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青遵珠(左3)开展社保扩面参保宣传
东南网5月11日报道(本网记者 黎臻懋)
从唐古拉山下的西藏那曲市安多县,到东海之滨的福建福州市长乐区,4000多公里的地理距离和近5000米的海拔落差,未能阻挡仁青遵珠的脚步。这位1987年出生的藏族干部,怀揣着使命与满腔热忱,自2022年起毅然踏上征程,决心用四年时光书写奋斗篇章,在“山海之间”架起一座交流交融的桥梁。
初入异乡,直面生活挑战
2022年2月,中央推进东中西部干部交流政策的号角吹响。彼时,任职西藏那曲市安多县措玛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的仁青遵珠,正在高原上为乡村振兴挥洒汗水。面对这一政策,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踏上了前往福建的征程,来到福州长乐漳港街道挂职。这一步,是挑战,更是他践行家国情怀的坚定选择。
初到长乐,迎接仁青遵珠的不是想象中的轻松,而是身体与生活的双重“考验”。
从高原来到沿海,他遭遇了“醉氧”的煎熬。“连续一周,脑袋都是昏昏沉沉的,走路就像踩在棉花上,整个人都不踏实。”仁青遵珠回忆道。更让他感到不适应的,是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
“在西藏,习惯晚上裹着厚厚的毛毯入睡。到了这儿,盖薄被还觉得热,得开空调才行。以前顿顿离不开牦牛肉、酥油茶,现在满桌的海鲜、茉莉花茶和岩茶,看着就犯难。”他笑着打趣,第一次面对满桌鱼虾时,筷子就像被施了定身咒,不知该往哪儿伸。但同事们的热情,成为他融入新环境的温暖力量。同事们主动邀请他一起用餐,热情地和他一起品尝茉莉花茶、海鲜等,还分享了许多福建的饮食文化。
在同事们的鼓励和帮助下,仁青遵珠鼓起勇气,尝试着品尝清蒸鱼的鲜嫩、白灼虾的甘甜、茉莉花茶的清香淡雅。渐渐地,他被福建美食的独特魅力所征服。如今,乐观豁达的他迅速融入长乐的工作与生活,甚至休假回西藏时,还会想念起福建美食的独特风味。
履职尽责,勇挑工作重担
如果说生活上的适应只是“小插曲”,那么工作方式和节奏的转型则是一场更大的挑战。2023年3月,仁青遵珠正式出任长乐区人社局局长。在西藏安多县措玛乡,他处理的大多是牧民纠纷,而长乐作为工业重镇,人社案件年均超2000起,案件量是他在西藏时的数百上千倍。面对企业欠薪、社保维权等复杂问题,他坦言:“刚开始的时候,很多法律程序我都不熟悉,但每解决一个案件,就感觉又成长了一步。”
仁青遵珠七一期间慰问老党员
2023年底,一起棘手的欠薪案摆在了仁青遵珠的案头。这起案件涉及近两百人员的工资被拖欠。某建筑公司因资金链断裂,无法支付工资,工人们维权无门。
在推动案件解决的过程中,仁青遵珠在西藏基层工作积累的耐心和细致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深知,工人们背后是一个个等待养家糊口的家庭,他们的权益绝不能被忽视。仁青遵珠态度坚决,掷地有声地说:“工人的权益不能悬空!这是原则问题,绝不能妥协!”
他连夜召集负责科室人员、法律顾问,共同研究对策。大家从堆积如山的材料中,一张张翻找工人的合同、考勤表、工资单,连续奋战了好几天,终于锁定了企业的责任。在仁青遵珠带领长乐区人社局攻坚克难的过程中,班子成员的鼎力支持与同事间的默契配合成为推动工作的重要力量。
然而,更难的是平衡各方利益。涉及多个部门、复杂的政策要求、繁琐的处置流程以及企业关系,让整个案件变得错综复杂。仁青遵珠多次向区政府汇报,连续多周协调政府、企业方和工人,组织召开专题会,促成工资全额发放。“当看到工人们领到钱时激动的样子,我觉得所有的奔波和辛苦都值了。”仁青遵珠感慨地说。
此外,法律专业出身的仁青遵珠在日常工作和调研中发现,一些劳动仲裁存在案件积压、处理流程繁琐等问题。而沿海干部高效的工作方式,让他学会了“用数据说话”。他将案件情况分类统计,用图表向领导汇报,成功争取到专项资金,推动“数字仲裁庭”建设。通过线上调解、智能归档等技术手段,案件处理周期将大大缩短,败诉率也会降低。
期间,有人提出质疑:线上调解能比面对面更有效?开发成本太高,效果不理想怎么办?……面对质疑,仁青遵珠收集已建成的数字化平台,整理出效能对比数据,还邀请技术专家设计低成本试点方案。“改革总要迈出第一步,数据会证明方向是对的。”他坚定地说。
该项目预计今年8月建成,将大幅提升人社工作效率。
传递温暖,促进文化交融
仁青遵珠与家人在福建过春节。
工作之外,仁青遵珠也将福建的温暖带给家人。2024年春节期间,仁青遵珠将父母、妻子、两个儿子接到福建生活,带着全家参加了本地的踩街民俗表演活动。浩浩荡荡的队伍、欢呼雀跃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呐喊声,传统文化与民俗魅力相互交织,让一家人沉浸在浓浓的仪式感中。“跟我们的赛马节一样热闹。”孩子们开心地说。
仁青遵珠告诉他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博精微,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传承的文化活动与符号,不管形式如何,都表达着热爱和平、祈盼和顺、崇尚和美、追求和谐的美好寓意,也是维系宗族情感、凝聚团结的纽带。
三坊七巷马鞍墙上的雕花、鼓浪屿琴声流淌的老窗台、开元寺东西塔尖梵铃轻响的飞檐角、大金湖岩壁垂悬下的游船尾波……福建的每一处风景,都成了孩子们“行走的课堂”。
“跨越山海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更是心灵与发展的交融。”仁青遵珠感慨道。工作中,他是职工权益的守护者;生活中,他是文化交融的使者。这场双向奔赴的温暖,在“山海之间”书写了一部关于责任、融合与信仰的动人叙事诗,用奉献诠释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山海虽远,同心相连,这便是跨越山海最动人的答案。(以上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