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消委会发布消费提醒:老年人勿轻信“保健品治病”
2025-05-22 11:08:34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这一趋势有力推动了保健品市场的蓬勃发展。然而,当前保健品市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不良商家抓住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精心布设各类消费陷阱,严重损害了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近日,省消委会发布老年消费者保健品消费提醒,助力老年人科学、理性地选购保健品。 保健品≠药品。保健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它不能替代药品,不能用于治疗疾病。省消委会提醒老年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时,要明确区分保健品与药品的概念,切勿轻信商家“保健品能治病”“吃了保健品就不用吃药”等虚假宣传。若身体出现不适,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切不可因迷信保健品而延误病情。 警惕消费陷阱,护好健康与钱袋。部分商家为推销保健品,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免费体检、免费旅游、赠送礼品、亲情攻势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活动,并在活动中夸大保健品的治疗效果,甚至编造一些所谓的“专家”“患者”进行虚假证言,诱导老年消费者购买。对于商家宣传的具有神奇功效、能包治百病的保健品,要保持理性,切勿冲动消费。 选择正规渠道。查资质购买保健品应到信誉好、证照齐全的正规销售场所,如大型商场、超市、药店或保健品专卖店等。这些场所通常有较为严格的进货渠道和质量把控,所售保健品质量相对更有保障。同时,要仔细查看商家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资质证件,确保其具备合法经营资格。切勿贪图便宜或方便,在无证照的流动摊贩、非法集会场所或通过不明来源的网络链接购买保健品。 查看标识,了解关键信息。正规保健品的包装上会有“蓝帽子”标识,这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保健食品标志。 留存凭证。依法维权购买保健品时,要向商家索要正规发票或销售凭证,并妥善保存。(记者 沐方婷)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