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屏山君 | 大江大河治理,看福建
www.fjsen.com 2025-05-15 21:08:01 来源:新福建

“我觉得我的生命的风帆,已从蔚蓝的海,驶进了碧绿的江。”

1911年冬,冰心从北方回到故土福州,望见闽江口的碧水蓝天,欣喜万分。

图为闽江。图源:福建河湖长制

闽江,这一福建的母亲河,从闽赣交界的山区一路向东汇入大海,滋养了山海交融的地域文化,哺育着勤劳勇敢的八闽儿女。

人民保护江河,江河造福人民。5月13日,全面推动闽江、九龙江流域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福州召开,回顾总结经验,凝聚各方智慧,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旁听了座谈会的屏山君,梳理了“三最”,与您聊一聊福建治水的那些事儿。

最 严

这场相聚的契机,始于世纪之交的一场会议。

2000年5月10日,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主持召开全省重点工业污染企业达标暨闽江、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对全省“一控双达标”工作和两个流域整治工作作出部署。

“21世纪是可持续发展的世纪,这就是未来经济的特点,我们要找差距。现在的经济竞争力,主要表现在环境竞争力上,表现在环境保护这方面做得怎么样。”

“我们要充分认识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把环境保护作为我省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选择,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决不能走严重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深邃的战略眼光,历久弥新的实践伟力。

图为九龙江。图源:福建河湖长制

《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中披露:“那天的会议,有23名省重点工业污染企业的法人代表没有到会。为此,习近平严肃指出:没有到会的法人代表,一定要补课!”

2000年5月20日下午,集中“补课”在省环保局五楼会议室举行,但仍有两家企业缺席。次日的《福建日报》在头版刊登《开会缺席须补课 集中补课仍缺席》的报道,对其公开点名批评。

一场最严标准的环保整治风暴席卷全省。

亲历者代表、原福建省环境保护局局长李在明回忆,到2000年底,全省列入年度考核的4695家工业污染企业按期达标,污染回潮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2年全国环境状况综合评价指数发布,福建省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质量位列全国第一。

最 清

闽江、九龙江分别是福建省第一大、第二大河流,前者保障全省40%左右经济总量的用水需求、1/3左右人口的饮水安全,后者则保障全省25%左右经济总量的用水需求、1/5左右人口的饮水安全。

2024年,闽江、九龙江流域水土保持率均达93%以上,领跑全国;闽江水质干流全优、全流域优质水比例98%,是全国独流入海大江大河中水质最好的。

何以最清?其背后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定力与努力。

法治护航。2021年,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出台《关于加强九龙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决定》。2024年10月1日,《福建省闽江、九龙江流域保护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在法治层面增强流域保护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

闽清县雄江镇如今的美景。图源:福建纪检监察

源头管控。治水,关键在“管”住农业、生活、工业三大污染源头。会上,福州市分享了有关经验做法:下大力气清理沿江畜禽、水产养殖场,率先完成闽江流域养殖网箱清退;深入开展生活污水提质增效行动,六城区污水收集率从2020年的64.1%提升至78.8%。

协同发力。破解“九龙治水”难题,福建持续推进流域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双总河湖长制”,探索推行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推动权责共担、环境共治、效益共享,形成上游主动强化保护、下游支持上游发展的良性互动。

最 绿

一江碧水,牵动满城绿意。

行走八闽大地,山海联动的美丽画卷跃然眼前:上游山区水清岸绿,林业碳票、林下经济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森林“宝库”潜力持续迸发;下游沿海地区加快绿色发展,智能工厂多点开花,新质生产力动能强劲……

作为生态“优等生”,2024年,福建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8.3%,主要流域国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100%,森林覆盖率连续46年居全国首位,以约占全国3%的人口、1.3%的土地、3%的能耗创造了全国4.3%的经济总量。

始于治水,但不止于治水。福建省委省政府将推动两个流域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综合性系统工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擦亮“清新福建”金字招牌。

突出系统性。一方面,强化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实施闽江、九龙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保护地体系,推进全流域生态保护发展;另一方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两个流域内的产业结构已从原有的相对粗放型为主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图为武夷山国家公园。黄海 摄

突出普惠性。从黑臭污水到生态公园、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越来越多老百姓乐享“生态绿”、端起“绿饭碗”。例如,闽清县雄江镇曾经的渔排网箱变身亲水栈道,沿江居民从“卖鱼虾”到“卖风景”;龙岩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区域水权交易改革,完成水权交易33单,交易水量2130.1万立方米,推动水资源向“水资产”转化……

突出文化主体性。水脉亦是文脉。滔滔闽江连山接海,沿支流建溪上溯,可至“双世遗”武夷山,一路向东入海,则可追溯至5000年前的闽侯昙石山遗址,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等待我们进一步去挖掘。在这方面,福州已有探索:开通10条河湖水系航线,串联上下杭、烟台山等文旅地标,让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得益彰、共融共生。

“闽江、九龙江综合治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福建的生动实践,为全国大江大河的全域治理、系统治理提供了福建方案。”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金南认为。

二十五载从头越,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新路、作示范,八闽儿女重任在肩、使命光荣。

江流不息,发展不止。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屏山君工作室

记者:林宇熙 苏依婕

责任编辑:李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