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闽江职业大学的毕业证,黄道亮珍存了32年。泛黄的纸张上,签发人处清晰地印着三个字:习近平。
黄道亮自小有个大学梦,尽管高考分数达标,却因身体条件两次落榜。原来,他年幼时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双臂,但依然坚强地以脚代手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
1990年,黄道亮第三次参加高考。父亲担心孩子的愿望再次落空,就给闽江职业大学写了封信,讲述自己孩子的求学故事。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在他的关心协调下,黄道亮成为闽大1990级中文秘书专业的学生。
黄道亮的毕业证书。
升学、圆梦,“闽大的经历对于我来说,不亚于一次重生”。毕业后,黄道亮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为残疾人服务的残联工作人员。
1997年5月18日,全国助残日当天,黄道亮参加了一个座谈会。看到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也在现场,黄道亮又惊又喜,“习校长签章的毕业证书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会上,黄道亮作为残疾人代表发言,分享个人成长经历。当提到“1990年,我被闽大破格录取,成为福建省第一位无双臂的大学生”时,他发现习近平正微笑注视着自己,“还微微点了一下头,那笑容、那目光是那么的亲切、和蔼”。
细微之处见“格外”的关爱。
当前,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他们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也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
1963年,陈君恩出生在福州的一个工人家庭。1977年,他读初一的时候,视力逐渐模糊,进而双目失明。但他不向命运屈服,凭着对音乐的兴趣,走进了艺术殿堂。
1987年,陈君恩被推荐到福州市盲聋哑学校学习盲文,准备当一名代课音乐教师。1988年,长春大学特教学院音乐系首次向全国招收盲人大学生。陈君恩一举考上,成为福建第一个盲人大学生。
大学期间,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陈君恩都得到了同学们的照顾。时间长了,女同学潘力鹰渐渐与陈君恩产生了感情。毕业后,陈君恩分配到了福州市盲校担任音乐教师,潘力鹰则在长春市农安县第一中学任教。1991年8月,陈君恩和潘力鹰在福州办理了结婚登记。
“结婚了又要过两地分居生活。当时,潘力鹰一边任教,一边在东北师范大学等学校继续深造,深耕英文、教育专业的同时,在音乐文学、民间剪纸、写作、心理咨询等方面也有所建树,是彼时福州急需的人才,但要调到福州工作,困难重重。”陈君恩说,当时一想到这些问题,就难以入眠。
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得知陈君恩夫妇的困难后,立即批示:特事特办,尽快将潘力鹰调到福州。福州市人事局把潘力鹰的商调函发往长春,收到长春方面表示同意的回信后,福州市教委亦表态同意接收。最终,潘力鹰被安排在家附近的福州杨桥中学任英语教师。“难能可贵的是,习近平同志在百忙之中,对办理调动这件事全程十分挂心,直到将事情完美解决。”说到这,陈君恩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更令陈君恩难以忘怀的是,1992年11月17日,由几位残疾人朋友组成的福州市残疾人艺术团发起,福州市委宣传部、省音协等单位主办的陈君恩个人作品演唱会在福州华侨大厦多功能厅举行。时任福州市残联理事长的陈瑞珠高兴地宣布,市委书记习近平为演唱会发来了贺信。陈君恩回忆说,市残联特地请了书法家将习近平的贺信誊写在一张大红纸上,贴在演唱会的入口处。演唱会现场,跃动的音符感人至深,感人的演唱不时引起阵阵热烈掌声。“习近平同志对残疾人这份暖心的爱,给我力量,激励着我不断向前,回报社会。”陈君恩说。
陈君恩在福州盲校弹吉他。图源:福州晚报
2023年,陈君恩退休后创办了“陈君恩音乐工作室”,继续投身音乐创作与助残事业。“我要写出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来,退休后,我有了更多时间,几乎将所有精力投入到音乐创作中。”
近年来,全国每年有3万余名残疾人被各级高等院校和特殊教育学院录取;去年,全国城乡新增持证残疾人就业51.2万人,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达914.4万人。
在今天的中国,残疾人上学就业、追梦圆梦,已不再局限于少数“幸运儿”。
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都将残疾人看作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他说,残疾人完全有志向、有能力为人类社会作出重大贡献。
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唐山市截瘫疗养院看望慰问截瘫伤员。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唐山考察期间,专程来到唐山市截瘫疗养院。正是在这次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鼓励:“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
这句话,正是对我国残疾人事业作的最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