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金融赋能,为沙县小吃“添柴加薪”

2025-05-24 09:51:29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5月24日讯(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庄紫怡 通讯员 薛辰怡 吴晓红)沙县小吃以扁肉、拌面、蒸饺、炖罐等为代表的地方特色小吃有240多个品种,全国沙县小吃门店有近9万家,小吃从业者超6万人,年营业额超550亿元……

对于沙县来说,小吃不仅是一张美食名片,更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帮助小吃业主们解决资金上的难题,近年来,沙县区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致力于打通从农产品种植、食品加工到小吃餐饮的全产业链金融堵点。

5月15日清晨,晨曦微露。走进高砂镇的老巷,循着葱油香气寻至巷尾,一块“高砂小巷子拌面”的招牌下早已飘起烟火,提升后的店面坐满了来吃早餐的食客。

蒸腾的热气中,侯晓松正在忙前忙后。这位沙县小吃技艺传承人以熟练的动作,将传承的拌面技艺化作食客碗中的美味。

作为“高砂小巷子拌面”的第三代传人,这家承载着22年光阴的老店,不仅是他的生计所在,更是他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守护沙县小吃那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

然而,侯晓松曾一度被发展的瓶颈所困:老旧的店面难以匹配日益增长的客流,升级改造的资金缺口让他愁眉不展。

转机出现在一场小吃业主座谈会上。一款“惠农e贷(沙县小吃)”的金融产品让他眼前一亮——审批快、利率低、用款灵活,完美契合了小吃业主“短、频、快”的资金需求。“在银行工作人员的指导帮助下,短短72小时,我就拿到了30万元的启动资金。”侯晓松激动地说。

店面升级,不仅是环境的改善,更有利于经营业绩的提升。“这笔贷款帮了我大忙,现在店里又干净又敞亮,顾客吃着也舒服。”侯晓松高兴地说。

如今,侯晓松的小店年营业额已突破30万元大关。每天清晨6点起,慕名而来的食客便在店前排起长龙,看着墙面上“沙县小吃技艺传承人”的金字招牌,这位守艺人脸上泛起欣慰的笑容。

在沙县,除了小吃店,还有很多和小吃产业息息相关的企业需要金融“活水”的灌溉。

在福建三明沙县双胞胎食品有限公司,一袋袋速冻饺子在自动化流水线上打包,准备运往全国各地。

据了解,该公司主营饺子、小笼包等速冻食品制售,面向全国小吃业主以及互联网平台销售原辅材料,每年可生产饺子2400吨、小笼包1500吨,带动386人就业。

然而在几年前,企业也曾遭遇到经营困境。受流动资金影响,企业在购买原辅材料上捉襟见肘。了解到这个情况,沙县农行工作人员立即帮助该公司申请了线上自助可循环贷款800万元,并每年持续跟踪企业经营情况,了解金融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解决公司的燃眉之急。

“这笔钱不仅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而且大大减轻了财务成本,以后公司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公司相关负责人谢文涛感谢道。

金融活水护航小吃产业。近年来,沙县区各大金融机构紧紧围绕小吃产业链金融需求,创新开发一系列金融产品,助力小吃产业健康发展。

在产业链的上游源头,当地金融机构推出“福农・绿标贷”等信贷产品,为从事核心配料种植养殖的企业和农户提供有力的信贷支持,有效缓解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资金压力,保障了食材供应的稳定与品质。

在产业链中端,针对食品深加工、配料标准化生产等企业,金融机构积极推广“智动贷”“福工・小微贷”等普惠金融产品,助力其提升生产效能与规模化水平。

而在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服务端,除了大力推广“惠农e贷”“福膳・小吃贷”等适配小微业主需求的信贷工具外,金融机构还设有小吃融资担保基金贷款,更创新性地将沙县小吃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纳入“乡村传统技艺工匠三星级乡村振兴人才贷”支持名单。

此外,针对沙县小吃业主“两头在外”的服务痛点,沙县区多管齐下优化服务。

一方面,当地实施“党建+小吃金融”工程,先后在常州、杭州、上海等城市成立11家驻外小吃金融工作室,并与沙县小吃同业公会驻外联络处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为小吃业主提供 “点对点”贴心服务;另一方面,创新推出全线上服务模式,小吃业主无须前往营业网点,即可在线完成全部信贷业务办理,有效解决了在外经营返乡办贷“烦琐、费时”的难题。

同时,沙县区还将视野投向产业生态的宏观层面,持续加大对沙县小吃文化城、相关文旅融合项目建设的信贷投入,并积极推动智慧支付、线上营销等“智慧场景”建设,强力助推“沙县小吃+文化旅游”的跨界融合与影响力拓展,实现产业价值的多元提升。

截至3月末,沙县区已累计支持小吃产业链客户近2万户,提供资金支持近30亿元。笔笔资金,如同涓涓细流,精准地渗透到产业链的每一个毛细血管,有力地支撑起这个富民产业的持续繁荣与发展。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