建立智能天气预报业务体系,创建适用于福建的降水预报技术方法,使降水、温度、大风等气象要素的客观预报成绩跃居全国前列,该成果荣获2022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20年12月,“吴启树创新工作室”成立。作为领衔人,他带领团队研发了准对称滑动训练期取样技术、昼夜分离订正算法等系列关键技术,助力“十三五”期间福建气温预报成绩领跑全国。随后,他将目光投向多源气象数据融合应用,为了改良算法参数,他修改十几版方案,翻阅的资料堆积如山。他主持开展的多模式和多源观测数据融合的短临预报技术方法研究,为全省短临预报预警服务体系提供自动化、分钟级滚动式产品。1小时强降水预报TS站点评分从1.5%提升到15%,点对面检验TS评分从15%提升到40%。
基于此成果的短时短临预报技术,让汛期预警提前量同比增加17分钟;2022年主汛期福建两次持续性暴雨过程的暴雨预报TS评分,较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全球模式(ECMWF)平均提高49%;2022年夏季福建多地高温日数和极端高温预报准确率达93.4%,远超欧美同类模式。这些成果获得同行广泛认可,算法被北京、浙江等20多个气象部门引进借鉴,推动了当地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提升。
吴启树笑称自己不善社交,坦言坚持做天气预报的同学和同事不足20%,“没有其他特长,我只好坚持做这一件事”。他习惯不停复盘,如同身体里装着小马达,始终向前。这位平和、谦虚、执着的“跑者”,在天气预报的赛道上稳步前行。他自嘲是“数据控”“卷王”,常常与自己的不同预报思路较劲,与台里今昔预报方法纵向对比,与其他省先进模式横向比拼。在追云逐雨的道路上,吴启树用热爱与坚持,书写着属于气象人的精彩篇章。
(本文图片均由福建气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