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晒科普实验
东南网5月25日讯(本网记者 林先昌 文/图)24日,福州大学化学学院以“化学启智,思政铸魂——大手携小手科普探索之旅”为主题,开展党员科普志愿活动,来自福州市钱塘小学的50多名学生走进大学校园,开启了一场充满趣味与知识的科学探索之旅。
活动现场,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蓝色精灵”蓝晒科普实验。蓝晒,学名铁氰酸盐(铁—普鲁士蓝)印相法,是第一种古典、非银盐摄影工艺。其原理是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使涂抹在纸张或布料上的柠檬酸铁铵溶液和铁氰化钾溶液感光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显现出独特的普鲁士蓝色调。
在实验室里,同学们身着防护服,佩戴护目镜和手套,在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师生党员的悉心指导下,以手绘设计作为负片,一步步操作实验流程。该实验不仅展现了奇妙的光化学反应,更有效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学生参与蓝晒科普实验
学生参与蓝晒科普实验
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是将科学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在探索科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弘扬科学家精神。通过“大手携小手”的形式,师生党员志愿者通力协作,为小学生带来生动有趣的科普体验,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赠送蓝晒元素周期表纪念品
活动中,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党委曾忠毅书记向福州市钱塘小学赠送了由党员志愿者亲手制作的蓝晒元素周期表纪念品,这份充满巧思的礼物,承载着对孩子们探索科学的鼓励与期望,也象征着科学精神的传递。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林子俺介绍,学院一直致力于探索党建与育人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此次活动将科学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探索科学的过程中厚植爱国情怀,弘扬科学家精神。同时,通过“大手携小手”的形式,让师生党员志愿者携手,为小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科普体验,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党员志愿者指导学生做实验
学生科普实验作品
“以前总觉得化学枯燥乏味,这次在福州大学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参与了蓝晒实验。亲眼见证光化学的神奇反应,才发现化学世界竟藏着这么多奇妙奥秘。这次体验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知识新大门,也在我心里种下了对未来学习的期待与向往。”钱塘小学五年级学生黄梓凌兴奋地分享道。这场科普探索之旅,无疑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科学与理想的种子。