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李艺红:这位 “微笑牙医” 凭啥圈粉无数?
www.fjsen.com 2025-05-12 20:50:26 冯川叶 来源:东南网

东南网5月12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看到李医生的笑脸,我这紧张到打颤的手都放松了!” 从漳州赶来福州就诊的吴女士感慨道。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青年医师李艺红凭借标志性的笑容和精湛医术,成为患者心中 “最温暖的守护者”。甚至不少人跨越千里,只为找她看牙。

李艺红正在为患者治疗。(受访者供图)

跨越千里只为找她看牙

走进李艺红的诊室,总能看见她嘴角上扬的笑容,像春日暖阳般驱散患者的恐惧。“很多人一进牙科诊室就紧张,我希望用笑容和耐心,让大家安心。”李艺红说。她会在治疗前仔细讲解每一步流程,治疗中时刻关注患者反应,用温柔的话语安抚情绪。

李艺红的患者中不少来自市外、省外,甚至还有来自国外的。这些患者都是李艺红多年忠实的“粉丝”。

王先生长期旅居新加坡。六七年前和家人回国探亲时,因牙周炎发作不适来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经过李艺红几次专业而细心的治疗后,王先生的牙周炎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因为治疗效果好,王先生决定定期回到中国来就诊。“李医生的态度好技术也好,让我就诊特别放心。所以我宁愿麻烦一些,也要回国来找她看牙。”考虑到王先生回国一趟不容易,每个阶段的就诊,李艺红都为他量身定制了治疗方案,力争就诊时间短而且效果能够达到最佳。尽管中间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无法回国治疗,李艺红也通过线上的方式指导他如何护理牙齿。

多学科联合治疗破解复杂病例

除了超高的亲和力,李艺红对专业的追求近乎 “痴迷”。“老师和前辈们鼓励我,要成为一名牙周专业特长,全科领域全面发展的人才。因为牙周病患者通常都伴随着牙齿松动脱落、蛀牙等一些的问题。”为了让自己更加全面地发展,李艺红在完成本专业的学习和工作的基础上,还尽量抽出时间去参加口腔其他分支学科的学习班、讲座等。近年来她还加入了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的𬌗学教研室,积极在牙周病和𬌗学交叉的领域里探索和尝试,不断打磨技术,提升诊疗水平。

来自福州的杨先生长期受牙周炎困扰,多颗牙齿摇摇欲坠,全口牙龈又红又肿,刷牙时经常出血。到李艺红这里就诊时,他的牙齿状况糟糕透顶:全口牙周袋深度达到 5 -10毫米,多颗牙松动明显,还有冷热敏感、咬合异常等问题,吃饭都成了煎熬。面对这一复杂的病情,李艺红像个 “侦探”,抽丝剥茧制定治疗方案。

“按照常规的治疗,杨先生的好几颗牙几乎是保不住的。患者对我很信任,他强烈要求保牙,我决定试一试。”杨先生口腔的复杂,李艺红先对他进行了牙周基础治疗,给牙齿 “大扫除”,来清除牙齿表面和牙龈下面的牙结石、牙菌斑。由于全口多颗牙齿出现了松动、移位等问题,牙齿的咬合关系也出现了紊乱。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例,李艺红决定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患者进行三维口腔扫描及咬合记录,通过数据分析的帮助来调整牙齿的咬合关系。根据这些数据,李艺红为杨先生定制了数字化牙周夹板,把全口松动的牙齿 “绑”在一起,让它们“团结协作”,恢复咀嚼功能。最后,还为杨先生制定了详细的口腔护理计划,手把手教他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定期复查。

经过一年时间的治疗和调整,杨先生的口腔情况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原本摇摇欲坠的牙齿变得稳固,牙龈红肿消退。终于能正常吃饭、开心大笑。“是李医生给了我新的口腔生活!”杨先生激动地说。

李艺红和同事们通过生动有趣的科普作品来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受访者供图)

立志成为一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医生

“如果我是一棵小苗,那科室就是一片沃土,老师和前辈们就像这片沃土上的大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牙周科是国家重点临床专科。能够成为“国字号”重点临床专科的一员,李艺红既感到幸运,也隐隐有些压力。但很快科室浓厚的学术氛围与前辈们的悉心指导,让她迅速融入了科室的氛围。在每周的病例讨论会上,资深专家们毫无保留地分享疑难病例的诊疗思路,从牙周炎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到复杂手术的操作技巧,每一个细节都剖析得深入浅出。李艺红总是认真记录,遇到不懂的问题,前辈们也会耐心解答,这种 “传帮带”的模式,让她快速掌握了专业知识与临床技能。

如今在科室里已经成为一名成熟的青年医师,李艺红没有忘记师长们的谆谆教诲。每个阶段,她都会给自己设定一些“小目标”,积极去努力。

“我就像在大树下荫蔽下的孩子,是科室给予我成长的养分,让我从一颗幼苗逐渐成长为能为患者遮风挡雨的小树。”作为一名青年医师,李艺红说,在 “国字号”重点临床专科的平台上,她将继续深耕,往“一专多能”的目标提升自己,为更多患者带来口腔健康的希望,在守护患者笑容的道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责任编辑:黄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