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经济 > 正文

矢志创新 “华龙”腾飞

2025-05-12 09:15:07 作者:张辉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5月1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福清龙高半岛南岸,来自兴化湾的海浪不舍昼夜地拍打礁石。中核集团福清核电基地内,6台核电机组沿着海岸线一字排开。其中,5、6号机组头戴“金钟罩”、身穿“铁布衫”,块头明显比其他机组大了一圈。“显眼包”的外形,正是中国三代核电技术的鲜明标志之一。

2015年5月7日,随着福清核电5号机组核岛浇筑第一罐混凝土,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从蓝图走向现实。今朝,“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6号机组已累计发电650亿千瓦时,运营业绩在全球范围表现卓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以福清为起点,“华龙一号”逐步进入批量化建设阶段。同时,这张“国家名片”沿着“一带一路”扬帆出海,与世界共享清洁能源的“中国方案”。

从跟跑到领跑

1997年,中核集团首次提出了“177堆芯”方案。堆芯可谓核电站的心脏,比起传统核电机组大多采用的157组堆芯设计,这颗“中国芯”体积更大,有效提升了核电机组的发电功率与安全性。得益于此,堆芯换料周期从12个月延长至18个月,发电机组功率可提高5%~10%。

2010年,中核集团启动“华龙一号”的前身ACP1000研发工作。单堆布置、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系统、双层安全壳……层层设防,重重保障,使中国三代核电技术具备国际最高安全标准。

“万一发生事故,首先要停堆,再把反应堆的余热带走,防止堆芯熔化。”福清核电二厂厂长刘学春说,传统核电站依赖外部电力,一旦断电,整个安全系统或陷入瘫痪。有了非能动系统后,即便失去外部电力,依然可以靠核岛顶部的水箱等装置,让水、空气等介质靠重力、温差等力量,将堆芯内的热量排出。双层安全壳结构,使其具备抵御大型飞机撞击的能力。

建立由2044项国内国际标准组成的完整标准体系,700多项国内专利、65项国际专利和125项软件著作权等构成的完整知识产权体系,形成了我国首套自主核电软件系统……2014年,ACP1000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反应堆通用设计审查,随后正式命名为“华龙一号”。

2015年5月7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正式开工建设。2021年1月30日,5号机组成功投入商用,中国三代核电技术的蓝图真正落地成实景。

从示范到批量化

纵观全球三代核电,“首堆必拖”。“华龙一号”首堆工程却创造了全球三代核电机组首堆建设最短工期——历经68.7个月。2022年3月25日,同样采用“华龙一号”技术的福清核电6号机组投入商用,至此,“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

“调试启动阶段既是技术验证的关键期,也是问题集中暴露的窗口期。”福清核电设备管理处处长王五妹参与了“华龙一号”示范工程调试启动全过程。在众多“拦路虎”中,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汽轮机振动问题。

汽轮机是核电站中的关键设备。 反应堆核裂变链式反应释放的巨大热能,通过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运转,最终将核能转化为电能。“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核电6号机组首次蒸汽冲转时,汽轮机因振动问题多次报警,导致主线工期滞后。

“我们迅速组建跨部门专家组,通过频谱分析、轴心轨迹监测等手段,锁定振动根源。”王五妹说,团队对汽轮机本体进行翻瓦检查,调整轴系间隙,优化升功率策略。经过12次冲转、9次振动干预,最终将振动值稳定在安全范围。

“小核心、大协作”,是“华龙一号”背后的创新密码。建设期间,中核集团联合国内75家高校、科研机构、设备制造厂,以及14家国际组织和科研机构,共同攻克了179项关键技术研发和试验验证工作;5400多家设备厂商承担了6万多台套设备的制造供货任务,近20万人先后参与项目建设。

去年11月28日,距离福清核电200多公里的漳州云霄,全球最大的“华龙一号”核电基地——漳州核电1号机组并网发电,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与示范工程相比,首台批量化建设机组在反应堆功率提升、燃料管理策略改进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其中,反应堆功率提升了4.4%,首次换料周期提高至442天。

作为当前核电建设的主力堆型,“华龙一号”已成为全球在运、核准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三代机组。

从中国到世界

4月,中国出口海外的第二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3号机组通过最终验收。至此,“华龙一号”海外首个工程的2、3号两台机组均已投入商运。

该项目全周期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6万多个,每年能提供清洁电力近200亿千瓦时,满足200万人口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

在福清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的装备国产化率超过88%,批量化建设后这一数字将超过90%。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和多台机组的稳定运行基础,为“华龙一号”扬帆出海提供了底气。

“福清核电依托‘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优势,在核电机组的生产准备、调试和试运营、生产运营及换料大修等阶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核(福建)电能服务公司总经理郭云生说,近年来,福清核电共开发154项技术服务产品,形成了对外技术服务核心竞争力。先后为国内外核电领域90余家企业提供高标准特色技术服务产品,2020年以来,累计向国内外“华龙一号”机组和新建核电项目输入人才超400人。

“走出去”加速,“华龙一号”正成为全球核电新宠。据悉,每台“华龙一号”机组可直接拉动产值约300亿元,创造超过15万个就业岗位,带动相关机电产品和材料出口近200亿元。机组运行后,每生产价值1元的核电,可以带动所在国GDP增加约20元;每台每年可发电超100亿千瓦时,满足一个中型城市用电需求。

“核电项目建设期需5~10年,运营期则达到60年甚至更长,在核电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对技术服务都有大量多样化需求。”郭云生说,“华龙一号”技术服务产品已成为福清核电主营核电业务之外的第二增长曲线。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